王夢云
教育論指出,當代教育應以人為本,教師應當終身學習。我們的教育要著眼于孩子們的終身發(fā)展,可是我覺得在這里我們還得關(guān)注一下教育的執(zhí)行者老師們的身心發(fā)展。教育應該是讓受教者和教育者都有幸福感,這才能實施教育初衷。
一:關(guān)注教師終身學習,不斷成長
我們每學期都會讓教師參加各種繼續(xù)教育學習,網(wǎng)絡培訓等。這是我們每學年的硬性要求,當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強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但是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們不斷在實踐操作,卻忘了最初的理論支撐,我覺得為了跟上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我們需要不斷進修,那從哪里來呢?為何不進大學學習呢?學??梢运鸵慌蠋煻ㄆ谶M大學學習,或者讓應屆畢業(yè)生給我們進行專業(yè)的系統(tǒng)上課??梢詮睦碚撋?,或者從專業(yè)技能上,都可以把最新的理論知識教給我們。
二:家園共育,尋求理解和在
老師都覺得累,什么累呢?心累,其實如果一心只搞教學也不存在著累,自己熟悉的東西,天天摸也不覺得辛苦,累的是有很多的瑣事。當班主任的老師更是每天心力交瘁,現(xiàn)在的孩子們問題那么多,他們就是弱勢群體,需要呵護的對象,無論你對或不對只要出了差錯,都是你不對,有誰又愿意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老師們責任心的懈怠,不是老師缺少良知,是被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給逼怕的。老師不敢管,怕家長有意見,領(lǐng)導批評,不管常規(guī)不好,上課效果不好。我想這是當下很多老師的心病,那何不讓家長感受老師平時上課的艱辛,讓家長進課堂呢?我們班有個爸爸,每周會來一次學校,幾次之后,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了理解,也知道了我們的不容易,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學會了換位思考,我們的很多工作也容易做了很多。
三:建立鼓勵機制
孩子們需要尊重和鼓勵,老師們需不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F(xiàn)在很多的條例定的都是老師不能怎么怎么樣,或者是老師沒有做到這個就不給優(yōu)、不給晉級、不給績效。應該把機制反過來定,多點鼓勵,多點獎勵,做好做差不一樣,按勞分配,按效定級,等級細化,不搞大鍋飯,不搞模糊主義,在正常的生活保證下重獎個性創(chuàng)新的實效人員,調(diào)動老師自主的工作學習,爭先創(chuàng)優(yōu)。
以上都是不太成熟的看法,希望能夠為教育獻上良策,讓我們的教育落到實效,做到讓老師舒心、家長放心、學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