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雨瑤
摘要: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階段,教師一定要對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給予更加充分的關注,這也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自主學習在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教學作用,在其它科目當中也有著一定的意義,很多科目的學習都需要擁有足夠的語文基礎能力做支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階段,教師一定要對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給予更加充分的關注,給學生們打下更加堅固的小學語文學習基礎,讓學生們能夠得到更加明顯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體現;自主探究
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教學科目之一,在接受教學改革階段也一直走在時代前列,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自主探究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標準改革理念當中十分注重提升的一種學習方式,他不僅僅要求學生們能夠成為課堂教學的真正主體,也要求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之下獲得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從而調動學生們的各個感官,給學生們帶來更加充分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來進行知識獲取,提高自身的小學語文綜合素質。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敢想”
想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小學語文學習能力,首先應該讓學生們“敢想”,想象力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基本學習能力,對于很多抽象性語文教學內容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們擁有充足的想象力來進行知識,但是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們進行更加合理的想,而不是隨意的想,脫離教學內容。例如,在引導學生們學習“圓明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CAI的方式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播放圓明園被燒毀的視頻,從而讓學生們在觀看完成之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讓學生們思考為什么當時清政府無法阻擋外國侵略者的進攻,這樣一來學生們的思維空間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散,讓小學語文教學擁有更高的教育意義。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讓學生們去“觀看”
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階段,學生們的觀看不僅僅是簡單的觀看文章,而是去觀看文章的本質,通過仔細的文章觀察來理解文章的深層次內容,或者是讓學生們對于文章內容進行更加直觀的觀察,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們進行知識學習,也可以給學生們帶來學習質量的有效提升。同樣以“圓明園”為例,學生們在觀看完圓明園的毀滅之后,教師繼續(xù)使用CAI來讓學生們觀看圓明園沒有被毀滅時候的風光,從而讓學生們進行更加細致的觀察,并給每一張精美的風景圖片起名字,最后按照自己所起的名字來對照這個景色原本的名字,來讓學生們看看誰起的名字最好聽。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更加有意義的觀看,利用自主探究來實現文章閱讀學習[1] 。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讓學生們去“繪制”
這里的繪制有兩種指向,一種指讓學生們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一種是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從文章當中看到的內容,來進行圖畫的繪制。這兩種方法對于學生們來說都擁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們改變自己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被動學習的問題,親自動手操作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用繪制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思維成果,讓學生們進行更加主動的語文教學內容探究。例如,在學習某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任意一種繪制方式來開展教學,如果這篇文章的內容較為具體,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使用圖畫繪制方式,繪制出自己在文章當中所看到的內容,從而加深學生們對于文章內容的記憶水平,如果文章的內容和以前所學習過的某一篇文章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將兩篇不同的文章進行串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質量[2] 。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們去“說”
說是學生們自身思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學生們的思維是否合理,從學生們所說出的內容當中很容易就看出來,通過學生所說的內容,教師也能夠理解學生們在想什么,所以教師應該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們在課堂教學當中敢于說出自己想說的內容。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階段,進行分組、總結、演講、問答等不同的方式,來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表達機會,從而讓學生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鍛煉。
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們“批判、創(chuàng)造”
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階段,教師應該構建一個更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堅持追求真理,從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出發(fā)來進行語文學習,對于語文教材當中的內容大膽提出質疑,不要認為教材當中的內容就是完全正確的[3] 。例如,在引導學生們學習《詹天佑》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有很多學生對于詹天佑的“中部鑿井法”、“相對鑿井法”、“人形鐵路設計”等設計方式提出質疑,并且出現屬于自己的想法,只要學生們的想法合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說出來,來讓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從而讓學生們敢于相信自己,大膽質疑,在學習知識階段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知識學習,從而給學生們帶來更加充分的思維空間發(fā)散。
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授人以漁”
教師想要讓學生們開展更加高質量的自主探究學習,首先應該做到“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所以教師可以將一些優(yōu)秀的自主探究方法來教給學生,讓學生們學會使用網絡、報刊、電視等信息獲取途徑來獲取語文知識,并引導學生們學會如何處理這些信息。例如學生們在網絡當中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段落,就應該將這個書籍名字記錄下來,在閑暇時間去查找這篇書籍來進行完整閱讀,做到更加優(yōu)秀的信息處理,這也是學生們自主探究學習階段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4] 。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展階段,教師一定要轉變自身的傳統教育觀念,將更多的空閑時間留給學生來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從而讓學生們獲得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開展更加積極主動的知識探索。
參考文獻:
[1] 周琦俊.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商情,2019(36):190.
[2] 祁蕊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9(7):6.
[3] 劉化武.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自主探究學習[J].魅力中國,2019(25):75-76.
[4] 黃舒.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課外語文(上),2019(8):90-91.
(作者單位:貴州省習水縣民化鎮(zhèn)三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