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菊
摘要:情商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發(fā)展極其重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兒童性格和人格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情商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已得到全面的關注,其中學生的情商培養(yǎng)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下面筆者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和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情商培養(yǎng)這一方面的問題做出探討和分析。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情商的必要性
要正確認知情商的重要性,首先應當懂得何為情商,情商是情緒智力水平的衡量指標之一。美國的彼得·沙洛維教授是首個提出情商理論的,其將情商整合成五方面:(1)對個人情緒的認知;(2)個人情緒管理;(3)自我激勵;(4)對他人情緒的認知;(5)管理人際關系。情商是個人涵養(yǎng),是心靈力量,更是如何構建良好人際關系、控制個人情緒以及自我激勵培養(yǎng)的動力[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上得高分,將來考個好大學,有個體面的好工作,做個成功人士,可是現(xiàn)實與理想往往是相反的,很多智力平平的人獲取了成功,而高智商的人卻失敗,由此可見,智商并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智商與情商都是人們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學者丹尼爾·戈爾曼指出,一個人未來所獲得的成就中,20%取決于智商,還有80%是取決于智商外因素,而“情商”是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情商,教給兒童為人處世的道理,有助于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可幫助兒童更為妥善地解決人際關系,增強與同學、教師的溝通交流,讓兒童在充滿友愛的環(huán)境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兒童進行情商培養(yǎng),可鍛煉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有效化解各類不良情緒,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并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情商,可有效激發(fā)兒童學習興趣,讓兒童對學習、對生活充滿熱愛。
2兒童情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培養(yǎng)措施
2.1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
語文其實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一門學科,在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雖然涉及到的內容大多數(shù)比較淺顯,但是卻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語文知識并不只局限在課文當中,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鍛煉和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實現(xiàn)對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可以將課內外教學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們掌握最基礎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能夠不斷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促使兒童的情商可以在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當中有一章節(jié)的口語交際主題就是《長大以后做什么》,在針對這一活動進行具體開展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這一活動主題有準確的認識和了解。這一主題其實就是讓學生們表達出自己的理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理想,而且還要讓每一個學生尊重其他學生的理想。通過這種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與他人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保證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對兒童的情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培養(yǎng)效果。
2.2開啟情景教學模式
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對本來就不能長久堅持聽課的小學生來說,的確是一種枯燥。若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會讓活潑愛動的小學生耳目一新,在較短的時間里得到情感上的親身體驗,有助于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之所以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當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設計、教材內容的依托和小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編成短劇,小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明白課文意圖,知曉事理……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總之,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形式豐富化,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情商。
2.3促進師生溝通交流
在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交流溝通,教師明確學生所想,了解學生所需,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與幫助,是促進兒童情商提高的必要舉措。但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對教師懷有畏懼心理,往往不敢主動與教師溝通交流,導致學生與教師互動較少,不利于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主動創(chuàng)造師生互動條件,如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或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新型教學方法引進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性格,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情商。同時,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感性是語文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利用語文知識向學生傳達自己的感性思想,通過語言的溝通給學生以關心,實現(xiàn)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這對培養(yǎng)兒童情商有諸多益處。
2.4引導家長配合兒童情商教育
孩子的成長中會遇到各種挫折,這時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的對待挫折,總結教訓變責備為激勵。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正如,正確的暗示可將我們引向“正軌”,而錯誤的暗示只會讓我們陷入“歧途”。激勵孩子的同時還要多給孩子自主機會,不妨讓他們自己穿衣洗臉,鋪床疊被、收拾玩具,這樣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戰(zhàn)勝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可以激發(fā)孩子對生活的勇氣和做事的決心,使孩子逐漸樹立起強大的自信心。此外,父母還應當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氛圍,才可使得孩子心境平和,處事不驚,應變能力較強,促進孩子情商甚至智商的開發(fā)。家長要強化與孩子的心靈溝通,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不能用語言諷刺挖苦孩子,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每天主動地與孩子聊天,要利用撫摸、擁抱、微笑等方式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家長還可安排每天與孩子做游戲的時間,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游戲過程中鼓勵孩子訴說內心的想法,同時也學會傾聽別人講話,學會用平靜的語氣與人交流。
另外,家長要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當家里有客人來時,家長將接待客人的任務交給孩子,孩子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為人處世的技巧;家長還要帶孩子走出家門經常到公共場所接觸各色人與事,這樣孩子的知識面得以拓寬,自信心也可有效增強,也可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家長還應當經常鼓勵孩子主動和別人交流,鼓勵指導孩子大膽說話,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孩子說話能力及和別人交往能力。
3.結語
結語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過程,也是人生旅程中十分關鍵的階段,對學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等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提高學生智力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愛好等特點,施之于相應的教學策略,善于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并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完善課外語文實踐活動,努力做到語文課堂內外有效結合,以實現(xiàn)提高兒童們的綜合素質,有效培養(yǎng)兒童們情商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陸霞.淺談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J].考試與評價,2018(11).
[2] 韓運樂.淺析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8(12):162.
[3] 錢明明.小學語文教學三維目標實現(xiàn)困惑和對策個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16):23.
[4] 姜榮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7).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汶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