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丹 陳家瑩
摘? 要:閱讀是孩子學習知識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如何正確的閱讀,如何在閱讀中獲得快樂以及如何愉快積極的進行閱讀活動,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為如何引導孩子愉快的閱讀提供幾點建議并輔以事例。
關鍵詞:閱讀;快樂;方法;引導
隨著對教學的深入研究和知識學習的需要,教學工作這愈發(fā)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而這一點從近期備受推崇的自然拼讀和繪本教學就可以體現出來了。
那,何為閱讀呢?百度百科告訴我們: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而閱讀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既然閱讀是必不可免的也是至關重要的,我想我們可以嘗試,通過一些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把閱讀變成“悅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以達成 read for fun and read for life.
以下是我個人關于“悅讀”的一些創(chuàng)意小活動,具體應用根據文本的特殊性的自主選擇。
一、通過故事梳理文章
此類文章大多蘊含豐富的故事背景,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和情節(jié)變化的闡述進行敘事。根據文章的特點,在學生開始正式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對文章的概況進行簡單的描述引導學生動手畫出故事的一些場景。然后分組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描述,最后展開課本,和原文進行對比。
例如:教師在講解新人教版PEP五年級上冊Unit1 Read and write這一篇文章時,可以先觀看關于魯賓遜的影片片段或者提前布置讓學生閱讀《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讓學生對兩位主人公Robinson Crusoe和Friday有大概的了解。我們的朋友Robin也很喜歡這個故事并想通過戲劇的方式演繹出來。我們一起來猜猜有哪些情節(jié)吧!然后鼓勵學生兩人或者四人一組分工合作,邊畫圖邊配文。在小組分享過后,展開書本和原本做對比,看看有哪些同學和Robin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同時構思出不一樣文本的同學,教師應適當引導,鼓勵發(fā)言。
二、通過表格梳理文章
授之于魚,更要授之以漁。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也可以給每位學生發(fā)一個提前制作好的表格。操作流程如下: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并及時填寫表格。表格可以包括自己已經知道的,自己想要知道的以及學習完這篇課文后,自己又學到哪些知識。而這些內容都可以讓學生通過填寫表格的形式進行自己歸納。
三、通過思維導圖梳理文章
閱讀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閱讀是一種信息輸入和解碼的過程,而任何語言輸入都要以輸出為檢測標準。思維導圖的實質是幫助學生進行信息轉換和歸納的工具。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以一種簡易的方式進行信息整理。方便后續(xù)的輸出。
四、通過制作圖畫梳理文章
在講授文章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給文章配圖的方式去拓展。對于某些事情發(fā)展的情境較連貫的故事還可以讓學生像畫連環(huán)畫一樣,把自己對文章的每一階段的改變通過圖畫的形式表達。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檢測學生對主題和故事情節(jié)把握程度的方式。在閱讀課上使用畫畫這項技能,本質上也是一種信息轉化和表達的過程。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腦子里應該是有各種“畫面”的,那么就應該讓學生通過某種方式把“畫面”展示出來,畫畫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例如:新PEP五年級下冊Unit4 Read and write的文章“Two new kittens”一文。在師生共同理解完文章之后,可以做一個“聽錄音配插圖的活動”?;顒又懈鶕默F有的片段按順序或者打亂聽,學生則根據錄音畫出相對應的插圖。畫完之后,把每張圖裝訂成冊,就是一本很有紀念意義的貓咪成長手冊。同學之間,家長之間都可以互相分享,分享的過程就是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的過程。
五、通過猜想梳理文章
拿到一篇文章,大家都習慣性的從頭開始閱讀。但,這是習慣使然。實際上并沒有人規(guī)定,一篇文章,一本書一定要從頭開始閱讀呢!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從中間或者結尾開始讀,可以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推理、預設、猜想的能力?!拔也轮辛碎_頭,卻沒猜到結尾”,當然也可以“我知道了結尾,卻沒猜到開頭”。
例如:新PEP六年級下冊Unit4 Read and write“What a dream!”一文中,描述了吳一凡參加的情況各異的兩場比賽。本文設懸念的地方比較多,也較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首先吳一凡和爸爸以及Max的三人賽,在了解吳一凡在學校跑步很厲害后,可以讓學生猜想:三人賽誰贏了呢?接下來吳一凡又要和誰比賽了呢?結果怎么樣?學生正在為賽事的精彩紛呈而感嘆時,忽然發(fā)現原來這都是一場夢。真是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尾!
又或者可以從最后一句話“What a dream!”著手,讓學生猜猜吳一凡做了關于什么的夢呢?通過提供相關圖畫,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并組織語言進行簡單表達,最后拼湊出文本。
六、通過轉換情境和角色扮演梳理文章
進行文章梳理時和分析人物的時候,可以嘗試把故事的主人公放置在一個與原本的故事完全不同的情境之下,讓學生思考主人公會怎么表現。比如,唐僧師徒四人如果生活在現代社會會是怎樣一幅情景?
除了轉換情境,我們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學生扮演主人公,多個學生扮演reporter,進行多人訪談。這項任務多方面考驗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并盡可能的運用英語提出自己的見解。
閱讀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既高效又快樂的閱讀方法有很多,這是我們一起探討的重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遵循著《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我想每個哈姆雷特都是出眾的。
參考文獻
[1]王佳琪.簡述興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23).
[2]劉素玲.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