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香
摘要:新時期無論是技術手段還是思維觀念,對外英語新聞翻譯都發(fā)生著較為深刻的變革。本文充分結合對外英語新聞翻譯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傳播效果相結合,嘗試從新時期的角度對翻譯新聞這一實踐活動的傳播效果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對涉及其中的傳播主體、傳播媒介、傳播受眾進行定向分析,并從中總結提煉相應的規(guī)律性原理,為新時期我國的對外英語新聞翻譯盡快適應高度競爭化的國際傳媒環(huán)境打造更加具備可參照性的指導體系。
關鍵詞: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傳播效果
新聞翻譯及對外傳播是我國展示自身綜合國力和國家形象的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其中,在對外傳播的諸多領域之中,新聞翻譯是其中的關鍵組成。新聞翻譯,究其實質而言,屬于應用翻譯和國際傳播學之間的跨學科、跨領域實踐學科。一直以來,有大量的專家學者開展了諸多卓有成效的理論研究,為相關工作的深化拓展提供了較為充實的理論依據。但在新的歷史時期,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風云變化,科技水平一日千里,翻譯及傳播領域的相關概念及理論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針對新時期背景下的新聞翻譯及傳播效果研究卻仍顯缺位,因此本文試圖結合多方面的視角,來進行新時期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及傳播效果的相關研究。
一、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及傳播的定義及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新聞翻譯究其本身而言,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傳播行為,無論是在原語言系統的模式之下,還是在譯轉語言系統的模式之下,涉及到新聞翻譯與傳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發(fā)生著較為深遠的變化和變革。特別是一些工作主體在發(fā)生著改變,無論是新聞的傳播者、信息的傳遞介質、媒介受眾還是翻譯及傳播的效果都較以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的形式由以往的中文新聞轉變?yōu)橥馕男侣劊瑐鞑サ拿浇榍烙梢酝闹形那擂D變?yōu)橥馕那?,所接受信息的受眾由以往單純的中文受眾轉變?yōu)橹形募巴馕囊惑w化的受眾,傳播效果較以往傳統的模式早已不能同日而語。通過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及傳播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新時期對于新聞翻譯及傳播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信息傳播的轉化方面,在開展新聞翻譯與傳播的過程中,信息本身的理論及實踐策略得到了較高的重視,但是對于其他環(huán)節(jié)的關注程度仍難令人滿意。剔除信息轉換的因素之外,其他環(huán)節(jié)對新聞翻譯與傳播的實踐效果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充分結合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的因素來進行綜合研判,才能夠推動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及傳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二、對外英語新聞翻譯及傳播的優(yōu)化策略
現階段,無論何種性質的媒體,大都在中國境內有派駐的機構及記者,我國對外新聞翻譯與傳播形勢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強度和挑戰(zhàn)。面對較為激烈的外部競爭環(huán)境,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國際性質受眾的接受能力,進一步加強信息的翻譯及傳播水平,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無論是翻譯界還是新聞界的從業(yè)人員,都在對外新聞傳播領域及翻譯領域的效率及質量優(yōu)化開展了大量具有現實意義和針對性的研究工作。此外,我們更需要注重的是需求端和供給端的有效貫通,加強各個傳播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通暢度。故而,充分結合我國對外英語新聞翻譯的各個傳播要素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一)明確傳播主體,加強人員培訓
根據以往對于傳播學和翻譯學的相關資料及信息統計,傳播的主體對于新聞翻譯與傳播的效果起到了最為重要的影響,也是直接決定受眾是否接受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開展翻譯與傳播效果的優(yōu)化時,傳播主體的外在形象和內涵是十分重要的??v觀目前的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人員隊伍,普遍存在從業(yè)人員水平不高,文化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因此,一定要加強定向培訓和職業(yè)培訓,并提升相關人員的準入門檻。
語言的翻譯能力是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人員的基本技能之一,主管部門需要對此制定專業(yè)化的能力提升及培訓計劃,確保相關人員的翻譯水平過關,譯制準確,并定期開展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的講座活動,不斷充實業(yè)務水平。
(二)優(yōu)化信息介質,夯實業(yè)務規(guī)范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作為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專業(yè)來說,如何解決好信息傳播介質的問題也是需要高度關注,關鍵在于表達什么和如何表達。一旦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人員對于新聞和翻譯工作缺乏相應的指導性原則,就難以形成媒體層面的組織合力,在對外新聞進行報道及翻譯的過程中造成內容失真,導致信息傳遞不當,引起受眾誤解?;谝陨纤鍥r,制定一套能夠適用于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機構的制度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它能夠幫助從業(yè)人員最大程度上優(yōu)化信息介質,夯實業(yè)務規(guī)范,對各項內容進行細化分解,予以明確詳實的規(guī)范。比如在一些比較正規(guī)的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之中,會有類似于員工手冊或者員工指南之類的書籍,可以幫助員工對相關的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了解和掌握。
在傳播介質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可以保證渠道的通透性,對于從業(yè)人員來說,需要對國際范圍內各類媒體的性質和特點有一個較為基本的了解,才能深入結合不同國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學習。作為我國的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機構來說,需要進一步深化全局統籌、深化配合的組織職能,針對不同的新聞選擇不同的媒體設置,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體系應該具備的組織合力,從而實現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的高效運行。
(三)對接傳播受眾,細化傳播策略
眾所周知,一條新聞的接受程度如何,受眾擁有絕對的發(fā)言權。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效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取決于受眾的特質。因此,針對受眾的研究意義深遠。筆者面對不同的語言區(qū)域受眾,結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差異,通過大量的歷史數據分析,最終得到相應的結論。如果僅僅是將相關的信息新聞以直譯的方式傳遞給不同區(qū)域、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受眾,而沒有客觀的站在全局的角度強化受眾對于新聞信息的理解,就會造成一些國際上常見且通用性的誤會。
許多受眾的文化背景與中文文化的差異性并不十分顯著,基于這樣的情況,新聞傳播的差異性往往并不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實現預期的新聞翻譯及傳播目的。但是對于某些受眾來說,情況卻截然相反,這些受眾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習慣與傳統的中文文化有著較為嚴重的差異,并且對相關跨領域、跨文化的理解并不充分、到位,要對他們實施充分的新聞傳播在客觀上存在較大的難度,一旦過猶不及,導致受眾對新聞傳播內容產生不信任感,對未來的傳媒建設工作也會形成一定的阻力。
因此,在傳播內容方面,一定要充分結合受眾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展,根據以往的調查研究顯示,采取雙邊邏輯或單邊邏輯是一個需要廣泛深入研究的話題,對于某些文化教育程度較高的受眾來說,可以盡可能充分的闡述—件事情的利弊,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幫助其建立對媒介的信任感,但是對于某些文化教育程度較低的受眾來說,可以采取更加絕對化的表述方式以加強新聞信息的說服力。通過有針對性的相關策略,確保實現理想的新聞翻譯及傳播效果。
三、結語
本文充分結合新時期對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工作的相關要求,以較為獨特的視角闡述了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領域的研究心得,從加強人員培訓、完善信息環(huán)節(jié)渠道、做實受眾接受度三個方面入手,為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工作的不斷深化提供了可供參考及借鑒的意義。
縱觀我國的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事業(yè),我們不難發(fā)現,現階段我國的對外傳播效率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發(fā)展速度并不匹配。在最近幾年之內,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工作給予了重視,使得相關的教學研究與成果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我國需要在國際領域表達自己的聲音和立場,因此關于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方面的研究需要所有的從業(yè)人員共同努力。雖然目前階段許多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工作的質量在不斷的提升,但是客觀的講,結合需求來看,依然存在著較多的不足,需要廣大的從業(yè)人員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共同推動對外英語翻譯與傳播工作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