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也發(fā)生了改變,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因此,有些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符合當今時代的教育需求,所以,我們高中生物教師也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本文主要依據(jù)高中生物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淺析其存在的問題,并簡述高中生物教師如何改革教學方式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guān)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高中生物主要是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生物的結(jié)構(gòu)以及生命的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對生物探索的興趣,為日后的生物學研究奠定基礎(chǔ)。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專家和學者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生物知識,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但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還是局限于理論教學,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解決當前生物教學的弊端。
一、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弊端
(一)教師教學思想陳舊
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發(fā)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改變,但是部分高中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教學思想,把提高生物分數(shù)以及提高升學率作為教學目標。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很少走進實驗室,自己動手做實驗,因此對實驗原理以及實驗過程完全不了解。但是部分高中生物教師認為,生物實驗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應用生物實驗的原理,而且做生物實驗會浪費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因此不如將實驗結(jié)果直接告知給學生,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直接應用[1]。由于教師的教學思想不正確就會導致培養(yǎng)的方向發(fā)生偏差,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二)課堂氣氛不活躍
高中生物課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但是高中生物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卻以課本為主,將生物脫離了實際生活。由于書本上的案例學生很難理解,因此當教師講解案例時學生無法與教師進行互動。這種教學方式讓生物學習更加抽象化,學生對生物知識難以理解,同時也喪失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
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方案、課程安排以及教學方式都是由學校以及教師制定的,教師認為哪種教學方式好,就采取哪種生物教學方式,學生是學習生物的主體,但是在生物教學安排中并沒有學生的參與。首先,教師在制定生物教學計劃時忽略了學生已經(jīng)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應該征求學生的教學方式。其次,高中階段,生物學習比較緊張,教師只顧及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分數(shù),而忽略了學生對生物教學方式是否滿意,即使有學生提出問題,但是生物教師并不重視,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不同管理其他事務[2]。因此學生就被無形的拋出生物課堂,只能被動的進行學習。
二、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融入多媒體教學
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融入到高中生物課堂,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高中生物雖然比較貼近實際生活,但是其中也包括對理論的學習以及對生物的探索,因此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還是很多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如果只是依靠生物教師進行講解,會讓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喪失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工具作為輔助工具,增加生物學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3]。比如在講到細胞分裂這一課時,由于專業(yè)術(shù)語比較多,而且細胞分裂的過程繁瑣、周期較長,因此在講解過程中學生怎么都想象不出來細胞分裂的過程,同時雖然教師講解了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特征,但是當把細胞分裂期的順序打亂時,學生又無法分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看細胞分裂的全過程。在學生了解細胞分裂過程的基礎(chǔ)上再對其他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就很容易融入到生物學習的過程中。
(二)結(jié)合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教學
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相比其效率性會更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更新PPT,不能因為知識點相同就采用好幾年前的PPT。其次,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也要緊接時代潮流,了解當代高中生感興趣的東西,盡量將生物課教學與高中生的興趣相結(jié)合。最后,生物教師要懂得從實際生活出發(fā)講解生物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比如現(xiàn)代的高中生都普遍相信星座,因此教師講《基因》這門課時,可以將基因、遺傳、性格特征與現(xiàn)在的星座相結(jié)合,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遍布在日常生活之中。
(三)增加實驗教學
高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讓學生參與到生物實驗中,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得出結(jié)論[4]。比如在學習植物激素調(diào)節(jié)這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幼苗,并且觀察幼苗的成長,每天記錄幼苗的成長過程,如果學校不允許,教師可以養(yǎng)一盆放在教室,讓學生進行觀察記錄,最后形成實驗報告。這種實驗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學到生物知識,還能培養(yǎng)其探究能力。
三、結(jié)束語
在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原有的教學方式下,采用更多的輔助工具進行教學,同時要重視學生想法,讓學生參與到生物課堂中來,推進高中生物課程的進一步改革。
參考文獻
[1]喬璟.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J].新課程(下),2017(9):42-42.
[2]徐宏友.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J].時代教育,2017(20):111-111.
[3]李金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5):51-52.
[3]黃淑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祖國,2017(8):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