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廂記》與《牡丹亭》中女主角之比較

2019-09-10 07:22:44黃子祺
錦繡·下旬刊 2019年6期
關鍵詞:崔鶯鶯杜麗娘西廂記

黃子祺

摘 要:被稱為我國戲劇藝術長廊“雙璧”的《西廂記》與《牡丹亭》都反映了封建社會背景下青年男女反對封建專制的束縛和追求自由愛情的理想。兩劇的女主人公崔鶯鶯、杜麗娘的性格特征有所區(qū)別,而她們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也打上了不同時代的烙印,本文將從劇中所處的故事背景、女主角的性格特征及其愛情分析兩人的異同。

關鍵詞:《西廂記》;《牡丹亭》;崔鶯鶯;杜麗娘;比較

作為我國戲曲藝苑里的兩朵奇葩,王實甫《西廂記》和湯顯祖《牡丹亭》成功塑造了兩位璀璨奪目而又具奇情異彩的女性形象。在《西廂記》中,上京應考的書生張生在普救寺遇見了原崔相國的女兒崔鶯鶯,兩人傾慕于彼此,在經歷諸如老夫人的阻撓、強盜強搶崔鶯鶯等困難后,終得以有情人終成眷屬?!赌档ねぁ分v述的則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男主角柳夢梅和女主角杜麗娘夢中在牡丹亭幽會,而當杜麗娘醒來再也找不到柳夢梅后便一病不起,抑郁而終。最后結局是得知真相的柳夢梅掘開杜麗娘的墳墓使她得以還魂。兩位女主人公各自她們以“情”反理,大膽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在劇壇不斷掀起波瀾,引起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共鳴。

一、崔鶯鶯、杜麗娘所處環(huán)境之比較

崔鶯鶯和杜麗娘兩女性身上具有大膽追求愛情幸福的特點,但兩人在個性上也有所差別,而兩人所處的成長環(huán)境和時代思想氛圍的不同則是使她們形成不同性格的重要原因。

《西廂記》來源于唐傳奇《鶯鶯傳》的故事,故事背景為唐代,而從其精神內涵來看,實則是王實甫對元代社會的反映。元代宗教盛行,程朱留學所構建的宋人社會已經瓦解,元代統(tǒng)治者采取民族壓迫政策,漢族處于被壓迫的地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漢族中的名門望族對封建禮教更是進一步的推崇。因此,封建時代的傳統(tǒng)觀念和倫理綱常依然體現(xiàn)于《西廂記》之中,女主人公崔鶯鶯的生活環(huán)境仍然為封建禮教所束縛?!段鲙洝芬婚_始便交代了崔相國生前出于“家世利益”,將女兒許配給鄭尚書之子鄭恒。當崔相國死后,老夫人順理成章地成為下一個封建家長的代表,同樣是為了維護家世利益,用封建禮教對崔鶯鶯嚴加管束,使崔鶯鶯的真實天性一直被壓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若崔鶯鶯對陌生男子心生愛慕之情,這就既觸犯了家規(guī),也違背了婦道。而正是這雙重枷鎖的壓迫下,崔鶯鶯雖然會哀怨,會苦痛,但同時也會更加渴望自由愛情。在普救寺這樣一個機緣巧合的情境中,老夫人會吩咐紅娘:“你看啊佛殿沒人燒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來?!崩戏蛉诉@句話透露出崔鶯鶯正處于在佛堂“凈地”居喪,有出去散心游玩的自由。果不其然,崔鶯鶯在佛殿偶遇了張生,兩人一見鐘情。在初次見面,崔鶯鶯就對一陌生男子一步一回頭,把封建禮教拋之腦后。之后,兩人更是墻角聯(lián)吟,暗送情意,傳書遞簡,私下幽會。可見,崔鶯鶯步步主動,追求自由愛情,已經走上了違背封建綱常的叛逆之路。

《牡丹亭》所處的是明代,程朱理學體系在明代發(fā)展到了極致,而王守仁發(fā)展了陸九淵的“心學”把外在權威的“天理”拉到了人的內心,變?yōu)槿俗杂X的“良知”,從而打破了程朱理學的僵化統(tǒng)治,有利于提高人的自覺意識。杜麗娘形象透視出正是明代王學左派進步思潮的特征,是明代社會思潮在劇中的藝術折射,她的自我意識覺醒與封建社會更為嚴苛的束縛都《牡丹亭》中得到了體現(xiàn)。與崔鶯鶯相比,杜麗娘所處的環(huán)境明顯更冷漠嚴酷,更令人窒息。杜麗娘同樣出身名門,長于深閨,四堵高墻將其與現(xiàn)實隔離。常在她身旁的只有父母和丫鬟,而她的活動場所也只局限在繡坊與書房。相比崔鶯鶯,她所能見到的男性只有父親與自己的老師,而崔鶯鶯至少還能活動于普救寺,在此遇上張生。像杜麗娘這樣一位家境良好、聰慧美麗的女子,內心也充滿了和尋常女子一樣對愛情的美好幻想。她走不出那個處處受制的家庭,接觸不到陌生男子,她沒有崔鶯鶯那么幸運有張生向她求愛,身邊也沒有像紅娘那樣的人給予她沖破封建枷鎖以追求自由愛情的幫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她不得不步入虛幻的夢境,在夢中自由抒發(fā)情感,享受情欲的美好。這夢境并非杜麗娘一時的沖動,而是一直以來對生命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凝聚。為此,她不惜用生命來對抗所處的環(huán)境。她的死不是因為自己愛而不得,而是死于對愛情的渴望。對于杜麗娘而言,死是她理想的升華,是她超脫現(xiàn)實尋到的實現(xiàn)理想的道路。杜麗娘的死揭示的是封建禮教的冷酷,她所呈現(xiàn)出來的是在封建社會的重壓下青年女性被摧殘的歷史。

二、崔鶯鶯、杜麗娘性格特征之比較

《西廂記》和《牡丹亭》中兩位女主人公都是大膽追求愛情、具有封建叛逆色彩的貴族少女,但兩人在性格上不完全相同,崔鶯鶯的言行舉止上較為“口是心非”,而杜麗娘則顯得較為“真性情”。

崔鶯鶯的性格是矛盾而復雜的,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既急切主動又忐忑不安。崔鶯鶯作為相國小姐,深受封建禮教文化的熏染,言行舉止符合大家閨秀的風范。她和張生的愛情在老夫人賴婚前都是秘密進行,“發(fā)乎情,止于禮”。但從劇中事件可見崔鶯鶯面對張生時的表現(xiàn)是和尋常女子一樣得,陷入愛情的她舉止和以往不同,說話也不自然。當紅娘把張生寫的“小紙條”給她時,她的心里又驚又喜,可長期以來接受的教育和她頭腦中所固有的道德觀念,迫使她表現(xiàn)出“厭的早皺了黛眉忽的波低垂了粉頸,瘟的呵改變了朱顏”,并且還做出要告訴老夫人“心口不一”的舉動。面對紅娘,崔鶯鶯假裝罵張生,但其實她心中卻是羞澀、欣喜的,這些都體現(xiàn)了崔鶯鶯的“假性格”。這一種略顯“虛假”的言行舉止自然是由于從小受到的封建道德觀念所影響,而她的性格中這矛盾的一面也充分體現(xiàn)了她反封建禮教的艱難歷程。

雖同為名門閨秀,杜麗娘所展現(xiàn)出的性格特征則與崔瑩瑩截然不同,她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并能夠為此而死,甚至死而復生,極具個性解放色彩。與《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相比,杜麗娘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她能夠毫不羞澀、甚至驕傲地把自己的心事告訴春香。她從始至終都是率真的,當所處的環(huán)境不能提供實現(xiàn)愛情的條件時,她就到夢中去尋求。她對著象征自己愛人的梅樹發(fā)出生則戀、死則葬的內心傾訴,大膽袒露了自己的心聲。進入鬼域后,她毫不顧忌,與陰間的判官據(jù)理力爭,使自己還魂復生。“冥判”后,她也無需媒灼之言,而是自己深夜敲開情人的房門去表白,結下“生同室,死同穴,永做夫妻”的誓言。復生后,她為了維護與柳夢梅的婚姻敢于在金鑾殿上與皇帝相爭,讓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長與社會的承認。由此可見,杜麗娘這一系列行為都極具反抗個性,她的言行都是暢透明朗的。所以,從這一層面而言,她對封建倫理綱常的反抗可以說是比崔鶯鶯更加主動和果敢的。

三、崔鶯鶯、杜麗娘愛情之比較

崔鶯鶯與杜麗娘所處的故事背景與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上的差異,造就了兩種不一樣的愛情。

從愛情的萌發(fā)來看,崔鶯鶯的愛情是建立在現(xiàn)實基礎之上的,而杜麗娘的愛情則是源于自己的夢境。崔鶯鶯是在圣堂與張生相遇,并且兩人互為對方的外貌所吸引,從而一見鐘情。他們的愛情是在欣賞對方“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兩人的情感并不如杜麗娘與柳夢梅那樣,有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熱烈。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崔鶯鶯與張生二人是在外在力量的驅使下墜入情網(wǎng)的,受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重重局限。反觀之,杜麗娘和柳夢梅兩人的愛戀則是源自一場春夢,既然是夢,那就少了許多現(xiàn)實的羈絆,具有自我萌發(fā)和自我覺醒的意味。杜麗娘的愛情是以她意識的覺醒為內驅力的,是由內而外萌生的,從而導致她為實現(xiàn)這理想中的愛情而展開出生入死的斗爭。可見,張生是崔鶯鶯在大佛殿遇到的真實存在的對象,而柳夢梅則完全是從杜麗娘內心情感深處自行設計成長起來的意中人。

從二人愛情的發(fā)展及結局來看,兩人的愛情顯然也存在著差異。在《西廂記》中,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是建立在現(xiàn)實社會環(huán)境之上的,他們之間存在著禮教信條、門第婚姻觀念等等難以調和的問題。在經過多次的猶豫和徘徊以及艱難的自我超越后,崔鶯鶯最終得以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羈絆和心理上的障礙。但是,除了崔鶯鶯個人的掙脫和超越,二人愛情的發(fā)展始終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尤其是紅娘。她與張生的幽會等都是在紅娘的幫助下進行的。若失去紅娘,崔鶯鶯和張生二人愛情的進展和結局未必能如此順利和圓滿??梢?,崔鶯鶯和張生的美好愛情實際上相對被動的,他們的愛情受制于較多外界因素。而《牡丹亭》中杜麗娘對于愛情的把控和主動性則大大提高?!澳丝芍^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杜麗娘對于愛情的認識更為清晰明確的,其對愛情的追求也更為大膽和堅決。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價,她也未曾動搖她的信念,她自始至終都在努力掌控著自己的愛情。無論是面對封建家長還是皇帝,她都不曾放棄過自己得追求,始終充滿著必勝的信念。

崔鶯鶯和杜麗娘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也是有所區(qū)別的,崔鶯鶯是“睹人起情”,杜麗娘是“情不知所起”;崔鶯鶯在追逐愛情的過程中,躊躇而動搖并且缺乏信心,而杜麗娘則對愛情有著“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執(zhí)著追求,十分自信。

綜上所述,《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和《牡丹亭》里的杜麗娘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這也影響著兩位女主人公性格的發(fā)展變化,而她們不同的性格也反映出她們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從而折射出兩部作品對于封建禮教的不同批判力度?!段鲙洝分写搡L鶯的愛情是以反對封建禮教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基礎的,旨在“以情抗禮”,而《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愛情則以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為基礎,旨在“以情格理”。通過對兩者的比較,《牡丹亭》更能體現(xiàn)時代進步與個性解放的訴求,其反封建禮教的意識強于《西廂記》。

參考文獻

[1]簡銘池.《西廂記》和《牡丹亭》之愛情比較[J].戲劇之家,2016(09):60.

[2]甘華瑩.“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對比《牡丹亭》與《西廂記》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J].大眾文藝,2011(10):154-155.

[3]莊平.《牡丹亭》與《西廂記》女主角形象之比較[J].文學教育(上),2010(10):85.

[4]謝倩.《西廂記》與《牡丹亭》愛情描寫差異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0(04):69.

[5]梁素芳.《西廂記》、《牡丹亭》愛情描寫之比較[J].河南農業(yè),2008(20):55+60.

[6]王萬鵬.《西廂記》與《牡丹亭》愛情描寫之比較[J].社科縱橫,2006(12):97-98.

[7]耿光華.“至情”超逸傳統(tǒng)意識的叛逆女性——《西廂記》與《牡丹亭》之比較[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3(02):30-36.

猜你喜歡
崔鶯鶯杜麗娘西廂記
淺談《西廂記》匠心獨運的戲劇沖突
戲劇之家(2022年16期)2022-11-13 04:53:40
《牡丹亭》夢境對杜麗娘人物形象的塑造與解讀
知否愛情為何物:對《鶯鶯傳》中愛情的探究
“一生愛好是天然”
原版崔鶯鶯,被渣男辜負的可憐人
一字一詞總關情
——從曲中的副詞分析崔鶯鶯的情感
王季思注本《西廂記》補證(續(xù)一)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34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23
《西廂記》釋詞補證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8:47
花開一朵,至情綻放——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看杜麗娘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30
玉溪市| 岳普湖县| 宜章县| 麻江县| 宁波市| 榆林市| 扶沟县| 杭锦后旗| 左贡县| 宝坻区| 东宁县| 钟祥市| 紫云| 佳木斯市| 平潭县| 亳州市| 海安县| 高平市| 乐清市| 凤阳县| 伊金霍洛旗| 井冈山市| 漳平市| 商河县| 珲春市| 天气| 奉节县| 周宁县| 罗城| 巴东县| 广宗县| 巫溪县| 库伦旗| 宜城市| 攀枝花市| 宁武县| 宿迁市| 侯马市| 周至县| 会泽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