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霞 魏星
教學實錄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愛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師生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茉莉它——
生:平淡無奇、潔白純凈。
師:還散發(fā)著——
生:縷縷幽香。
師:讓我們回到那個漂浮著橘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映兒問媽媽——(逐句出示)
生:“那你說真愛像什么?”
師:媽媽回答——
生:“就像茉莉吧?!?/p>
師:映兒產(chǎn)生了疑問——
生:(疑問的語氣)“這也叫愛?”
生:(不以為然的語氣)“這也叫愛?”
師:是的,真愛怎么會像茉莉呢?映兒不以為然。然而在課文最后,映兒卻說——
生:“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師: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這節(jié)課,讓我們跟隨映兒,去感受爸爸媽媽之間如茉莉般的
真愛。
二、批注助學,感受愛
師:快速瀏覽課文的第6~8自然段,你從哪里讀到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動筆圈畫做記號。
(生瀏覽圈畫,師巡視指導。)
師:從哪里讀到了爸爸媽媽之間的愛?
生:“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xiàn)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xiàn)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媽媽都已經(jīng)生病了,還惦記著要包餃子給爸爸吃,我感受到媽媽對爸爸的深情。
師:愛是答應的那一頓餃子。
生:還有,媽媽叮囑映兒等爸爸吃完了再告訴他,不然爸爸肯定會不吃然后直奔醫(yī)院。
師:說明媽媽很了解爸爸。同學們,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番話的?
生:媽媽是在得了急病、身體非常虛弱的情況下說的。
師:此刻,媽媽需要的是什么?
生:醫(yī)生的治療。
生:親人的照顧。
師:可是媽媽卻一心想的都是爸爸。老師在讀這段話的時候,做了這樣的批注——(板書:愛是媽媽虛弱的聲聲叮囑。指名讀,生齊讀。)
師:批注的方法有很多。像這樣提煉概括的方法,可以全面簡潔地表達閱讀感受,同學們可以動筆在書上記下來。
(生認真記錄)
師:還從哪里讀到了爸爸媽媽之間的愛?
生:我從“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yī)院。此后,他每天都去醫(yī)院”這句話能感受到。
師:家里明明準備了餃子呀,爸爸怎么“沒有吃”也“沒聽”呢?
生:我覺得爸爸也很了解媽媽。出差回來沒見到媽媽,心想不妙,便直奔醫(yī)院。
師:請你讀這個詞。
生:“直奔”。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爸爸一臉著急、大步奔向醫(yī)院的身影。
師:風塵仆仆、步履匆匆。如果讓你也用提煉概括的方法給這一段話來做批注,你覺得愛是什么?
生:愛是爸爸直奔醫(yī)院的身影。
師:身影、腳步都可以。還有嗎?
……
師:我們從一句話、一個動作讀到了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原來,愛就藏在這些普普通通的細節(jié)里。
三、自學交流,品味愛
師:默讀第9~17自然段,你
又讀到了哪些愛的細節(jié)?你又覺得愛是什么?也試著用提煉概括的方法做批注。(巡視,請幾位學生把批注寫在黑板上。)
師:我們一起來交流,先請這位同學讀讀他寫的批注。
生:愛是爸爸緊握的手。
師:你關注到了哪一個細節(jié)?
生:“緊握”。爸爸緊握媽媽的手,這樣媽媽輕輕一動,爸爸就會驚醒,就可以隨時照顧媽媽。
生:我從“緊握的手”看出爸爸很愛媽媽。
師:也就是說,爸爸用緊握的手來表達他對媽媽的愛。動作也是無聲的語言,緊握媽媽的手,爸爸仿佛在說些什么呀?
(生說)
師:同學們,公園里緊握的手是甜蜜的,大海邊緊握的手是浪漫的,此刻,是在哪里緊握的手?
生:病房里緊握的手,讓我覺得更溫暖。
(師補充板書:病房里)
生:覺得更真誠。
生:我覺得無論媽媽怎么樣,
爸爸都會對她不離不棄。
師:真是個懂愛、會愛的孩子。病房里緊握的手更能打動人心。
生:“愛是媽媽恬靜的微笑?!眿寢屖遣∪耍惺懿⊥吹恼勰?,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按理說心情是不好的。但因為有爸爸的照顧,有爸爸的愛,她感到安心、幸福,所以臉上掛著恬靜的微笑。
師:對爸爸媽媽的愛,你已有深刻的體察。想象一下,爸爸會怎么照顧媽媽?
生:為媽媽準備一日三餐,買
媽媽喜歡吃的水果,晚上還會幫媽媽洗腳。
……
師:你看,有爸爸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媽媽能不幸福嗎?媽媽恬靜的微笑,就像那個清晨悄然綻放的茉莉。(出示:“媽媽睡在病床上……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生齊讀。)
師:連初升的陽光都被感染
了,這段話請同學們自己讀,讀出此刻你內心的感動。(出示:“初升的陽光……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鄙氉x,師指名讀。)
師:這里寫陽光很有意思,用
了一個字——“探”?!扒那牡靥健?,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陽光似乎也不愿意驚擾他們,所以是悄悄地探了進來,而不是射了進來。
師:說得真好。一切景語皆情語,心中有愛,連陽光都那么善解人意。誰再來讀?
(生讀)
師:多么有詩意!多么有情意!我們一起讀!
(師生配樂齊讀)
生:“愛是媽媽一動不敢動的睡姿?!蔽覐倪@句話里體會出媽媽非常愛爸爸,一動也不動,不想驚醒爸爸。
生:媽媽想讓爸爸多睡一會兒。
師:同學們從媽媽的話中捕捉到愛的細節(jié)。其實課文有兩處對話,(出示)同桌分角色讀讀對話,你又能體會到什么?
生:爸爸愛媽媽,所以不在陪床上睡,而是在床沿邊握著媽媽的手睡;媽媽也愛爸爸,所以手腳麻木了也一動不動。他們的愛是互相的。
師:你讀到了這一份相互的
愛。他們都睡得那么不舒服,但是,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卻是那樣溫馨的畫面。(再次出示:“媽媽睡在病床上……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生動情地讀。)
師:同學們在書上還做了很多關于愛的批注,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愛是爸爸躡手躡腳的動作。
生: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
師:其實課文還有一處眼睛的細節(jié)——
生:愛是媽媽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
師:健康的爸爸雙眼布滿血
絲,生病的媽媽卻是清醒含笑的眸子,這不合常理呀?
生:我覺得爸爸夜里輾轉反側,在擔心媽媽的病情,所以沒睡好。
師:“輾轉反側”這個詞用得真好。那媽媽呢?
生:媽媽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有爸爸無微不至的照顧,她覺得自己會很快康復。
師:同樣是寫眼睛的細節(jié),我們比照著來看,就能讀出更深的情義。文中這樣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板書省略號)
師:摯愛無聲,爸爸媽媽的愛,不像玫瑰熱情奔放,也不像牡丹濃濃烈烈,而像茉莉,平淡無奇卻清香怡人。(出示:“病房里,那簇茉莉……裊裊地鉆到我們的心中?!敝该x。)
師:鉆到我們心中的,是什么?
生:我覺得一是茉莉的清香,
二是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感情。
師:這就是愛的力量!讀——
(生齊讀)
四、串聯(lián)細節(jié),升華愛
師:同學們抓細節(jié)做批注,知道了——
生:(齊讀板書)愛是媽媽虛弱的聲聲叮囑,愛是爸爸直奔醫(yī)院的身影,愛是病房里爸爸緊握的手,愛是媽媽恬靜的微笑,愛是媽媽一動不敢動的睡姿……
師:一個個細節(jié)流淌的愛,如
茉莉一般星星點點散落在文字里,感動著映兒,也感動著我們。(出示:“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敝该x。)
師:也可以這樣表達。(出示:“啊,愛如茉莉,愛如茉莉!”)比一比,你覺得哪一句更合適?為什么?
生:我覺得第一句更合適。因為一開始映兒不認同媽媽說的,而經(jīng)歷了媽媽住院、爸爸精心照顧這件事,她明白了愛在一些平常的細節(jié)里,愛就像茉莉。
師:帶著你的感受讀。
(生讀)
生:我覺得“哦”在這里有一種若有所悟、認同的感覺,而“啊”和“!”語氣都比較強烈,不像文中爸爸媽媽之間的愛。
師:是的,來自映兒心底最深的震撼,就化作了這樣平實樸素的文字,乃至標點,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
師:其實生活中這樣的畫面比比皆是。(出示四幅畫面,配樂。)你關注到了哪些愛的細節(jié)?又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生:我關注到了第一幅。老爺爺和老奶奶相互依偎、相互陪伴。其實愛是很簡單的,不需要那么轟轟烈烈,愛是在你需要時候的陪伴。
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除了他們互相的陪伴,我們還從哪些細節(jié)讀到了這種濃濃的愛?
生:愛是爺爺奶奶恬靜的微笑。
生:愛是彼此對視的眼神。
師:抓細節(jié)來表達,畫面更鮮活,情感更真摯。
生:愛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
下雨天的時候,一位父親接孩子放學,他把傘給孩子撐著,自己淋得渾身都濕透了。
師:好的,愛是爸爸濕透的背。愛還是什么?
生:愛是爸爸撐在孩子頭上的雨傘。
師:仔細看,這把傘是怎樣的?
生:雨傘是傾斜的。
師:傾斜,是世界上最溫情的角度。是啊,愛是爸爸傾斜的傘、濕透的背。(出示愛心圖片墻,配樂。)同學們,緊握的手、微弓的背、傾斜的雨傘……生活中許多愛的細節(jié)就如茉莉一般,送來縷縷幽香,只要你用心,就一定能感受到。許多文學作品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細節(jié),(出示《背影》《平如美棠》)課后請同學們去讀一讀、品一品,感受細節(jié)所帶來的無盡的回味,無限的遐想。
教學評析
《愛如茉莉》是一篇敘事性散文,作者映子用平實樸素的文字記錄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精心照顧的小事,感受到父母之間平淡無奇卻又溫馨動人的愛。教學時,俞老師通過教給學生批注式對話的方式,引領學生聚焦細節(jié),玩味細節(jié),體悟“我”的感情以及作者是如何表達感情的,師生共同經(jīng)歷了一次難忘的“品愛之旅”。
一、有效助學,架構語用場。教學先是從看似矛盾的地方入手,觸及學生深層的學習動機。然后直奔第6~8自然段,通過“示例”教給批注方法。這部分主要寫了媽媽對映兒說的話和爸爸出差回來后直奔醫(yī)院的行動。起初學生對文本的反應是泛化的、粗線條的,這和映兒最初對“愛如茉莉”不以為然的感覺是一樣的。怎樣通過批注讓學生沉潛到語言文字的深處呢?俞老師很有辦法,她引導學生聚焦細節(jié),抓住媽媽的話展開閱讀:“你從哪里讀到媽媽對爸爸的愛?”“媽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然后,教師再適時出示批注:“愛是媽媽虛弱的聲聲叮囑?!睂τ诟吣昙墝W生來說,批注是一種閱讀能力,是一種提煉概括的方法,能全面簡潔地表達閱讀感受。范例為學生揣摩細節(jié)、表達感受提供了支架,學生敏銳地捕捉到爸爸直奔醫(yī)院的舉動,提煉概括出了“愛是爸爸直奔醫(yī)院的身影”“愛是爸爸每天都去醫(yī)院”等,表達精準又不單調。這樣,閱讀、思考和表達有機融為一體,課堂構成了一個濃濃的語境場、語用場。
二、積極互學,打開思維場。
“默讀課文第9~17自然段,你又讀到了哪些愛的細節(jié)?你又覺得愛是什么?用提煉概括的方法做批注。”這樣的導讀,打開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學生靜思默想,埋頭批注后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也是互學的過程,他們互相啟發(fā),關注到了更多的細節(jié),再一次進行批注。“執(zhí)手相眠”是本文描寫的一處經(jīng)典細節(jié),學生描摹著細節(jié),演繹著細節(jié),放大著細節(jié),把個性的理解變?yōu)樵娨獾谋磉_。做批注也為學生搭建了“思維的場域”,文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幾乎都被觀照到,甚至在品味對話時學生能再次回顧父母執(zhí)手相眠的畫面,在細節(jié)的深度耕犁中實現(xiàn)著“閱讀力”的真實生長。于是,細節(jié)的“打開”是那么的恰到好處,真愛的理解是那么的水到渠成,畫面的建構是那么的自然唯美。
三、親歷體驗,鏈接生活場。映子的爸爸媽媽僅僅是在告訴女兒“愛如茉莉”嗎?不止于此,感受愛、懂得愛,更要學會愛,愛就是這樣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于是,在學生和映子共同發(fā)出慨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之后,俞老師出示了幾幅生活中的畫面:“你關注到了哪些細節(jié),又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選擇一幅和同桌說一說。”有了抓細節(jié)、做批注的實踐,學生能準確地聚焦畫面的細節(jié)——愛是爺爺奶奶對視的眼神,愛是爸爸傾斜的傘……甚至還有學生回憶生活中的愛。所謂“情動而辭發(fā)”,聚焦細節(jié),畫面更鮮活,情感更真摯。
抓細節(jié)來教學文本,主題更突出,思維力更提升;做批注來感悟真愛,情感更貼切,閱讀力更“生長”。從語言形式出發(fā),又回到語言形式上來,俞老師《愛如茉莉》一課的教學,處處體現(xiàn)語文要素,處處關聯(lián)著愛,是一次有韻味的“品愛之旅”,也是一次詩意的“語文之旅”。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江蘇無錫市梁溪區(qū)教研室)
責任編輯 郝 波
“十大青年名師”獲得者——俞霞
頒獎詞
她堅守語文課堂28年,致力于兒童生長、積極學習的實踐研究。
她的課堂從“生長原點”出發(fā),深入情趣和理趣,使學生的學習充滿玩的況味。
立足兒童在場,引入積極體驗,指向言語生長,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這是她的教學主張。
貼近兒童,躬身施教,思維引領,深度耕犁。這是她的教學執(zhí)著。
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她用溫柔的堅持,奠基學生永恒的美麗。
——江蘇省督學、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 孟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