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要】 ?初中古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初中古詩詞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詩人所生活的年代,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時對初中古詩詞的學習也是傳播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方式。但是由于古詩詞的語言與當代的語言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因此教師在初中古詩詞教學的過程總要探析新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古詩詞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53-01
引言
古詩詞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古詩詞有其獨特的魅力,每一篇古詩詞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段歷史,因此古詩詞的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同時也可以利用古詩詞的學習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除此之外隨著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的改變,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以及文學素養(yǎng),在初中學習古詩詞也是初中教學目標的規(guī)定,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初中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采用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
一、加強日常積累,讓學生反復練習
古人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因此在學習初中古詩詞時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并且要反復讓同學誦讀古詩詞。首先,在積累的前期階段,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比較簡單的經(jīng)典古詩詞,方便學生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告訴學生如何積累古詩詞以及如何誦讀古詩詞。學生既可以積累課本中的古詩詞進行誦讀,也可以積累課外讀物的古詩詞,古詩詞并沒有朝代限制,可以是唐詩也可以是宋詞,在選擇好古詩詞之后學生先不看翻譯注釋,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古詩詞進行解讀,同時進行朗誦,尋找其中的韻味。當學生覺得對古詩詞理解得差不多的時候,讓學生再查閱古詩詞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古詩詞的詳細注釋,讓學生了解古詩詞的真正含義,看看別人理解的古詩詞與自己理解的古詩詞有什么不同。最后,當學生充分了解古詩詞時再對古詩詞進行誦讀,讓學生再次感受古詩詞,感受其中的魅力。在誦讀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誦讀的方法,在誦讀古詩詞時絕對不能像誦讀白話文一樣,而是要有感情的,音調(diào)要有起伏,語速要放慢,幫助學生細細品味古詩詞的味道。
二、創(chuàng)設古詩詞意境
古詩詞距離人們已經(jīng)幾百上千年,因此基于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學生根本就無法體會到古詩詞的含義,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其歷史知識不夠豐富,在古詩詞學習方面還是一個初學者,因此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面臨著諸多的障礙,這就需要初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古詩詞的意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詞中的內(nèi)涵。本文就以李清照的《武陵春》為例,首先,在學習《武陵春》之前,教師要讓學生自行查詢資料,既要查閱李清照的背景,同時也要了解《武陵春》的時代背景,比如,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李清照是多大年紀,當時宋朝的發(fā)展狀況是什么樣的以及李清照在做這首詞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通過讓學生深刻地了解當時的背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詞中的詩句,在不知不覺中拉近學生與詞人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過程中也要富有感情色彩,注意古詩詞的基調(diào),不能把煩悶多愁的詩句講成歡快活潑的氣氛,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好課堂氛圍。最后,教師要對古詩詞中的每句話都設置意境,比如“載不動許多愁”,一個“愁”字是詩中的點睛之筆,教師要創(chuàng)設出“愁”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
三、發(fā)揮想象,感受詩詞之美
由于歷史距離人們過于遙遠,因此人們對于有些古詩詞的背景就無法進行考證,因此在實際古詩詞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放飛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自由地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比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講解這篇古詩詞。首先,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課下閱讀,了解這篇文章的作詞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的心境。其次,教師要將班級分為多個小組,讓各個小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講解這首詞,講解的方式?jīng)]有限制,可以采用情景劇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正規(guī)的講課方式,教師在給學生引導之后,讓學生自行的選擇講解的方式。最后,在講解結束后,各個小組之間還要相互討論,交流思想,比如詢問各個小組為什么你要這樣講解古詩詞,為什么你對這首詞的理解是這樣的,你從哪句詩詞中聯(lián)想到這個場景的,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詩詞更加飽滿,同時也讓詩詞更有趣味性。
四、創(chuàng)新古詩詞教學方式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先讀一遍古詩詞然后根據(jù)課下的注釋進行翻譯,最后讓學生背誦,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古詩詞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如在講《使至塞上》這首詩時,里面有一句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句詩讀起來很美,但是初中生卻不了解其中的含義,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教學的方式,將沙漠壯闊的景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古詩詞中氛圍,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
初中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同時初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古詩詞距離人們過于遙遠,學生無法很好地了解古詩詞,因此教師要利用現(xiàn)代教學的視角,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
[ 參 ?考 ?文 ?獻 ]
[1]毛君.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分析[J].學周刊,2017(7):39-40.
[2]章偉麗.輕叩詩詞大門翱翔詩詞海洋——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7(8):56-57.
[3]林源展.濃濃詩香悠悠古韻——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78-78.
[4]李志鵬.部編教材背景下,對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