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 要:文學是與其它藝術形態(tài)不同的藝術種類,而包含有經濟、政治、歷史、哲學等諸多因素,而又表現(xiàn)詩人對作家對人類社會的整體性體悟和思考。因此,文本閱讀實則具有廣闊的思考及議論生發(fā)空間,基于自主合作與探究精神的閱讀教學模式亦便由此而來。本文亦便就此模式做出了文本初讀以自主提出、思考問題;小組合作以共同交流、探討問題;教師參與以引導整合、解決問題并升華認知此三大環(huán)節(jié)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合作與探究;閱讀
“自主、合作與探究”作為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過程與方法”此一維度教學目標觀所提倡的核心精神,而應在實際學科教學課堂中得到切實的貫徹,加之語文學科、文學文本本身所具備的綜合性、主觀性特征及小學啟蒙教育階段所應秉持的開放性、靈活化原則,小學語文基于自主合作與探究精神的閱讀教學模式則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合理性與有效性。而對此模式結合實際閱讀的具體落實方法則可遵循以下邏輯。
1.文本初讀,自主提出、思考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合作”的前提當是“自主”,即只有個體具備一定的思想與思維力,其對某一合作集體的加入對于其自身或集體合作而言才算得有意義、有價值,集體合作亦便會由此高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在合作探討之前,教師應先讓學生獨立進行文本初讀,并在讀罷后針對文本內容、依據(jù)自身理解自主提出相關問題,并進行思考。此迥異于慣?!敖處煛碧釂柕姆绞礁趯W生對于文本的主動思維、自主理解及其自主閱讀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中,我則先讓同學們各自進行了文本初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或在閱讀之后提出自己對文章理解的困惑。如一位同學們提問到:“文章寫了幾件事,包括看瓜刺猹,但是文章開頭為什么用這件事來先描繪閏土?”另一位同學則提出“‘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一句是文章的結尾,但以此結尾讓人摸不著頭腦,難道作者所要寫的就是單純的對少年閏土及在與其相處的那一段童年時光的懷念?”諸如此類,還有“這篇文章的文采平平,敘述也直接,為什么要學習它呢?”等的問題。針對此,在自主的思考之后,其則能夠回答出諸如“刺猹的故事最能體現(xiàn)閏土的機敏和勇敢”等的結論。此結論雖則不甚完善,但其得出過程將必然促進學生自主思維與閱讀能力的提升,亦將自然促成之小組針對此類問題的合作探究活動的展開。
2.小組合作,共同交流、探討問題
由于小學生較為薄弱的文字理解與信息整合能力,其在上述環(huán)節(jié)經由文本獨立閱讀提出的疑問及得出的解答必然具有局限性,且其自身亦無法確信自己結論的正確性,而能夠自然生成與他人進行相互交流與合作探討的需要。因此,教師此時對自身引導角色作用的發(fā)揮則應落實至對學生合作小組的組織及探討時間給予之上。
例如:在《鳥的天堂》一文的教學中,繼同學們提出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提出問題,并對問題作了一定解答之后,我則讓其以小組形式對各自問題進行組內分享與交流,在此過程,同學們則能夠突破自身思想局限而收獲在更多角度上的解讀及思維啟迪。如在對應同學提出“翠綠的顏色明亮地......”此句子意思的問題并說明了自己的解讀之后,組內一位同學則補充道:“你的‘生命力強’的觀點可取,但是句子中提到了‘明亮’、‘閃耀’、‘顫動’這三個都指向視覺的詞語,那么我就想到了文章開頭對作者等人去劃船時間的敘述:‘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所以,這個句子在我的理解中還有夕陽紅霞的映襯更使得翠綠的樹葉具有生命的活力的意思’。”此時,則亦有一位同學說:“對呀,它說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如果沒有霞光的映襯,怎么能說它‘明亮’又‘閃耀’呢?”如此,這便是小組合作探究對學生獨立自主文本理解深度的加深與廣度的拓寬表現(xiàn)。
3.教師參與,引導整合、解決問題并升華認知
繼在學生自主前提下的文本初讀、自主提問與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之后,限于學生整體較為薄弱的文本閱讀和理解水平,教師在第三環(huán)節(jié)則應真正以教育者的角色介入而對其學生的解讀成果進行引導整合與完善解決,并亦應在此基礎上,基于文本整體及其主題對學生的思想認知與情感體驗進行升華。
例如:在上述《少年閏土》一文的教學中,在小組針對組內各成員問題的共同探討之后,我則讓每組代表將本組依舊存疑的問題提出來,我則整合至黑板上,如“文本為什么要以‘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鹘Y?”的問題等。對此,我則引入了文本所屬的小說《故鄉(xiāng)》,并介紹了作者在《故鄉(xiāng)》中所述的中年閏土的形象:“他站住了,臉上現(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倍笥窒蚱浣忉屃恕豆枢l(xiāng)》之關乎封建傳統(tǒng)迫害的主題。在此疑難問題的解決之后,我則又對文本重點進行了梳理整合,并讓同學們圍繞文本主題再一次展開了探討,而大大升華了同學們關于此文本的理解認知與情感體驗。
總之,自主、合作與探究著眼于對學生文本理解程度的加深及對其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進行閱讀教學所應秉以為原則的重要理念。
參考文獻:
[1]劉佳.“自主·合作·探究”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31(06):85-86.
[2]紀永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探究教學方法初探[J].才智,2013(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