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研
摘 要:中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水平,還能夠促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作用,也對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對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
引言: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jù)教學任務為各小組分配學習任務,讓他們通過分工與合作的方式進行探討學習。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印象和記憶,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高的教育教學目的。因此,將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應用到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更是身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不斷反思和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的職責所在。
一、小組合作學習對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師主動傳授、學生被動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比較低,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程度無法達到教師的預期目標,進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
(二)、滿足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的要求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新課標改革要求在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的同時,還要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呆板、無趣的缺點,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促進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掌握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的開展。
(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推動著各個小組成員之間的團結互助,在共同探究、共同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中激發(fā)出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積極性,促進自己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小組探究學習分工合作,構建思維導圖
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就要有合作的目的和任務。教師提前為學生布置好下節(jié)課的任務,構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夠使知識展示更加系統(tǒng),有助于學生更好掌握。小組內分工合作解決預習任務,然后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教師隨機抽一個小組上臺為大家展示預習成果,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思維導圖,由此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育內容。
例如,在學習《公民的權利》這一課時,小組分工預習,組員分工調查,搜集資料,找出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然后哪些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可以將所搜集的資料整理成思維導圖,根據(jù)主體劃分,簡單明了,有助于學生全面整體地把握課本知識。最后小組合作整理出調查報告,教室抽取小組進行合作成果展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同學之間要注意,互幫互助,在完成預習任務的時候,如果遇到不懂的題目,可以同學之前內部解決,互相講解,以便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師注意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
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性格內向,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思考。因為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所以每個小組的組長要承擔起照顧組員的責任,在分配預習任務的時候可以采訪的任務交給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通過采訪讓他們能夠鍛煉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個人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在集體中成長》這一課時,小組上臺發(fā)言時,可以采用抽簽上臺演講匯報預習內容的形式,或者采取公平公正、輪流上臺的方法,輪流上臺發(fā)言,這樣每個同學都有機會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中展示自我,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教師和同學首先要給予贊揚和鼓勵,對于匯報過程中的不足,可以在課下加以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改進不足。
結論:綜上所述,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實際,量力而行,并且能夠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總結教學經(jīng)驗,提出新的有效地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相關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吳建兵,吳曉霞.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打造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8):142.
[2]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4).
[3]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