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銳
每次外出采訪,結束后總會有一陣閑聊時間。那時,不少受訪干部更放松,講述的故事,也展現出更豐富的自我。
前不久,到某地采訪扶貧題材結束后,一名干部給記者看了張照片:那是他兩歲的孩子在玩“蜘蛛俠”。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已經很久沒回家了。他說,每到晚上,他都把照片放在床頭,想孩子時,就拿出照片來看一眼、親一口。讓他感動又哭笑不得的是,孩子參加市里普通話推廣大使比賽,有個大眾網絡評審環(huán)節(jié),他在朋友圈里求助拉票。沒想到村里脫貧的群眾、村干部看到后,自發(fā)地在網上為孩子投票。后來,因為部分投票所在IP地址一致,組委會還展開調查,不少票數被清理了,孩子也沒能在比賽中走到最后,但他仍笑著說,滿足了。
除了個人體驗,采訪完后的聊一聊中,他們還會講述一些特殊的經歷。
此前,一名干部結束采訪后,迫不及待要與我聊一聊化解信訪的獨特經歷。當地有一名老上訪戶,其反映的問題因年代久遠,牽涉復雜,無法馬上解決。一次,他來到該干部所在單位,由于要找的領導外出開會,他就被安排到圖書室等候。后來他看到圖書室里有筆墨,便要求工作人員找來宣紙供他練習。等到了晚上八點,領導還在開會,單位也還有不少人在加班,就邀請他一起吃了工作餐。九點多,領導終于回來,耐心聽了他反映的情況。走時他忽然說了句,“你們還是辛苦”。如今,他的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但他不再上訪了。“生活中就是這樣,多一些善意,就會有回報?!边@名干部說。
每次采訪,記者都很珍視這樣的閑聊,可以聊國家大事,也可以談人生百態(tài),還可以補充了解采訪中未能發(fā)現的細節(jié),也豐富了自己的認知。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