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領 宗星眸
新中國成立近70年以來,魯迅作品一直占據著中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地位。語文教育經歷了無數(shù)次課改,魯迅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標準不斷變化,引發(fā)的熱烈討論早已超出了語文教育界。
自1978年起,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一直保留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極具經典性。那么,魯迅作品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標準是什么?我們認為,可以從文質兼美、貼近兒童自身經驗、幫助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
能否入選,尤其是能否長期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一個前提是作品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淘洗,具有經典的特質,文質兼美,帶有鮮活的生活氣息?!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寫的是作者童年的讀書生活,寫景狀物清新自然,描摹場景繪聲繪色,具有天籟之音,令人回味悠長,是真正的漢語典范之作。文章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趣”。作者寫百草園,只用白描的手法,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一個童年的樂園。這個樂園里有趣的事物多的讓人想不到。有各式各樣的植物:皂莢樹、桑葚、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也是小動物們的樂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這里還有“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回憶,這些都是那么的有趣。
再比如,《社戲》。《社戲》選入課本時對原作品進行了節(jié)選,主要選取了“我”童年時在農村看戲的部分。這篇文章塑造了一幅宛如“桃花源”的農村景象。在這里,你聞到的香氣是淡雅的,看到的風景是氤氳的,聽到的聲音是溫柔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美的。“我”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看了一場一生中最好的戲,也吃了一生中最好吃的豆子。小鄉(xiāng)村雖然地處偏僻,也不富裕,但景色宜人,人情淳樸溫厚。這種至純至美的景象,具有穿越時空的魅力。
魯迅所處的時代政治風云變化劇烈,可謂波詭云譎,許多作品都帶有強烈的論戰(zhàn)色彩,意識形態(tài)意味較為濃厚,清新可喜的較少。這兩篇文章像兩首散文詩,寫景狀物生動鮮活,惜墨如金,可謂字字珠璣,是魯迅文章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因此能夠入選語文教材幾十年。
二、貼近兒童的自身經驗,讓學生易于接受
選入教材的作品需符合兒童的閱讀需求,有利于兒童接受。這是一條重要的入選原則。蒙特梭利根據兒童心智的變化,將兒童的范疇劃分為三個階段:0-6歲、6-12歲、12-18歲??梢姡诿商厮罄磥?,0-18歲都屬于兒童的范疇。這個界定十分重要,這要求我們在編選教材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段,選擇最適合兒童能夠接受的經典作品。魯迅的富有童趣的作品入選,則可以大大降低中小學生對于文學經典的“畏懼感”與陌生感。
仔細觀察從新時期至今的各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從體裁上看,對魯迅作品的選編還是較為合理的。小學教材主要選擇了讓人感到輕松愉快的小說《少年閏土》,讓學生初步認識魯迅作品,感受快樂的童年。初中教材所選魯迅作品以回憶性散文、小說為主,雖然蘊含了一些深刻的道理,但有些情節(jié)在中學生的生活中也有所體會,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便于理解。高中教材所選魯迅作品則以思辨性強的雜文為主,有助于提高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以《少年閏土》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富有童心的經典作品對兒童的積極影響?!渡倌觊c土》自1980年起基本上一直保留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非常具有生命力?!渡倌觊c土》節(jié)選自小說《故鄉(xiāng)》,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后加的。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中,作者塑造的少年閏土是一個聰明伶俐、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拔摇笔羌依锏纳贍?,閏土是“我”家?guī)蛡虻膬鹤樱莾扇藚s經常在一起聊天。閏土給“我”講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新奇與樂趣。編者連續(xù)選擇這篇作品進入小學課本,最重要的就是作品展現(xiàn)了一個迥異于成人世界的新鮮的兒童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自由的,具有至真至純的情感和友誼。這篇課文出現(xiàn)了兩個不對等,從社會地位上看,“我”是少爺,閏土是幫傭的孩子;但在生活上,則是閏土知識豐富、眼界寬廣,總能讓“我”感到新奇。孩子的世界就是這么奇妙,這么簡單,這兩個不對等并沒有影響二人的友誼,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閏土不光是朋友,更是“我”密閉生活中的一扇窗、一束光,他打開了“我”閉塞的世界,為“我”帶來了快樂和生氣。這篇課文打破了階級的差距,描述了人與人之間單純真摯的友誼,用生動有趣的故事為小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一點,無論是在哪個時期,都非常具有教育意義,這也是本篇課文能一直被選錄的原因。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審美感受,提高寫作能力
以上提到入選教材作品的標準一是文質兼美,二是適合兒童閱讀,這兩個因素都很重要。落實到運用上,還有一個標準,就是入選的作品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力和寫作能力。
如果研究對比一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內容變化幅度之大超出人的想象。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形勢的需要,不停地變化選編標準。但是語文教育有自己的獨立性,有自己的編選標準。近年來,一個重要的變化是,語文教材的篇目穩(wěn)定性在增加,就是考慮到了入選教材的文章既要具備經典性,也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還要能夠幫助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寫作能力。
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意味著入選的作品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上,是能夠讓學生作為范本加以模仿,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文章的。著名學者孫郁曾說過:“因為魯迅,白話文才有了比古文不差的資本?!蔽闳葜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非常適合學生學習、模仿的。首先,該作品語言凝練、傳神,帶有熱烈的情感,遣詞造句都適合學生模仿。其次,這篇文章是寫那個時代的校園生活的,有私塾先生和學生之間關系的描述,有對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尤其是對私塾先生陶醉于朗誦的神態(tài)的描寫:“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边@一段人物描寫出神入化,學生完全可以比照觀察,捕捉自己的任課教師講課的精彩瞬間。再次,作品對自然風光的描繪,聲情并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這一段對植物色彩的呈現(xiàn),對動物動作的描繪精準、洗練、傳神,給人以至美的享受,啟發(fā)學生在寫景狀物上下功夫。
魯迅作品自20世紀20年代初即被選入語文教科書,迄今已接近100年了。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當中,就重要性以及所引起的爭論而言,魯迅當之無愧地在教材中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經典的光輝,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愈加燦爛。只要我們的語文教材堅持正確的編選標準,就不會存在魯迅作品退出語文教材的現(xiàn)象,因為作為民族魂的魯迅,會給中國兒童帶來豐富的精神食糧。
(作者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中文系/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大峪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 張 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