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夏天入藏,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就成了“清華簡”的安身之處,也是從那時起,從事文物保護的趙桂芳就如同照顧嬰兒般,精心呵護這份稀世珍寶。要問中心誰見過“清華簡”次數(shù)最多?非她莫屬。
庫房里,恒溫恒濕,73盤“清華簡”整齊地靜置于桌面上,窗戶外掛起防紫外線窗簾。這里的燈設(shè)置有幾組開關(guān),根據(jù)需要開關(guān),以盡量減少曝光量。
與竹簡“親密接觸”的材質(zhì),都經(jīng)過精挑細選。平日里,“清華簡”被裝入定制的不銹鋼盤子中,以蒸餾水浸泡,盤外以保鮮膜封護,以防止微生物浸入。竹簡上的標牌也用不銹鋼所制,每一支竹簡都正面朝下,以免光線輻射影響字跡和材質(zhì)。每一支竹簡之下都以2毫米厚的硅玻璃作為襯底,以白線十字繡線固定,這樣竹簡可在水中靜置,而不發(fā)生漂浮游移。趙桂芳還特意補充,“綁制竹簡和玻璃條的線也有講究,經(jīng)加溫消毒,變得松弛,不容易有勒痕!”
(摘自1月24日《北京日報》。作者為該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