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衛(wèi)東
【關鍵詞】善良;善于愛;教育之美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54-0062-03
幾年前,我應蘇北某市教育行政部門之邀,為當地一所普通高中設計、策劃迎“四星級高中”驗收的教師論壇。看他們給我提供的一些有關學校辦學歷程、教育特色和發(fā)展愿景等方面的資料,我鎖定“愛”和“美”二字:學校有著大愛傳統(tǒng);校長是一位富有理想情懷、不無唯美情結的女性,她立志祛除唯分是瞻的教育弊病,努力要把學校辦得美一點,把師生帶往一個比較美的境地。“不忘本來,走向未來”,我決計在“本來”的“愛”和“未來”的“美”字上做文章;又鑒于當下很多教師心里也想著愛學生,有此初衷,卻不知道怎么去愛,不知道怎樣的愛才為學生所悅納,我最終把論壇主題確定為四個字——“善愛成美”。想愛、愿愛是不夠的,還要善于愛,如此才能成就或創(chuàng)造美。后來論壇獲得成功,成為“四星級高中”驗收活動中一個重要的亮點。
讀南通二中有關“敬孺愛育”的思考、實踐及相關事例的文字,加之自2018年8月來二中掛職,將近一年時間里,與很多同事、教師交往所獲得的切己認知和感受,我自然聯(lián)想到上述四個字。下面著重就其中的“善”字來談一些體會和感想。
“善”有“善良”“善行”“良好”“友好”“擅長”等意,這里只取“善良”和“善于”兩個義項來談。
先說“善良”,這是作為一種倫理價值的“善”。愛必須以善為前提和基礎,“失(悖)善之愛”不是愛,自然也不是我們以及學校教育所需要、所追求的愛。世上還有“失(悖)善之愛”嗎?有的,正如清人魏際瑞所說:“愛人不以理,適是害人。”(如果不是出于正理去愛一個人,就是害了這個人)那種“以學生為手段”、將其作為掙分工具或者旨在獲得教師一己之利的“愛”不是善的;那種不積極地向學生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向他們傳導正能量,而教給學生諸如自私、狹隘之思想和行為的“愛”不是善的;那種以“人心惟?!钡纫恍敖涷炛劇备嬲]學生,讓學生太多地警惕周邊社會,使其過度設防,乃至對社會或他人產生不應有的敵對心理等的“愛”的行為不是善的;那種只顧自我班級或小圈子、小團體,而不與人和、“以鄰為壑”的“愛”的舉動也不是善的……上述諸種“以愛的名義”所行之實并非“罕見”,這樣的“愛”越多,情感表達越強烈和深刻,學生對它越盲信,那么,結果必然越偏離“善”的正軌。
南通二中所行之“愛育”,是以作為倫理價值的“善”為基礎的。這里只講一講我的一些直接感受:我來這里不到一年,常常為領導、教師、后勤服務人員和學生所不時地又較為強烈地釋放出來的善意所包圍,我常感嘆,如此的人際氛圍在當今這個充斥著“精致的功利主義者”(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語)的社會中不免“稀缺”。很多熟悉二中的人告訴我,這里人際關系歷來比較簡單,大家彼此間親和力很強,一人有困難,其他人都會表同情,伸援手。過去,學校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不少人有著一股“鄉(xiāng)下人”的淳樸之氣,現在則進入較為繁華的都市圈,但如此的人際風尚卻一直傳承下來,未曾有任何“變味”。代代相承、為大家耳濡目染并因而潛移默化影響和改變人的風氣和風尚理應是一種良善“文化”吧,那么可以說,學校已然在較大程度上實現了較高層次、較高境界的管理范式——“文化管理”,它又常常反過來促成“制度管理”的提效,“人格管理”的有力,從而整體推動學校朝著一種和諧發(fā)展的方向行進。
不要小覷和睦敦厚的人際關系與氛圍,這一定是來之不易的,它也一定有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背景。譬如,這所學校在愛中誕生,它本身就是大愛善舉的產物;譬如,在每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上,學校都涌現出一些可圈可點乃至可歌可泣的善人、善事,他(它)們久久為功,使學校積淀了日益豐厚的“善因”和“愛果”;再譬如,學校在制度設計層面也頗見細心和匠心,制定出明確的為人處事標準,像前面陳育彬校長所說的“南通二中學生標準”,那些簡明扼要的文字中縈繞和洋溢著“善意”。學校這樣要求,學生也努力這樣做;易言之,因為一屆屆學生正是這樣努力“做過來”的,現在則通過“標準”的形式將它“說”出來,使之得以彰顯與強化,進而為大家“唱得響”“記得住”和“帶得走”……南通二中校訓是“篤實”,二中人正是這樣的“篤實人”,“篤實”并非只就行為而言,它更是一種品性,在一定意義上,它與“善(良)”可謂一意兩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看不到、找不出所謂的“虛善”之舉;而所有的“善”說到底就是為人、為事既真誠,也篤實。
再說“善于”,這主要是就愛的方法和策略而言。有愛心固然重要,還要有“愛方”——愛的方法和策略?!胺较虮确椒ǜ匾?,出諸良善倫理的愛心即是一種正確的“愛的方向”,它還要仰賴良好的“愛方”來加以實施和實現。
南通二中張日華老師對“教育愛”(亦即“愛育”)這一問題有較為深刻、獨到的研究,曾在《江蘇教育研究》發(fā)表《道德愛與專業(yè)愛:教師愛不可或缺的雙重內涵》一文,這是我以“愛的教育”或“愛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搜到的所有相關文章中頗有功力和水準的一篇。他所提出的“雙重內涵”富有見地,過去人們太過強調“道德愛”,而較少慮及“專業(yè)愛”。這兩者大致分別相當于我在本文所說的“善良”和“善于”。在這兩者所構成的天平略有前傾情形的當下,有必要適當將它后撥一點,努力引領大家做一個“善于愛”的師者。由這篇文章亦可推想,“二中人”有在行“愛育”之實的同時琢磨與研究它的風尚,而這正是“善于”或擅長某項工作、某些事務的前提。
“善于愛”首先體現在學校挖掘和弘揚百年校史中愛的基因、愛的風尚,以此激勵和引領后人,接力“愛育”傳統(tǒng),優(yōu)化育人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是教育的代名詞,沒有一所具備較高質量和品格的學校未曾開展過豐富而有效的“愛育”實踐,但很少有學校像南通二中那樣,不僅扎實做好相關實事,而且努力做出品牌效應。品牌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不是虛擬之物;好的品牌猶如一面旗幟,引領方向,凝聚人心,催人奮進。學校以項目的方式建設“愛育”品牌,無疑是善于辦好學校重大事務的明智舉措。
“善于愛”還表現為,學校常以“深度匯談”“頭腦風暴”的方式“眾籌小智成大智”。客觀地說,南通二中師資基礎不是很好,名師不多,優(yōu)秀教師的“生成空間”還很大。為此,一方面,學校注重“向外借腦”,汲取校外先進經驗;另一方面,也很重視內部挖潛,通過“集散式共享”的方式,使校內教師先進的教育經驗得以提升和放大。我曾多次參加他們就小議題(如“班主任怎樣和特殊學生談話”)而舉行的小型論壇活動,在此過程中,自己曾有過的“大話好說,小事難為”“想大問題,做小事情”等教育感悟得到很好的呼應與印證。如此的校本研修看似是商量與謀劃小事情,卻可以凝聚和生成大智慧。
最后,“善于愛”更見之于日常教學行為中。沒有無教學的教育,同樣,也沒有無教學的“愛育”。善于愛學生,就要能在課堂生活中開啟他們的智慧泉源,使他們從不會走向學會,從學會走向會學乃至“慧學”。視學生的頭腦如容器,一味地授受或灌輸,這在當今信息時代,已屬“過氣”,也絕不是良善或者說“善于愛”的教學。南通二中以堅定的意志、執(zhí)著的態(tài)度和持之以恒的行為建設與優(yōu)化“助學式課堂”,努力引領教師“從教學走向學習幫助”,也由此,這所生源基礎較為薄弱的學校到處呈現出生機盎然的課堂景象和生命氣象。可以講,“二中課堂”即是“善愛成美”的典型案例,也是對這四個字的生動注腳……
“善愛成美”——用善、用愛創(chuàng)造美,“善于愛”才能成就美。南通二中也許還未能臻此教育佳境,但一定在路上。只要在路上,我們就在不斷地朝向它、靠近它和抵達它!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