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興起于春秋戰(zhàn)國,韓非曰“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司馬遷則在《史記·游俠列傳》中大贊其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
從先秦到唐初,無論是歷史著作還是文學作品中,雖然俠影重重,但除了《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第九》中的越女外,主要都是男性。隨著唐人傳奇的興起,眾多的豪俠形象中涌現(xiàn)出了一批勇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主動掌握命運的女俠。
紅線女:夜盜金盒安時局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末的一個夜晚,一位身著夜行衣的姑娘“勢似飛騰,寂無形跡”,悄然進入魏州城,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壁壘森嚴的節(jié)度使府中,盜走了節(jié)度使田承嗣床頭盛著金印的寶盒,從而巧妙地制止了一場即將發(fā)生的戰(zhàn)爭。這便是紅線女的故事。
在司馬遷看來,專諸、聶政和荊軻一類,只圖報知己之恩,雖勇于獻身,其行未必可嘉,屬于“刺客”;能于亂世中拯危濟困、主持公道,才稱得上“俠”。紅線女拔劍而起,劍鋒所向,止干戈、定社稷,堪稱“俠之大者”。
紅線女出自袁郊的《甘澤謠·紅線》(《太平廣記》卷一九五),故事發(fā)生在中晚唐中央政權(quán)衰落、藩鎮(zhèn)自雄的大背景下。紅線為潞州節(jié)度使薛嵩家青衣,因多才藝而被任命為“內(nèi)記室”,掌管記錄之事。此時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有吞并潞州之心,薛嵩聞之,日夜憂悶,計無所出。紅線主動請纓,盜回田承嗣床頭金盒。之后薛嵩派人將金盒送回,田承嗣方知薛嵩處有高人,不可輕取,潞州危機得以化解。后紅線辭別薛嵩,歸隱山林,不知所蹤。
紅線武功高強,一夜間往返潞州與魏郡之間七百里;田承嗣府中雖然守衛(wèi)森嚴,紅線卻如入無人之境,輕易“抵其寢帳”,盜得金盒。然而,這樣一位武功高強的俠者,薛嵩此前居然從未察覺!看來大俠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紅線以其武功智勇,成功震懾田承嗣,逼迫他放棄了攻取潞州的野心,不愧是心系天下、行為天下的大俠。
除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外,紅線更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儒、釋、道文化的精髓。紅線為薛嵩分憂解難,一方面是報答薛嵩對她的恩情,這是小義;更重要的是保全兩地城池,拯救萬民于水火,這是大義。這正與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相符。紅線辭別之時,對薛嵩描述自己將“遁跡塵中,棲心物外,澄清一氣,生死常存”,功成身退、逍遙世外,正是道家思想的體現(xiàn)。紅線最后言及自己前生是一位男性醫(yī)生,因用藥不慎葬送了三條人命,遭到懲罰,轉(zhuǎn)世為女子,又是佛家因果輪回觀的表現(xiàn)。這種集儒、釋、道于一身的俠客氣質(zhì),集中體現(xiàn)在她盜盒返回時的所見所思:
出魏城西門,將行二百里,見銅臺高揭,漳水東注,晨雞動野,斜月在林。憂往喜還,頓忘于行役;感知酬德,仰副于心期。
銅雀臺、漳河水意象的蒼茫闊遠,晨雞、林月意象的清冷孤寂,構(gòu)成了深邃廣漠的意境,突顯出一個豪邁偉岸、冷峻獨立的女俠形象。其中蘊藏著不辱使命、拯濟蒼生的壯懷,正反映了中晚唐的時代變局中,士人的家國情懷和人生取向。
三鬟女子:非常之盜還念珠
三鬟女子出自康軿的《劇談錄》(《太平廣記》卷一九六“潘將軍”),故事講述了潘將軍的一串珍貴玉念珠突然被盜,他失魂落魄,“以為其家將破之兆”,請京兆府的王超幫忙尋找。王超無意中從三鬟女子高超的球技中看出端倪,他有意接近家境清貧、以“紉針為業(yè)”的三鬟女子母女。三鬟女子感激王超恩情,告訴王超,盜珠乃是與朋友游戲之作,并將玉念珠送還后遠逝。
如果說紅線盜取金盒關(guān)系家國,那么三鬟女子盜取潘將軍玉念珠的行為,則既無關(guān)家國,也不同于為錢財而偷盜,而是“俠盜”。
青春年少的三鬟女子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一個“春雨新霽”的春天,“年可十七八,衣裝藍縷,穿木屐,立于道側(cè)槐樹下”,看軍中少年蹴踘。蹴踘飛來身旁時,她“接而送之,直高數(shù)丈”,高超的蹴踘技藝暴露出她身懷絕技。王超因此大為驚異,開始注意并主動接近她。
由此,一個身懷絕技的盜俠形象,在王超的觀察中逐漸清晰起來:首先,她出身貧寒而有異能。三鬟女子與母親“紉針為業(yè)”,雖然“居室甚貧”,卻在招待王超時,“時有水陸珍異”,即使是皇帝“恩賜宰臣”的“洞庭橘子”,她也能“密以一枚贈超”。其次,三鬟女子高超的武功在蹴鞠時已有顯露,后來她與王超相約歸還玉念珠時,在寺廟高塔上輕松上下,疾若飛鳥。再次,三鬟女子歸還玉念珠時說“便可將還,勿以財帛為意”,其后王超“以金玉繒錦,密為之贈”時,她卻早已離去,表明她盜取玉念珠確實是“偶與朋儕為戲”,并不以錢財為意。這些說明三鬟女子乃“任俠之徒”,是一個盜俠。
三鬟女子的形象中,蘊含著普通民眾的審美和追求。她青春美好、惹人愛憐,十七八歲依然貪玩,看少年蹴鞠時忍不住接球秀技;她居室甚貧、衣衫襤褸,卻仍然樂觀自尊;雖武藝超群,卻不貪不義之財,知恩圖報,俠義豪爽。當王超有事相求時,她立即說“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湯蹈火”;問及玉念珠所在,也立即告知,磊落耿介之性躍然紙上;特別是對價值連城的玉念珠的盜取和歸還,又體現(xiàn)出她對當時社會貧富不均的不滿,對豪門貴戚居富不仁的嘲弄。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精神氣質(zhì),三鬟女子都是普通民眾美好品德的化身和體現(xiàn)。同時,也表達了民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期盼。
紅拂妓:情兼智勇真豪杰
在唐人傳奇的女俠中,紅拂妓是最特別的一個,她雖沒有紅線女和三鬟女子的高超武功,卻與堪稱豪俠的男性虬須客和李靖,并稱為“風塵三俠”。
紅拂妓出自裴铏《傳奇·虬須客傳》,故事發(fā)生在隋末唐初時的亂世。隋朝末年,李靖一介布衣,謁見司空楊素時,執(zhí)紅拂之妓張氏悅而夜奔。二人于靈石旅舍遇虬須客,紅拂妓立即判定虬須客為天下少見的英雄,以妹禮之,并引見給李靖。李靖要去太原拜見李世民,虬須客有意同去。見李世民后,虬須客曰“真天子也”,他讓李靖輔佐李世民并厚贈財物,自己則“別圖海外”。貞觀十年(636年),李靖官至左仆射平章事,聽聞東南有人率海船千艘、甲兵十萬,殺扶馀國主后自立為王,李靖知必為虬須客,歸告張氏,夫婦瀝酒東南祝拜之。
“太原三俠,千古艷稱?!保ㄍ舯俳短迫诵≌f》)紅拂妓一介女流,有何過人之能,與李靖、虬須客并稱三俠呢?
紅拂妓最初的身份不過是權(quán)臣家的侍妾,卻有著卓然不凡的眼光和氣魄。她不滿楊素的倨傲自大、奢靡腐化,見到“以布衣上謁,獻奇策”的李靖時,斷定李靖為天下英才,不僅當場毫無掩飾地“獨目公”以示好感,而且與李靖夜奔。紅拂妓的智慧、膽略,在靈石旅舍三俠相遇時精彩呈現(xiàn):
張氏以發(fā)長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馬。忽有一人,中形,赤發(fā)而虬須,乘蹇驢而來。投革囊于爐前,取枕欹臥,看張氏梳頭。公怒甚,未決,猶親刷馬。張氏熟視其面,一手握發(fā),一手映身搖示公,令勿怒。急急梳頭畢,斂衽前問其姓,臥客答曰:“姓張?!睂υ唬骸版嘈諒?,合是妹?!卞岚葜柕趲?,曰:“第三?!币騿枺骸懊玫趲??”曰:“最長?!彼煜苍唬骸敖裣π曳暌幻?。”張氏遙呼曰:“李郎,且來見三兄?!惫E拜之。
小說將風塵三俠初遇的情景描寫得極為生動精彩,鮮明體現(xiàn)了三俠的個性特征,最突出者則是紅拂妓。正如《虞初志》所說,“英雄相遇,乃在女子更奇”:其一,紅拂妓見多識廣。當虬須客看著她梳頭時,如果只是一個深閨女子,她大概早就兩頰緋紅、不知所措了,但紅拂妓不僅沒有羞澀和慌亂,反而從容自若,仔細打量起虬須客,這與她長期在貴族家做歌妓的身份相符。其二,聰明機警,慧眼識英雄。對于素昧平生的虬須客,她一番“熟視”后就確信他是英豪,并決定與之結(jié)拜,這與她認定李靖后就立即私奔一樣果敢。其三,作為女性,她很理解李靖難免為虬須客的舉動而生怒,因而她首先暗示李靖“令勿怒”,沒有世俗女子的畏縮猶豫、不敢岀頭,而是潑辣豪爽、當機立斷。其四,待人接物,彬彬有禮,風度煥然。她“斂衽前問”,當?shù)弥c己同姓,馬上“遽拜之”,以兄事之,并呼李靖“來見三兄”。正因為她的表現(xiàn)與風度,使風塵三俠得以結(jié)緣。
對紅拂妓一連串行為的描寫,完美呈現(xiàn)出她的聰明機警、潑辣豪爽、見多識廣、慧眼獨具的豪俠特質(zhì)。在某種程度上,即便是楊素、李靖與虬須客這樣的英雄豪杰,也都未走出紅拂妓的計劃,足見其智識、才略。
在唐人傳奇中,與紅線女相類的劍俠,還有聶隱娘(裴铏《傳奇·聶隱娘》,《太平廣記》卷一九四);與三鬟女子相類的盜俠,還有車中女子(皇甫氏《原化記·車中女子》,《太平廣記》卷一九三)。唯紅拂妓,無有其類。
唐人傳奇中的女俠,既沒有受傳統(tǒng)道德的約束,也沒有受男權(quán)偏見的影響,而是積極、主動地掌握命運,表現(xiàn)出作者對女性才華與能力的充分肯定與贊美。
熊明,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