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
我對莫礪鋒的印象用現(xiàn)在的話來講,他就是一個學霸,他說他考研究生之前的學養(yǎng)就是在江南和淮北的屋檐下背了一千多首古典詩詞和幾百篇古文,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到現(xiàn)在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不多。再聯(lián)想到當時的社會背景,讀書無用論泛濫成災,當時大家都看不到前途,而且他的家庭成分也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能夠在屋檐下一心一意地背誦古典詩詞和文章,這確實是了不起的。他的遠見和定力,是一般人達不到的。另外他考研究生,當時他只不過是安徽大學外語系的二年級學生,卻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南京大
學中文系程干帆先生的研究生。他的英語是96分,古代漢語是98分,他還不滿意,他非要考一百分不可。另外就他這部文集來講,也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是南京大學文學院改革開放以后培養(yǎng)的人才,所出版的第一部文集,其篇幅超過了我們南京大學文學院的前輩學者,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這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改革開放,因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沒有發(fā)生過什么動亂,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我們都躬逢其時,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
我們跟程干帆先生讀研究生,方向是唐宋詩,從這一點來說,莫礪鋒繼承了程先生的衣缽,并且發(fā)揚光大,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杜詩研究,他出版了《杜甫評傳》《杜詩簡評》《杜甫詩歌講演錄》,還與程干帆、張宏生合著了《被開拓的詩世界》,另外還寫了一批有關杜詩的文章。其中《杜甫評傳》曾榮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著作二等獎。我們說他在當代杜詩研究領域中,是一個專家,或者說是一個大家,應該是恰如其分的。二是宋代文學研究,他的博士論文為《江西詩派研究》,再就是《朱熹文學研究》,還有《漫話東坡》,這些書都出版了。此外他還寫了很多有關宋代文學,特別是宋詩研究方面的論文。正因為如此,他才被選為宋代文學研究會的會長,這顯然也是對他在宋代文學研究方面的成就與地位的肯定。
另外,他在普及古典文學知識方面也成績斐然。關于這一點可能有不同看法。有位老先生大概看了莫礪鋒在《百家講壇》上做的“詩歌唐朝”,要我轉告莫礪鋒,讓他以后不要再上這種節(jié)目了,我沒有轉告。因為我并不是很贊成他的意見,為什么?因為程干帆先生在《冶學小言·詹詹錄》中說過,我們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還要對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有所幫助。正因為如此,程干帆先生在普及古典文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撰寫《讀宋詩隨筆》,與沈祖菜合著《古詩今選》,幫助沈祖棻整理《唐人七絕詩淺釋》與《宋詞賞析》,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就學術水平而言,學術論著與普及讀物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有關唐詩宋詞的學術論著,在學術水平及其影響力方面,能超過《唐人七絕詩淺釋》與《宋詞賞析》的恐怕不多。
莫礪鋒在普及古典文學知識方面,在前人的基礎上朝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上主講“詩歌唐朝”,節(jié)目播出后,好評如潮。群眾紛紛來信給予鼓勵,還要他把講稿整理出版,他將講稿整理了出來,更名為《莫礪鋒說唐詩》,交給鳳凰出版社年出版了,一共印了十萬冊。群眾來信裝滿了一柜子,可見其社會效益是非常高的。
另外在普及讀物寫作方面,莫礪鋒也做了許多新的嘗試。我覺得我們對于學術研究成果的表達方式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記得程先生給我們開過一個專業(yè)文獻選讀目錄,類型很多,有詩話,有藝術分析文章,有詩人生平和作品系年,有考證文章,還有札記,還有注釋?,F(xiàn)在這些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只剩下一個,就是學術論文,而且還必須是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其他的都不算。這實際上扼殺了我們在座的這些人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使得我們的學術研究變得死氣沉沉。莫礪鋒在這方面應該說做出了新的探索,比較突出的成果是《莫礪鋒詩話》。所謂詩話,在莫礪鋒看來就是有關詩的隨筆。實際上我們如果把古代的詩話和莫礪鋒詩話加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兩者有很大不同。莫礪鋒把古代優(yōu)秀的詩歌分成了四十個專題,進行了深入的專題研究。在這方面前人也做過探索,如沈祖棻的《唐人七絕詩淺釋》,是按照主題題材、語言風格、寫作技巧,分成了幾十個專題來進行賞析的,但是她沒有加標題來說明這一點。再就是程干帆先生給我們上《古詩今選》,他有一次采取了專題講解的方式,但是所出版的《古詩今選》,仍然是一首詩一首詩地加以分析,雖然在分析時采用了比較的方法。所以說莫礪鋒在前人的基礎上朝前邁進了一大步。再就是前人的詩話,是作者隨自己興之所至,隨手寫來,都比較短,通常也不加標題,因此顯得非常零散,要想找某些材料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莫礪鋒詩話》共分四十篇,寫了三十一萬七干字,平均每篇詩話將近八干字,可見一篇詩話就是一篇學術散文。因為加了標題,所以內容集中,既便于閱讀,又便于檢索。另外在寫作方法上,該詩話努力做到知識性和可讀性的完美結合。作者能夠旁征博引,所引資料涉及古今中外,特別是還包括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與感悟。因此說它是學術論文也可以,說它是學術散文也未嘗不可。郭紹虞在《清詩話·前言》中說:“必須要有些精湛的獨到的意見,必須要使蕪雜的成為系統(tǒng)化,成為專門化,所以這是詩話之體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憋@然《莫礪鋒詩話》體現(xiàn)了詩話寫作的這一發(fā)展規(guī)律。
再就是《漫話東坡》,莫礪鋒在該書《跋二》中說:“我想做的就是用通俗讀物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一位真實的東坡?!野驯緯鴮懗蛇@種非驢非馬的狀態(tài),完全是有意為之。”也就是說他在寫《漫畫東坡》的時候,在寫作方法上做了積極主動的探索?!胺求H非馬”也可理解為“亦驢亦馬”,他的《漫話東坡》可視為通俗讀物,也可視為學術專著,將其視為文學作品也未嘗不可。但是它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無一事無來歷。不過在寫作中增加了文學的元素,難免有想象的成分,個別細節(jié)描寫尚需要推敲,比如《楔子》中提到,官府到湖州去抓蘇東坡,將蘇東坡五花大綁,我覺得古代官府抓人用的是枷鎖而非繩索,因此說將蘇東坡五花大綁似乎不符合實情。正因為作者采用通俗讀物,甚至文學傳記的形式來寫學術著作,所以《漫話東坡》走出了象牙塔,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另外,我覺得莫礪鋒頗有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莫礪鋒文集》中收了他的散文集《浮生瑣憶》與《師友雜記》,除此以外,我覺得《莫礪鋒詩話》中許多寫自己生活經(jīng)歷的篇幅采用了散文式寫法,也可以算作文學作品。再就是《漫話東坡》也具有文學人物傳記的性質。正如剛才倪培翔先生所說,他的近體詩也寫得非常好,但是沒有收入《莫礪鋒文集》中。他的文學作品略有以下特點,一是真實,這才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生命,我們現(xiàn)在某些文學作品不夠感人,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假。二是他特別重視對生活細節(jié)的敘述與描寫。不少生活細節(jié)都寫得細致而準確,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在引用文獻資料時,他的轉述也能娓娓道來,引人人勝。三是筆端常含感情,正因為帶著感情來寫,所以他寫的這些文學作品,包括他的詩歌,還是挺感人的,他與一般作家所寫的作品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言必有據(jù),沒有虛構與戲說的成分。
我覺得莫礪鋒已經(jīng)擺脫了現(xiàn)代學術評價體制的束縛,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孔子說過“三十而立”,“七十而從心所欲”。莫礪鋒今年正好70歲。預祝他在未來的日子里,寫出更多更好的學術著作與文學作品,謝謝。講的是第幾屆全民讀書節(jié)。還有一個大牌子上羅列著書名,都是最受中國人民喜愛的讀物。我就看,第一排一共有七本書,第一本是習近平的著作,第二本是毛澤東的著作,第七本就是莫老師的著作。(眾大笑)你們知道是哪一本嗎?哎,《漫話東坡》。然后我就想找找有沒有我的書啊,(眾大笑)找了半天,在第四排的最后一本,跟我有點關系,就是我編的《桑榆憶往》,北大出版社的。曾經(jīng)有人跟我說,他們學校有一個女研究生,每天晚上都要聽莫老師的《杜甫詩歌講演錄》,有光盤的,要聽著莫老師的聲音才能入睡。然后我就告訴莫老師,莫老師就問我:“為什么是女研究生?”(眾大笑)其實我也不知道,人家就是這么告訴我的。后來我想想,可能現(xiàn)在中文系里女生比較多,其實我們在座的有很多男研究生,你們一定也很喜歡讀莫老師的書吧? (眾皆稱是)你們看不只是女生,男生也是很喜歡的。
有一天,我們徐興無院長喝了酒之后,借用《左傳》里“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跟我講,老莫就是“立德”。我不曉得他當時,或者現(xiàn)在,心里想的老莫的“德”是什么。我想到的是《世說新語·德行》篇里的一段,有人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陳季方就回答說:“吾家君譬如桂樹生長在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落,下為淵泉所潤”啊,所以,“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結論是:“不知有功德與無也?!逼鋵?,這里說的“功德”,并不是一定要他做出多少驚天動地的事,就像桂樹一樣,他從內在生發(fā)出來的芳香,能夠傳播四方,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功德。我個人跟莫老師已經(jīng)共事幾十年,我覺得莫老師——我還是稱他“老莫”吧——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認認真真讀書,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寫文章。我們2004年的時候成立中國詩學研究中心,2005年出版了由老莫主編的中國詩學研究中心的???,前面有一篇序,序的最后,老莫是這樣講的,他說,一年前我們成立詩學研究中心的時候,沒有開什么發(fā)布會,沒有做任何的宣傳?,F(xiàn)在這套書編出來了,我們也不會做任何的宣傳,“只希望把它們靜悄悄地呈送到讀者的面前”。我覺得老莫的為人、為學,就像這“靜悄悄地”,這種“靜悄悄地”,雖然沒有聲音,但就像桂樹能夠散發(fā)出來的香氣一樣。尤其在今天,我覺得他的意義真的是更大。因為在今天,很多人已經(jīng)忘掉了蕭統(tǒng)在《陶淵明集序》里面所說的“夫自街自媒者,士女之丑行”;很多人也忘掉了太史公在他的《李將軍列傳》里面講到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我覺得《莫礪鋒文集》的出版,以及我們今天在這里開這個會,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在這一點上。
多少年前,老莫有了孩子,我就問他:“你給女兒起了個什么名字呀?”他說:“哎呀,我這個姓啊,什么好的詞都不好用,所以就叫莫杞?!辈灰饺藨n天。而我想提議一下,從今天開始,我們改一下,不要叫他“老莫”,叫他“莫老”吧。莫老,就是永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