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百忙中熬夜追完了《小歡喜》。
一方面是劇集拍得好看。有人說這部劇要是拍糊了就發(fā)配黃磊去《中餐廳》當大廚被黃曉明折磨,還好,觀眾都長出了一口氣:黃老師你不用萬里迢迢去意大利了。
一方面是想看到劇中人最后的狀況。高三家長該怎么做、孩子們高考戰(zhàn)績?nèi)绾?、方一凡藝考有沒有成功,都是關心的,但私心里更想看看方圓,這個失業(yè)的中年男,到劇終時,他有沒有找到新工作,是重新找了個單位上班,還是自己去創(chuàng)個賣花鳥魚蟲的業(yè);是繼續(xù)做老本行埋首于法律文書,還是做上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毫無疑問,方圓的人設是有觀眾緣的。在公司業(yè)務能力強,跟同事關系融洽;閑時養(yǎng)金魚逗蛐蛐、做飯做菜,生活樂趣無窮;在夫妻關系中,他是老婆奴,疼妻子、愛孩子,夫妻倆是劇中三對父母中最民主的,跟孩子的關系也是最親密和最輕松的。
在方家,看似暴脾氣的童文潔是一號首長,實際上隨和樂天的方圓才是主心骨,他的氣質(zhì)奠定了家庭的主調(diào),他是給這個家庭托底的人。
這樣的一個好同事、好丈夫、好父親,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同事、做朋友、做鄰居,很多小朋友也愿意做他的孩子。但是,具體到一個女人,就難說了。
做方圓這種男人的的妻子,開心當然是開心的。你發(fā)火了、難過了,他三言兩句就能逗得你破涕為笑,化負能量于無形。但遺憾的是,在升官發(fā)財?shù)牡缆飞?,他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種子選手:論升官,他比不過季勝利;論發(fā)財,他比不過喬衛(wèi)東。如果拋出一個“你愿意選三個男人中的誰做丈夫”的選擇題,估計答案還真的會很參差。
所以,就這一點來講,童文潔實心實意地愛著這個并沒有出人頭地潛質(zhì)的男人,不能不說是讓人寬慰和心生敬意的。她愛他,不在意其余;他失業(yè)了,她淡定地對他說:“沒事,你就歇著吧,我還有一份工資呢?!?/p>
并非個個心境散淡的男人都能有方圓這樣的待遇。
我常年的理發(fā)師小徐就是一個例子。他拿過不少專業(yè)證書,也在很多專業(yè)比賽中獲過獎,技術好,口碑好,跟顧客關系融洽,我的親身體驗是,每次理完發(fā),都是帶著一個滿意的發(fā)型和輕松愉快的心情離開理發(fā)店的。小徐的顧客很多專程從香港和廣州來深圳找他理發(fā),他每年的理發(fā)價格也在上漲,這大概能說明他的能力和位置每一年都在進步。當然,也沒有高到嚇死人的天價,否則我這樣的家常顧客就統(tǒng)統(tǒng)跑掉了。
總之,這是一個不斷進步,也深受顧客喜歡和尊敬的理發(fā)師。
但他的太太似乎不這么想。
小徐有一次和我聊,說起太太對他的不滿,“她在娘家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家境不錯,日子過得很好,嫁給我之后生活反倒不如從前了,有落差,所以時常有怨言?!?/p>
怨言的主要部分是太太覺得小徐野心不夠大,安于現(xiàn)狀,小富即安。小徐太太自己是開店賣服裝的,在生意上她一直很有野心,想掙更多的錢,讓三個小孩過更好的日子。但小徐就覺得現(xiàn)在這樣沒什么不好,工作收入穩(wěn)中有升,孩子健康快樂,自己每周休假時可以陪他們?nèi)ス珗@玩沙……生活嘛,總是一步步來的,著急有什么用呢?不如開心過好每一天。
我覺得不好評判,夫妻倆各有各立場,各有各想法,都可以理解,只不過彼此的期望有點錯位而已。我想了想,最終說了句正確的廢話:“做男人嘛,總要拼盡全力滿足老婆和家人的期望才對。壓力當然很大了,慢慢來,也別太為難自己了。”
還能怎么說呢。
有時候會想,那些對財富地位的欲望不夠強烈的人,真的沒有活路嗎?真的一個個到最終都不得不被逼著去掙錢,去出人頭地,變成一個自己并不想做的人嗎?
多年前在社交媒體看到有人在譏諷“那些一把年紀還沒紅的人”,說這樣的人如何辛酸落魄惹人嘆息,我當時就想問:那些一把年紀還沒紅的人,該去死嗎?
一把年紀沒紅的人,太多了吧。他們靠工薪活著,也遠遠沒有實現(xiàn)財務自由,他們有一些小興趣小愛好,但這些興趣愛好并不能為他們掙來財富和聲名。他們該怎么辦呢?他們就不配活著嗎?
《小歡喜》給了方圓一個臨時性質(zhì)的出路:他賦閑在家決定去開網(wǎng)約車掙錢,有一天搭載了一位電影配音導演,這位導演因為缺一個配音演員而急得上火,和司機方圓一聊,覺得會唱京劇、對配音那些事又有了解的這位師傅頗合適啊,就讓他去試試,沒想到這一試,方圓就成了配音間的常客,隔三差五能拿回一疊錢來……
這是比較理想化的結(jié)局了,方圓能憑自己的喜好掙到錢,工作時間還很靈活,沒事還可以給高三的孩子和懷二胎的妻子買菜做飯。在這里要夸夸編劇大人的柔善心腸,同時劇情也沒有像別的一些劇那樣走偏,沒有給方圓描繪一番更離奇的際遇,比如一下子就到大公司被委以重任什么的,或者不經(jīng)過司法考試就讓他當了律師。
像方圓這樣的一個人,開開車,配配音,做做飯,挺好。至于將來會有怎樣的更好的際遇,也很難說。而方圓和童文潔的兒子方一凡,這個跟他爹一樣每天有小快樂,但學習成績并不好的孩子,編劇也給了他一個平凡的出路:考上一所相對平凡的大學,去讀他喜歡的音樂劇專業(yè)。
看完想想,這部劇之所以如此火爆,大概就是因為,它給了每位劇中人各自一條相對合理又不乏善意的出路吧。這其實是給了觀眾一份安慰劑:一個正常的社會,總要給那些心境恬淡、欲望不強烈的人一條出路吧。
有句講句:很多女人之所以成為怨婦,跟她們的擇偶眼光,以及在婚后對伴侶的期望是有關系的。
如果想要一個有錢有名的伴侶,婚前就應該看清楚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至少要確認他有無你想要的這類潛質(zhì)。在做出選擇之后,如果對方真能滿足你的期望,官居高位或是賺得金山銀山,那你也得付出應有的犧牲,忍受對方有錢有名帶來的各種風險和不便,最輕的一點就是他可能一心撲在工作上,常年出差,不能照顧家庭,更會忽略了你的情感需求。這叫食得咸魚抵得渴。
如果希望有更好的家庭氛圍,那就去找一個像方圓這樣的男人。
對孩子的期望,同理。是希望孩子做一名學霸,能飛多高飛多高,能走多遠走多遠,還是希望孩子平凡但貼心,在身邊陪伴父母到老,這也是做老母親的一大課題。
但無論如何,對名利的欲望不強烈,不等于不需要在每一件事情上全情投入,付出努力。有太多貌似平凡的人生,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也是靠血戰(zhàn)得來。而一個公平、正直又不乏溫情的社會,不過就是容許一個平凡的人,通過他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他哪怕最渺小的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