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升
中國有千百名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實在算不得什么??伤鼈?nèi)粼谝黄?,就有毛澤東筆下“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千軍橫掃之勢。而蘇軾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又讓人垂涎三尺,頓生慕羨之意。地理、人文,一經(jīng)交融,在歲月中磨洗,便有了無盡的文化活力。
胸中若有丘壑,或可近一方文化之精髓?,F(xiàn)在提及的“嶺南”一詞,特指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三省二區(qū),亦即當今華南區(qū)域。漢朝以來,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形成獨特的“嶺南文化”,由“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于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為主,構(gòu)成了嶺南文化的主體。
五嶺橫亙,阻隔中原,嶺南文化曾封閉蒙昧?!妒酚洝分杏涊d:“南有五嶺之戍,外內(nèi)騷動,百姓疲敝。”然此地海路暢達,兩晉時期,嶺南海上貿(mào)易開始發(fā)展,唐朝設(shè)置廣州市舶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管理對外貿(mào)易的機構(gòu),“稀世之珍溢于中國”。唐玄宗時張九齡開鑿大梅關(guān),從此五嶺險阻變坦途,“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中原之聲教日近矣”。無數(shù)先民向南進發(fā),跨越“五嶺”,與原嶺南土著居民一起,促使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融合、共通,展現(xiàn)務(wù)實、進取、開放之姿。
《國家寶藏》第二季“花開嶺南,揚波海絲之路”廣東省博物館特輯中,從宋金項飾可見南宋時期海外貿(mào)易的繁榮;清乾隆農(nóng)耕商貿(mào)圖外銷壁紙中一百五十多個人物、五十余組生產(chǎn)生活場景,盡顯千年中華文化立命之本;金漆木雕大神龕則寄托著潮汕人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近代以來,嶺南文化得以爆發(fā),呈兼收并蓄、中西合璧、先鋒開路之勢??涤袨椤⒘簡⒊?、孫中山等佼佼人物,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等歷史事件,都與之密不可分。
歷史的車輪駛?cè)攵皇兰o,嶺南更是今非昔比,廣東已經(jīng)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蓄積千年的文化潛力,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一個曾經(jīng)被認為的“蠻煙瘴雨、流人所居”之地,最終化為物質(zhì)富裕、文化發(fā)達之域。
中華數(shù)十種不同地域文化,在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中,在風雨交加的時代轉(zhuǎn)折中,包容共生,相互扶助,延續(xù)千年中華文明。
燕趙的豪氣,三晉的智慧,齊魯?shù)亩Y樂,巴蜀的閑適,中州的文明,荊楚的倔強,吳越的閨秀,滇云的古樸……
多姿絢爛的華夏文明,自然離不開“嶺南文化”一脈,其人、事、物的前生今世在哪里,探尋一二,必有其樂。
(作者系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園丁學(xué)校初中語文老師)6CBB0DB1-B8E6-42B3-8AA3-92DD840CEC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