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坤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要“為了一切學生”。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關注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而忽視甚至放棄學困生。對學困生這個特殊的弱勢群體,我們教師應該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因材施教,為他們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要整體提高班級語文成績,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教師應適當采用樹立信心、激勵閃光、協(xié)同培養(yǎng)等策略轉(zhuǎn)化語文“學困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對策
語文學困生形成的因素主要與學習興趣、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有關。這些學生與同年級的大部分學生相比,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困難,需要特別關注和特殊教育措施進行補救。
一、深挖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通過對語文學困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再結(jié)合大量的事例,發(fā)現(xiàn)學困生在學習形成因素上主要與學習興趣、基礎知識、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有關。應對其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1.學習興趣缺乏
學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是因為對語文知識缺乏學習興趣,求知欲低,有些學困生,如果老師在堂上展示一些圖片或播放一些音樂,可能會暫時吸引他們注意力,但是一旦轉(zhuǎn)人文段的閱讀與感悟,他就立刻失去了興趣,一遇到困難,或者是一次嘗試失敗,甚至一看題目較長就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對學習產(chǎn)生畏懼心理。
2.基礎知識不牢固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由于學困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注意力不夠集中,積累的基礎知識少之又少,學困生基礎知識對現(xiàn)有學業(yè)成績影響最為顯著,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nèi)容達不到規(guī)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就造成了連續(xù)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拼音學不好,識字就差,詞語積累就少,寫話就成問題了,更談不上閱讀理解了。連鎖反應,惡性循環(huán)。形成學困生在“空中樓閣”的基礎上,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
3.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調(diào)查表明,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語文學困生跟不上的又一重要因素。有的學困生學習的自主性差,堂上要么講話,小動作不斷,要么走神發(fā)呆,不聽課,老師講課好像與他無關,一副事不關己的狀態(tài),每到提問,一問三不知;讀書不想開口,老師注視他,讀兩句,不看他不讀;課后作業(yè)書寫馬虎,應付了事;不會一概不聞不問;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就更不要奢望了??傊?,學困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積極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的行為傾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包括很多,如: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做筆記的習慣;課后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書寫工整的習慣;好問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認真觀察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而對于學困生可以從以下幾個簡單的方面入手:
1.培養(yǎng)學困生預習的習慣
通過預習,讓學生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的大概情況,可以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特別是學困生,原有的基礎較差,讓他們學新內(nèi)容會有一定的困難,他們會感到無從下手,從而也容易產(chǎn)生厭學心理。為此,預習對他們來說就尤為重要了。為了促使學困生也去預習,我們可以每一點都用量去衡量,不但當作業(yè)去檢查,并而且在堂上一一檢查落實,盡管學困生的預習在質(zhì)上與優(yōu)生相差甚遠,但起碼從量有所保證。有時甚至可以利用上課時間去預習,手把手地教學困生預習。其實,預習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他們對這種學習方式比一味地聽老師講課要感興趣得多,效果自然也好得多。
2.培養(yǎng)學困生聆聽的習慣
語文是一口語言學科,離不開聽、說、讀、寫。而聽是前提,只有愿意聽,善于聽,才可以說、讀、寫。而上課走神,聽不進去,往往又是學困生的通病,所以,要轉(zhuǎn)化學困生,首要是讓他們愿意聽、學會聽,聆聽是堂上最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學困生很難集中精神,所以我們可以用語言去鼓勵他們:請同學讀課文時,要求把讀錯或讀不好的地方用鉛筆點起來,然后匯報,看誰聽得最認真。找別人的錯處,學困生既容易做到,又嘗到成功的喜悅,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真聽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了。為了讓他們繼續(xù)聽下去,可以給予他們最多的關注,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不斷地反復提醒他們?nèi)ヂ牐捎枚喾N手段,激起學困生聆聽的欲望。
3.培養(yǎng)學困生讀的習慣
讀幫助識記,讀有利于積累,讀培養(yǎng)語感,讀讓學困生不易走神……學困生往往懶于開口,齊讀時,讀著讀著就停了,或者只動動嘴,精神不知跑哪去了,濫竿充數(shù)。所以堂上要盡量少一點齊讀,采用多種形式的讀。
4.培養(yǎng)學困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表明:書寫認真的學生,學習就認真,書寫馬虎的學生,學習也不會認真到哪里去。學習不穩(wěn)定的學生,書寫認真的那段時間,學習會明顯進步,書寫馬虎的時候,學習就退步。因此,對學生書寫從來都是非常嚴格要求的。我們要經(jīng)常在堂上指導書寫,把每課書中難寫易錯的字進行特別指導,首先明確這個字由什么組成,然后指導怎么寫,不僅是筆順,還有字的結(jié)構、形體都提點,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認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在要求學生一筆一畫去寫字的同時,自己也以身作則一筆一畫去寫字。
總之,在教學中,學困生的存在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客觀事實,作為教師,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注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就一定會讓學困生不斷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雷新鵬.農(nóng)村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及轉(zhuǎn)化策略[J].家長(上旬刊),2019(07).
[2]閔灃霞.淺析農(nóng)村小學語文學困生成因及提升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