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zhàn)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為此更好地解決貧困人口建檔問題,值得大學思考。
關鍵詞:精準扶貧;檔案;管理
檔案有著記載和傳承歷史的作用,精準扶貧工作的偉大成就,就靠扶貧檔案來記載和傳承??梢姡訌姍n案管理是服務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工作入手:
一、提高對精準扶貧檔案的認識
精準扶貧檔案是指在精準扶貧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社會和個人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數據等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精準扶貧工作涉及各級黨委、政府和多個承擔扶貧任務的相關部門、駐村工作隊,涉及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等廣大幫扶對象,涉及專項扶貧、行業(yè)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全局,內容復雜,載體多樣,數量龐大,是對精準扶貧工作客觀、真實、全面的反映,記錄了貧困縣摘帽、貧困村出列、貧困戶脫貧的全過程,是檢驗扶貧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是國家檔案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利用價值。是對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檢驗的一項極其重要的佐證材料,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都要高度重視,都應成立各極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組織,并負責精準扶貧檔案日常工作。檔案部門、扶貧部門做到既分工又協(xié)作,分別從自身業(yè)務工作出發(fā),探索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切入點。高度重視并統(tǒng)籌謀劃好,明確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任務,梯次負責,權責明晰。檔案、扶貧部門上下聯(lián)動,形成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一盤棋的局面,縱橫對接,上下連貫,整體推進。堅持前期準備統(tǒng)籌進行,總體安排統(tǒng)籌謀劃,政策規(guī)定統(tǒng)籌研究,工作落實統(tǒng)籌推進,形成組織上有保證、分工上有專責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機制。黨委、政府給予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添置必要的檔案設施設備,改善精準扶貧檔案工作條件。
二、加強基礎調研,確定工作試點
在實施精準扶貧進程中,因各鄉(xiāng)鎮(zhèn)、村產業(yè)規(guī)劃和建設內容的差異,存在建設進度和脫貧進程不一,文件資料的形成時間也先后不一等情況。檔案業(yè)務人員應主動介入,真正下到基層、下到農戶,廣泛深入開展精準扶貧檔案專題調研,加強對幫扶人“一幫一聯(lián)”、“一戶一冊一卡”工作的督促指導,掌握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的各類檔案資料門類及分布情況,對各個環(huán)節(jié)資料的收集、保管、電子數據化等進行全程指導,切實將精準扶貧工作前期基礎材料和相關信息收集齊全,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xiāng)有薄、縣有檔,四級層層收集材料,層層建檔,做到扶貧檔案資料收集完整、整理規(guī)范、擺放有序、標注清晰、查找方便、保管安全。做到科學、規(guī)范、詳實,實行分工責任制、單位責任制,將扶貧檔案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個人年度考核掛鉤,與單位的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充分發(fā)揮績效考評在扶貧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激勵作用,杜絕假數字、假佐證、應付了事等現(xiàn)象,確保扶貧檔案精準,經得起歷史檢驗。
三、強化業(yè)務指導,探索管理模式
檔案部門、扶貧部門應成立業(yè)務培訓指導組,對精準扶貧檔案工作進行業(yè)務指導,并派出干部親力親為幫助整理歸檔精準扶貧檔案,提出具體要求,加強對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對脫貧攻堅過程中產業(yè)發(fā)展的情況收集好照片檔案,確保精準扶貧檔案齊全完整、系統(tǒng)規(guī)范,全面、完整、真實記錄扶貧攻堅歷程,更好服務社會。堅持示范引領,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算好時間帳,迅速打造出一批資料齊全、建檔立卡規(guī)范的示范村,以點帶面推動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總結經驗,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精準扶貧檔案整理模式,為精準扶貧檔案工作提供借鑒。在工作過程中,緊盯檔案資料的原始性、唯一性、真實性,緊盯建檔立卡信息數據、時間邏輯關系的準確性,緊盯檔案資料表冊簽字、手印、落款時間的完備性,緊盯查閱利用的快捷性進一步密切配合,拓寬協(xié)調推進渠道和信息共享通道,多方式開展業(yè)務指導和督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精準扶貧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四、強化示范效應,規(guī)范建檔流程
結合創(chuàng)建示范點的前期工作經驗,對原整理方法進一步完善,嚴格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做好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精準扶貧檔案應按照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lián)網運行、數據更新等幾個步驟,將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列入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之中,檔案工作經費有保障。制定精準扶貧村檔案管理的分類方案、歸檔范圍、保管期限表,內容規(guī)范并有效執(zhí)行。精準扶貧村建立獨立的檔案室,配備檔案安全保管所需的檔案柜、檢索柜、空調、辦公桌椅和消防等設施、設備,并滿足功能需求,運行良好。精準扶貧過程中各門類檔案收集齊全、整理規(guī)范,并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配備計算機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建立建全各門類檔案目錄數據庫及全文數據庫,檢索工具齊全。實物陳列要反映出精準扶貧過程中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施策以及產業(yè)扶貧等方面的相關內容。
總之,精準扶貧檔案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既要符合檔案管理的法規(guī)制度,又要符合地方實際,不能脫離實際追求所謂的高水準、上檔次。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整個過程可追溯、可查詢、可評價、可問責,堅決防止少數地方、少數干部搞“填表脫貧”“數字脫貧”;以改進作風、優(yōu)化服務為主線,從檔案管理上減少繁文縟節(jié),堅決避免各種不必要的文件、報表、會議、檢查、考核等。優(yōu)化檔案工作安排,涉及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部署要求要科學合理、清晰明了,杜絕層層加碼,杜絕重復無效工作,杜絕“翻燒餅”,最大限度減輕扶貧干部的工作負擔。
作者簡介:
朱燕(1975.11-),女,吉林通榆,大學本科畢業(yè),副研究館員。現(xiàn)從事頂層檔案管理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