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澤曦
提起殘缺美,你會想到什么?很多人常以著名雕塑《米洛的維納斯》為例,稱它因斷臂而美,因之,給人無限遐想。可假若殘缺勝于完整,那歷代大師又何苦追尋完整之美呢?人們?yōu)楹我帽M贊美之詞去描述丟失了手臂的維納斯呢?
維納斯的“復活”
想要解開維納斯斷臂之謎,我們就必須回到當時的挖掘現(xiàn)場 探究竟,那是位于愛琴海東南方米洛島上的一個山洞。
1820年,有個叫伊奧爾科的農(nóng)民誤闖了進去,競發(fā)現(xiàn)里面散落著不少造型精美的大理石石塊,這極有可能是價值連城的古代雕塑,于是米洛島發(fā)現(xiàn)珍寶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最先趕到島上的是法國探險家迪蒙·迪威斯,他曾在日記里寫道:“洞里的雕塑極為生動,可見出自古代大師之手,尤其是還未清理的座女子塑像……她的四肢和軀干被分開擺放,左臂上抬,手握只蘋果,右臂下垂,好像挽住了衣裙?!?/p>
可見,剛出土的《米洛的維納斯》共分四塊:頭部和軀干、左臂、右臂,以及下肢和底座。也就是說這座雕塑本來是完整的,被分成四塊只是因為雕刻技術的限制。
今天,我們在盧浮宮欣賞這座雕塑時,還能發(fā)現(xiàn)維納斯左肩上有個大洞,右臂上則有 圈小洞,這些都是用來固定手臂的“機關”。古代的藝術家習慣用粗壯的鐵條來連接雕塑的上肢與軀干,以免它們因自重而裂開。其實,《米洛的維納斯》的連接工藝異常精巧,盡管軀干和下肢被分為兩塊,但藝術家通過衣褶和束帶裝飾使得整座雕塑連接得“天衣無縫”。
可惜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完整的雕塑了。1820年5月3日,迪威斯寫信給法國駐土耳其大使助理馬爾塞斯子爵,表示由于勘探船空間狹小,希望法國方面提供艘船讓他把雕塑運走,他自己正在尋求國內(nèi)買家。然而就在迪威斯乘著大船返航時,竟發(fā)現(xiàn)土耳其軍隊正在搬運這件珍寶,兩隊人馬旋即展開場大戰(zhàn)!雖然迪威斯最終贏得了勝利,但維納斯的雙臂化為了碎片……
維納斯的“身世”
這座雕塑“落戶”盧浮宮后,癡迷古代藝術的青年畫家奧古斯特·德貝迫不及待地沖進展廳畫了好幾張素描,并實地測量了維納斯的整體比例。從德貝的畫稿中,我們能看到維納斯橫突的左臂和寬大的底座,但它們后來為什么不見了呢?
如果我們了解點兒西方神話,應該知道維納斯是古羅馬神話中的愛神,她在古希臘神話中的名字是阿弗洛狄忒。因此,如果《米洛的維納斯》是古希臘作品,為什么要叫她“維納斯”呢?其實底座上的兩行古希臘語銘文已揭示了維納斯的身世:“這是奧斯龍?zhí)睾恿饔?,安提阿城之子,亞歷桑多斯之作?!币簿褪钦f,這座雕塑有可能是古羅馬時期的作品。而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米洛的維納斯》由古希臘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所作。
因為對這座雕塑“殘缺之美在于任人遐想”的宣傳,大批藝術家紛至沓來,想要探尋維納斯斷臂前的真實造型。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維納斯的復原設計,甚至有人想把她設計成“藝術家保護神”的形象,為她添上雙畫畫的手。盡管維納斯修復方案干奇百怪,但總能做居新聞頭條的位置。這些稱贊《米洛的維納斯》因殘缺而美的人,也許只是覺得維納斯像芭比娃娃那樣任人打扮。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殘缺何以美麗?
其實,歷史和藝術絕非任人擺布的玩物,它們的美在于其本身就是美的。那位趕著去寫生的德貝回到家里就研究起了雕塑的比例,并和那些真正熱愛藝術的人一同發(fā)現(xiàn)了這座雕塑的造型之美。
從頭頂?shù)蕉悄毜拈L度和從肚臍到腳的長度之比正好符合黃金比例分割,約為0.618:1。而那兩條丟失的手臂,防止了我們注意力的分散,讓我們更聚焦于她傲人的身材。
另外,她側向右邊、邁出 步的姿態(tài)極具動感,整體造型也完美地符合人體結構,足以稱得上杰出的雕塑作品。
現(xiàn)在,讓我們再仔細想想“殘缺何以美麗”的問題吧!《米洛的維納斯》之美,難道不是因為即便殘缺也難以撼動本來的美嗎?就算裂成碎片,維納斯仍是美的,因為只有渾身上下浸透了美感的藝術品才是杰作。也正因此,美不會因創(chuàng)作者的名聲而增加或消減,它一直在那里,只有明眼人才看得清。
小意粉們,每年的12月3日是“世界殘疾人日”,所以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告訴你們什么才是真正的殘缺之美:那就是不畏身體殘障,依然認真、頑強、勇敢,甚至比健全人更認真、更頑強、更勇敢地生活的精神。那種不向命運低頭的堅忍,才是人性中最光輝璀璨的部分!因為它向我們證明了殘缺和厄運遠不足以磨滅人的意志、動搖人的決心、否定人與命運抗爭的高貴和偉大。
請關愛那些殘障人士,但更要尊重他們頑強的背影!
《天使在等待》(左圖上)本是藝術家為剛出生的女兒創(chuàng)作的玻璃藝術作品,因展出時被孩子扯斷,改名《折》(左圖下)這件燒制工藝很復雜的藝術品就像維納斯那樣“斷臂”了,真令人痛心。我們在博物館或美術館參觀時,一定要保護、愛惜展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