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睿一
“我喜歡跟我筆下的角色玩,看他們在困境下怎么翻身?!?/p>
這句話來自K.J.帕克早年的一篇訪談。史詩奇幻作家差不多都有這愛好,把架空世界當成沙盒,把里面的小人當玩具。偏偏有一群讀者就是喜歡圍觀,一邊嘶吼四十米砍刀招呼作者,一邊悄悄期待著作者再發(fā)幾碗盒飯……
《鋼之色》系列三部曲創(chuàng)作于九十年代。按照上面的行業(yè)標準,那時的K.J.帕克還是挺善良,幾乎所有角色都活到了完結篇。但這不代表老爺子心軟:畢竟他已經(jīng)燒了一座城,糟蹋了一座小島,還活著的小人們也即將迎來最后一輪游戲。
01 “你只需要拿把大錘子狠狠地敲就行了?!?/p>
除了搭建龐大的帝國之外,帕克還在《甲胄之殤》里特別設立了一個機構:驗甲所。所有盔甲被送到這里,都要遭受毀滅性的錘打,等驗甲師扶著下巴翻撿碎片,選出合格的批次。這個隱喻反復出現(xiàn),有種圖窮匕見的意思。到了小說后半部,我們會一一發(fā)現(xiàn)哪些人物有資格繼續(xù)玩,哪些是一錘子下去就報廢的次品。
老實說,單靠分析角色很難預測他們的命運。帕克筆下沒有大英雄,也沒有大惡人。他的沙盒里,沒人會對正邪大戰(zhàn)感興趣。這在洛雷登一家人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他們互相傷害又互相利用,完全不覺得這么做有問題。唯一有清晰是非觀的是我們的主角巴達斯·洛雷登。但諷刺的是,整個三部曲殺人最多的就是他,最恐怖、最殘忍的一樁謀殺也出自他手?!豆Α纷詈竽巧駚硪还P,大概帕克玩得超開心吧。
02 真正收人頭的兵器
除了劍、弓和盔甲之外,“元理”這個東西從系列第一部開始就不時出來串個場。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元理其實就是魔法,把能夠影響元理的人稱為“巫師”沒有半點毛病。但這個世界似乎只有一小撮人信這個,就連致力研究元理的城邦學院和沙斯特基金會,也把它當成自然科學,把學者們當成形而上的哲學家。這是這些小人的另一個特點:看不清又愛瞎搗鼓。處理起俗務來精明知機,面對一看就是大Boss的力量卻傻大膽。為達目的不惜洪水滔天。
于是,從主角巴達斯被外甥女詛咒開始,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只要入了這個局,直接或間接擺弄過元理,現(xiàn)在都得祈禱自己命夠硬?!都纂兄畾憽防镉幸痪浜苡幸馑嫉脑u論:悲劇使人高貴,而大部分人其實沒資格活成悲劇。他們的歸宿是廢品堆。然而這不見得是壞事。從帕克的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出,這群通不過檢驗的人其實有著最強的生命力。指不定哪天,老爺子就會撿起幾片殘骸,捏出另一群鮮活的小人,成為帕克架空世界的底色。
03 總有一款盒飯適合你~
西方史詩奇幻似乎特別喜歡這種家族故事,這大概和他們的王朝延續(xù)有關,繼承人拐彎抹角總能沾到某個古代王族的血脈,這和中國很不一樣。亭長劉邦、寄奴劉裕這些名號叫起來一點也不違和。我們早就接受了路人混混翻身做主角的設定,但西方不行,那邊是真正的小圈子游戲。比如星球大戰(zhàn),銀河帝國的事天行者一家子親戚基本包圓。本書作者帕克創(chuàng)造的這個世界也是這樣。
《鋼之色》中,佩里美狄亞圍城戰(zhàn)成了洛雷登三姐弟勾心斗角的游樂場。尼莎要躲避債務,巴不得草原人毀掉城池。高戈斯想把弟弟放在身邊,英勇殉職可不行。《弓之力》中的高戈斯在思科納浴血奮戰(zhàn),但實際上弟弟的復仇和姐姐的背叛才是主線。到了《甲胄之殤》,三部曲的結束意味著三姐弟的故事也將走到終點。其實,按照元理本來的走向,巴達斯在《鋼之色》的最后就該犧牲的。一份該發(fā)的盒飯沒發(fā)出去,總會發(fā)給另一個倒霉蛋接著。哈哈,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