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二年,為諫止廢后一事,范仲淹第二次遭貶睦洲。與他一起被貶的,還有因貪贓枉法被朝臣彈劾的吏部侍郎王辟之。到睦洲后,范仲淹的生活起居都得到當(dāng)?shù)毓賳T和百姓的照顧,因此,遭貶的日子,范仲淹并不辛苦。而王辟之則截然相反,不但出門遭人白眼,就連以前他提拔的那些睦洲地方官,也沒一個人前去看望他。
一天,范仲淹和王辟之在大街上相遇,各自說起眼前的生活。王辟之長吁短嘆,抱怨自己曾經(jīng)幫過忙的地方官,見自己犯了事,迫不及待地與自己劃清界限。發(fā)完牢騷,王辟之對范仲淹的狀況羨慕不已:“我們都是從京城來的,為什么大家對你好而不待見我呢?”范仲淹笑笑說:“現(xiàn)在幫助我的這些人,他們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就因為他們德才兼?zhèn)?,?dāng)年我才有底氣推薦他們。如今,他們感念我當(dāng)年的知遇之恩,自然要報之以李了。而你就不一樣。想當(dāng)初,你在吏部為官時,有權(quán)有勢,哪一個不是對你畢恭畢敬。他們?yōu)榱饲蟮蒙w,不惜討好奉迎你,甚至花重金疏通于你。而你,根本沒有甄別他們?nèi)似返膬?yōu)劣,就幫他們達(dá)成升遷的心愿。種桃李者得其實,種蒺藜者得其刺。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交友抑或用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道德之弦。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