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文 劉銀銀
摘要:在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多方面發(fā)展的當今社會,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本身的訴求正在不斷產(chǎn)生改變,學生的身體素質被極大的重視起來。另外,由于近年來的“國學熱”,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無數(shù)部分的重視程度被逐漸提高,但跟多教師卻由于沒有好的教學方法而犯了難。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好武術這一部分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jù)個人教學經(jīng)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武術;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很多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時,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簡單的要求學生做出相應的武術動作。但實際上,武術運動注重內(nèi)外兼修,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武術運動本身的重點之間產(chǎn)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教師要在進行武術教學的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做出相應的改變,讓學生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逐漸感受武術的精髓,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武術的學習任務。
一、做好前期準備
教師只有在正式開始武術教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武術學習。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制定擁有較強可行性的教學計劃。并能夠根據(jù)當前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方面因素,對自身的教學設計不斷完善。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教學切實掌握動作要領、掌握教學重點與難點,最終能夠行云流水的完成整套教學動作。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擁有較強的業(yè)務水平與專業(yè)素質,能夠通過正確的示范,讓學生感受武術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模仿欲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選擇幾名身體素質較好,或有武術功底的學生擔任自己的助教,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輔助教師完成武術教學。另外,在現(xiàn)行的體育教材中,設計武術的內(nèi)容相對較少,不足以形成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教學。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內(nèi)容適當?shù)倪M行填充與完善,讓學生能夠享受到完整的武術學習過程。不僅如此,也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在難易程度的選擇上,盡量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動作套路,不讓學生因為完成動作過于困難而失去積極性,也不讓學生因為覺得動作過于簡單而失去挑戰(zhàn)性。
二、豐富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示范與重復,對武術套路進行分解,從而給予學生充分的消化吸收時間,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同時,也可采用互動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記住每個動作的名稱,教師通過打亂動作順序的方式,讓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口令完成動作,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名稱與動作對應起來,從而便于學生更加完整的完成整套動作,增加了武術課堂的趣味性。此外,教師,也可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之中更快的掌握動作要領。
例如,在進行“一路長拳”的教學時,教師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即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第一階段中,教師在簡單講解“一路長拳”的形成歷史、動作要領等內(nèi)容后,即可帶領學生通過分解教學與互動的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掌握“一路長拳”中每個動作的做法與注意事項,讓學生在這種模式的教學下,感受到學習武術的樂趣。在第二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能夠連貫的完成整套動作,并逐漸對學生動作的連貫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讓學生的動作更加行云流水,教師即可通過小組教學的形式,讓學生互相監(jiān)督,互相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更大的進步。
三、重視基礎教學
我們都知道,不論什么科目的教學,都離不開基礎教學,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更是如此,脫離了基礎教學,武術教學則會像“空中樓閣”一樣,非常不牢固。因此,教師要將基礎教學重視起來,讓學生擁有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的完成武術動作,提升學生的武術技術水平。當然,基礎教學不僅僅包括基礎動作教學,更包含了教師在每節(jié)課中為學生安排的運動量。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身體承受能力,讓學生確實在武術運動中得到鍛煉,不讓學生因為過度運動而造成過度疲勞,甚至因運動量多大而造成受傷的情況。讓學生在進行武術運動的過程當中逐漸提升身體的協(xié)調性、柔韌性等。
例如,在進行“五步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首先要掌握完成“五步拳”的基本動作以及其動作要領,從而能夠更好的加強學生的基礎動作教學,在開始正式的教學前,教師可適當帶領學生完成一系列的熱身動作,讓學生進行彈踢、掄臂運動,讓學生初步掌握“五步拳”中需要大量使用的基本動作,為武術動作教學打好基礎,這樣一來,教師接下來的分解動作教學便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由于初中階段的武術教學并不要求學生學習的非常深入,因此,其運動量較小,為了增大學生的運動量,教師可適當?shù)脑谖湫g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些使用武術動作完成的教學游戲,適當增加學生的運動量,讓學生更好的得到鍛煉。
四、貫徹武術精神
前文中曾經(jīng)提到,武術運動本省強調內(nèi)外兼修,所謂內(nèi)外兼修,即是要求學生能夠在完成武術動作的同時,感受到武術的魅力、感受到武術的特征、感受學習武術的好處,從而調動學生對學習武術的積極性,不讓武術教學變成死板的“廣播體操式”教學。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即可讓學生觀看武術運動的相關視頻,從武術動作的“輕重緩急”中體會節(jié)奏的變化,感受不同武術種類的不同氣勢與韻律。
例如,在進行“武術操”的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如何讓學生更快速的學會“武術操”的整套動作,還要考慮學生能否將“武術操”的整套動作完整、連貫的做下來。在學生能夠完整、連貫的完成“武術操”的整套動作之后,教師就要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的動作擁有武術的美感,體現(xiàn)武術“內(nèi)外兼修”的精神。通過向學生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武術操的標準做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進行體會與感悟。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體育武術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充分的做好教學的前期工作,不斷對自身的教學設計進行完善,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為學生帶去更加精彩紛呈的課堂;其次,教師要豐富教學方法,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應不同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要求,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較大的武術技術提升;第三,教師要重視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武術套路中的基礎動作,并對學生的運動量進行適當?shù)恼{整,讓學生確實能夠在武術運動中獲得鍛煉;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貫徹“內(nèi)外兼修”的武術精神,幫助學生做到“星神兼?zhèn)洹薄?/p>
參考文獻
[1]張璐. 蘇州市姑蘇區(qū)直屬初中武術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和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7.
[2]薄華龍. 南京市主城區(qū)初中武術教學現(xiàn)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姓名 張化文;出生年月1987.5;性別男;籍貫 安徽省亳州市;所在單位亳州學院附屬學校;職稱 一級;研究方向 民族傳統(tǒng)(武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