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團
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萌發(fā)靈感;還能使我們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然而,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的傾聽能力卻不容樂觀。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學生傾聽的現(xiàn)狀
在我們的課堂上曾頻繁的出現(xiàn)過這樣一些鏡頭:課堂上,小手如林,孩子們踴躍發(fā)言,氣氛很是活躍。一個孩子的發(fā)言還沒有結束,其他同學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我來,我來”的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他們都只顧著自己表達,而沒有傾聽別人的發(fā)言,以至于一再重復別人的發(fā)言。
在我們的課堂上還曾頻繁的出現(xiàn)過這樣一些鏡頭:當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頓時,滿教室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有的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其余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有的小組中的學困生則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組意見不一致,但在討論時不是以自己的理由去說服不同意見的同學,而是爭吵不休。
在課堂上,常常有這樣的學生: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學們在回答問題,他思緒飛揚,心兒早已飛出課堂;做作業(yè)時,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強調,他根本沒聽進去,依然我行我素。
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導致了學生數(shù)學學習效率的低下,而且也違背了全員參與的原則。怎樣引導孩子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認真傾聽,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我們目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解決的策略
傾聽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就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歷,我認為應從下面幾點進行培養(yǎng):
⒈ 講明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是一種有意識、主動的聽。由于學生年齡小、心理發(fā)育并不成熟,要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我們不能靠硬性灌輸,應在和諧的氣氛中滲透。在教學時,我總是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聽明白;聽是尊重別人,聽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用心;老師欣賞積極發(fā)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
當然,要讓學生理解傾聽的重要性,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明白,要靠我們教師耐心的引導,利用平時一切可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從體驗中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2.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學生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未必就懂得如何傾聽了,因此我接著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做才叫傾聽。
(1)聽同學發(fā)言時,要求學生眼睛看著發(fā)言同學的臉做到神情專一,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想法一致時,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贊同,要讓學生明白聽別人講話,不是只聽“熱鬧”,而是帶著問題去聽。
(2)把話聽完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學生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fā)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后再發(fā)表,這樣既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又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強化訓練,培養(yǎng)傾聽能力。
傾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素質。它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不斷提高與完善的。我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主要通過以下四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
(1)聽辨法。
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則等編成判斷題,由教師口述題意,全班學生用手勢表示“對”與“錯”。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的鞏固練習中,我讓學生認真聽,仔細判斷,看誰的耳朵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兩倍,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兩倍;梯形的面積是9平方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8平方米;梯形的面種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蓖ㄟ^這些判斷練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辨別、分析、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個學生必須認真聽才能正確的判斷。這在無形中,就加強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2)聽算法。
計算是數(shù)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做到每天堅持3分鐘的口算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口算練習中,我不但進行視算練習,還時常穿插聽算練習。這樣既改變了單調的練習模式,又有利于激發(fā)練習的興趣,同時也逐步提高了學生的聽力。通過聽算,使學生明白,我們不但要學會算,更要注意聽,只有聽清楚,才能算正確。
(3)轉述概括法。
“學會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發(fā)言要用心,要細心。另一層意思是要“會聽”,要邊聽邊想,思考別人說話的意思,能記住別人講話的要點。因而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轉述概括別人的發(fā)言,在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如在小組合作交流時,要求每個學生發(fā)言時,先說出前面發(fā)言同學說的內容,并對聽來的內容進行評價,然后再講清自己的觀點。這樣讓學生轉述別人的發(fā)言,逐步學會抓住別人講話的精髓,達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從中得到啟發(fā),達到觸類旁通,學會傾聽。
另外,老師每次布置作業(yè)時,只說一遍,要求學生認真聽。然后請聽得不夠專心的同學轉述一次。如還不清楚,再請一位同學轉述。這樣要求學生轉述顯然很費時,但對于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卻很有幫助。
4.利用評價,讓學生學會傾聽
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通過課堂評價加以強化訓練。這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進行有效學習所必須的條件。在知識的重難點、關鍵處,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時教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既“誘”又“哄”就是不奏效,學生還是各顧各,課堂猶如一盤散沙。就如前面提到的現(xiàn)象,這樣的課堂效率低下。因此,課堂上的“傾聽”習慣是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的,而課堂的評價在這里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如“這么一點小小的區(qū)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了不起!”“你聽得最認真了,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呀!”“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幫了他的大忙!”……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效果。
高效的課堂不但要鼓勵學生“愛講”,而且要引導學生“會聽”“善聽”、“多思”。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每節(jié)課都能有意識的進行訓練,使學生有效的聽講,就一定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