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班會課是學生德育的主要陣地。學生通過班會課,不斷明確并實現(xiàn)班集體的奮斗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為達到這一理想的教育效果,學生對于班會課的參與就成為了班會課德育的前提。因此班主任在設計班會課時,就必須要考慮到班會課的生動性了。
關(guān)鍵詞:班會課程;生動性;德育性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中小學德育工作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作為德育活動課重要形式的主題班會課,如何審時度勢,與時俱進,與新課改一同成長,尤顯重要而迫切。目前許多學校班會課的開展不夠理想,許多時候都是流于形式,學生對班會課也沒多大的興趣。因此,班會課程的生動有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故本文力圖結(jié)合班會課程的生動性,以提高學生對主題班會的參與,從而提高班會課程德育的實效性,以期對班級建設的建設有些許借鑒意義。
一、關(guān)于班會課的認識
關(guān)于主題班會的認識,我們首先要明確主題班會是不是課程。從概念上說,有學者指出主題班會是在班主任的主導下,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為解決班級或?qū)W生成長中存在的教育問題,圍繞某個主題而實施的班級活動。也有學者認為,主題班會是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班級成員共同參與的具有明確的教育目的、靈活的教育時間、嚴謹?shù)膬?nèi)容設計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無論如何認識,班會的設計都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班會要達成的德育意義。
二、班會課的主題是生動性班會的關(guān)鍵
主題是班會的中心,只有選好主題,才能開好班會。班會主題要有針對性,要體現(xiàn)學校和班級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班主任必須要了解本班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即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及班級存在的主要問題,選擇那些具有啟發(fā)性、對學生思想情況起潛移默化作用的主題來組織班會活動。因此,班會課的主題就是班會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主題的選擇,首先,要能讓學生感興趣,適應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其次,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可以讓學生有多種方式表達的機會;再次,要有一定的深度,能逐漸體會;最后,要與時代、學校、班級的當前的情況緊扣,體現(xiàn)時代性與特殊性。唯有如此,班會的主題才更具有針對性和教育性。
班會課的主題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客觀實際,具有針對性。具體來說,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階段及身心特點,思想發(fā)展的脈絡,結(jié)合社會、學校、家庭,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多方搜集題材,進行比較、選擇、提煉、策劃、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對本班的班集體進行深入調(diào)查,了解本班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學習風氣、輿論導向、班風學風和存在的哪些問題。班會課做到有的放矢,德育工作的開展就更高效。
三、班會課的形式是學生參與的重要手段
傳統(tǒng)班會課的形式主要注重于“會”,即開會。班主任會在班會課上更多地以會議的形式點評班級學生一周的行為規(guī)范表現(xiàn)情況,或是把班會課用于討論班級的各方面事務性工作,也會有班主任把班會課作為傳達各種通知的平臺。所以,傳統(tǒng)模式下,學生難以參與以“會”為形式的班會課,因而提不起興趣參與班會課,對于借助班會課來發(fā)揮德育的作用就無從談起。要提高班會的生動性,就需要跳出傳統(tǒng)的班會課堂,調(diào)用學校一切的優(yōu)勢教育資源為班會課的開展服務,學校的實驗實訓基地、藝術(shù)教室、跳操房、籃球場、閱覽室、電腦房、心理咨詢室等場地均可作為開展班會課的教育資源,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生體驗的不同需求來設計和申請不同的上課場所,并利用這些優(yōu)勢資源把體驗式教學運用在班會課的設計、講授、互動、討論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融合情境體驗、合作體驗、角色體驗、交互體驗、現(xiàn)場體驗、游戲體驗等多元化的形式開展主題班會課。
四、善于總結(jié)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主題班會結(jié)束后,班主任要及時研究反饋信息,總結(jié)成功經(jīng)驗,吸取失敗教訓,為下次班會提供經(jīng)驗。同時,班主任也要了解班會的作用與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最終引導學生將班會成果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去。例如,在召開完《你為班集體做了什么》主題班會后,我會及時表揚那些關(guān)心集體利益,為集體做了好事的學生;對于表現(xiàn)差的學生,則批評指正,這樣,主題班會的成果就能發(fā)揮出它的實效。再如,在召開完《相信自己》班會課后,哪位學生上課積極主動發(fā)言的次數(shù)多了、哪位學生的作業(yè)進步了、哪位學生的成績有了一點提高,我都會不失時機地在班里進行表揚。這樣做,一方面是對學生良好行為進行強化,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其他學生深化認識,利用他們的從眾心理,將認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從而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而且,在每次班會結(jié)束以后,我都會詳細地記下班會的整個過程,記下學生成長的每一步。
綜上所述,從廣義課程來說,主題班會活動是學校整體教育實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教育載體,其在學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從狹義學術(shù)課程意蘊來說,主題班會活動具有學校教育課程的主要特征,學校教育實踐應認知并實踐主題班會活動的課程倫理。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與學校教育的學科課程比較來說,主題班會活動是活動性課程,其活動實踐具有校本化的、體驗式的、探究式的、游戲式的、生活沖突式的等特征。
參考文獻
[1]陳春艷.淺談主題班會的功能作用[J].華章,2012.
[2]白喜彥.華顏玲,彭立勃.淺析主題班會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6(8).
[3]宋曉慧.淺析主題班隊會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文摘版,2016(7).
[4]韓東升.“我聽證、我參與”主題班會活動設計[J].廣西教育,2017(17).
(作者單位:防城港市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