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禮留
摘要: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在初中階段教育中,素質教育已經(jīng)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班主任工作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德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學校工作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僅僅將文化知識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能算是一位好的班主任,因此學會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并對其開展有效的徳育教育,才能成為新時代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因而班主任落實德育工作時掌握更有效的策略,則影啊著德育工作開展的進程與最終結果。
關鍵詞:德育工作 , 以人為本 ,家校聯(lián)動 ,生活化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由于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育和認知能力都尚未成熟,且無法分辨事物的好環(huán)和對錯。對這個階段的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班上任作為這項任務的主要承擔者,作為班級教學與活動的組織者,也是管理者,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組織與管理理級的過程中,更多是扮演著學生精神的引導者,對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且目前德育工作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系著學生將來的發(fā)展,關系到教育的本質和初心。因此本文嘗試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親身感悟,探究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對當下班上任德育工作的落實提出幾點有效策略,希能夠為班主任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定有價值的借鑒。
一、要堅持以自身為楷模 ,為學生樹立良好典范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動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因為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切實認識到這一點,努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典范。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和培養(yǎng)情緒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對他們的影響最大。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身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信服。樹立好榜樣,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典范。
二、要做好家校聯(lián)動,架起德育教育的橋梁
學校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家庭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請家長輔助學校做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要及時向家長匯報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和思想狀況,這不僅可以有效彌補雙方教育的不足,還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身心成長。德育教育的相互作用,并不是要班主任費盡心思去對一個學生進行說教,而缺乏家庭的配合教育。因為每一個學生的不良行為都會通過學生的學校表現(xiàn)來反映家庭教育的情況,通過初中生的學校的各類表現(xiàn),加強家校的溝通和交流,可以盡快從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他們的家校之間的德育問題,做好家校聯(lián)動,為德育工作系好溝通的紐帶。
三、要堅持以人為本,用愛灌溉德育之花
有人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睆牡掠逃默F(xiàn)實生活中看,教師對孩子們懷有赤誠之心,孩子們經(jīng)過親身觀察和體驗,真正看出了老師對自己真誠的愛護,就會敞開心扉,樂意聽從老師的教誨。因此在落實德育工作時,堅持以人為本,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德育工作才會更好的開展和落實。為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真心真意的看待每一個學生,才是德育工作的初衷,才是教育的本質和初心。例如: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尋找德育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策略。
1、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加強對每一個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班主任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用真誠的愛滋潤每一位孩子的心靈,這才是德育的初衷和教育的本質。
2、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要努力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要放下師長的架子,深入學生群體之中,把自身置于和學生平等的地位,真正把學生當做獨立的個體,嘗試和學生做朋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耐心傾聽學生內心的疑慮和困惑。切忌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對學生隨意發(fā)號指令,這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厭惡,正確的做法是和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多以商量的口吻和學生交談。德育工作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關愛的生命之橋。
3、班主任在德育過程中,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有人說:“自尊心是進取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也是我們工作的細節(jié), 我們當班主任的更應該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進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孩子難免會有做錯事的時候,犯了錯誤應該受到批評在批評時,要用一些鼓勵的辦法,用放大鏡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先肯定表揚其優(yōu)點,誠懇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點燃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的火焰。
四、要堅持教育生活化,讓德育工作深入人心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要把德育工作和學生平時的日常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首先,班主任要在初中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中開展德育工作。 對初中生而言,雖然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主要生活空間,但絕不能忽視其他生活空間對初中生德育的影響。為此班主任要加強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間的教育聯(lián)系,讓初中生在不同的生活空間中保持統(tǒng)一的德育目標。其次,除了利用在學校生活中對初中生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更要聯(lián)系學校所處的家庭、社會環(huán)境進行社會德育,例如,利用班會活動開展孝敬父母的教育,開展學雷鋒活動等。
總之,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初中生在各種生活中的道德事件,開展隨機教育。德育教育生活化,并不是要班主任費盡心思去設計“德育事件”,而是通過仔細觀察學生的道德表現(xiàn),在平時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他們的德育問題,確保德育真正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五、要加強理論學習,為德育教育添磚加瓦
教師德育理論水平不高,不能緊跟發(fā)展需要,這是中學班主任普遍存在和面臨的問題,由于缺乏德育理論做基礎,會導致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不知所措。因此教師德育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前提和保障,所以教師首先要實現(xiàn)自身德育觀念的轉變和理論水平的提升,真正站在理論的基礎上開展德育工作,切實樹立全新德育觀,努力學習最新德育理論知識,豐富自身理論儲備,同時還要利用工作之余,加強學習,廣泛涉獵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書籍,這有助教師從更深層面去了解和把握中學生的心理,進而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班主任必須轉變傳統(tǒng)德育的觀念,不斷學習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在生活中進行德育實踐。
總之,初中階段的德育工作非常繁瑣,并不是一言兩語就能成為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師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添磚加瓦,為教育事業(yè)上耕耘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檀傳寶.浪漫:自由與責任-檀傳寶德育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朱宗華、呂軍紅.以人為本視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