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
南京長江大橋于1960年施工建設,1968年通車,這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國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脈。1960年,南京長江大橋以“世界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2014年7月,南京長江大橋入選不可移動文物。
1959年4月,任發(fā)德從大橋局首任局長彭敏的手中接到了一紙密令——去南京。 任發(fā)德此行的任務是拍攝南京長江大橋選址地地形地貌和水文環(huán)境的相關照片,為建橋“打前哨”。
1953年4月1日,時任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成立武漢大橋工程局,負責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與施工。作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新中國建造武漢長江大橋時一沒有相關建橋經驗,二沒有樣板可以借鑒,所以一邊施工一邊實驗,“摸索著前進”。
為了“保存資料,記錄技術,給后人總結經驗”。時任武漢大橋工程局首任局長的彭敏決定設立攝制組。由于拍照、攝影是為了技術總結服務,在建設南京長江大橋時,在建橋總預算里,國家特意批了30萬元的電影攝制費。當時一個大學畢業(yè)生月工資才39元錢。30萬元,可以組建一兩個很像樣的電影制片廠。
任發(fā)德曾下到60米深的沉井底部去拍攝。橋墩深入巖層,吸泥機不停地將淤泥吸到地面,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這給任發(fā)德極大震撼的同時,也讓任發(fā)德堅信南京長江大橋的質量堅如磐石。特殊的身份還讓任發(fā)德具有調動設備的特權。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為了拍攝大橋的全景照,任發(fā)德曾調動了當時全國唯一的一座高度有七八十米高、75噸重的大吊機進行俯拍。拍攝南京長江大橋夜景時,甚至還調動了南京軍區(qū)防空部隊3個探照燈、一個排的兵力,提供夜景照明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