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久昕
1958年11月初,18歲的雷鋒被鞍鋼錄用,從湖南前往鞍鋼途中,在武漢停留,參觀長江大橋留影。面對雄偉的長江大橋,雷鋒曾感嘆大橋所用鋼材之多,表示到鞍鋼要好好煉鋼,為國家煉更多的鋼。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武漢長江大橋1955年9月開工,全長1670.4米,橋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8個(gè)橋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鉆孔法”,這是由我國橋梁工作者所首創(chuàng)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著我國橋梁工作者的卓越智慧和精湛的工藝。
1957年10月15日,5萬人在大橋兩岸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鐵道部部長滕代遠(yuǎn)在典禮上發(fā)表講話,指出:“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在我國橋梁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它標(biāo)志著我國橋梁工程技術(shù)水平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高?!?/p>
? 2017年10月,是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60周年。60年來,任憑風(fēng)吹雨打,大橋未傷筋動(dòng)骨,24805噸重的鋼梁無彎曲變形,8個(gè)橋墩表面無一裂紋,可承受6萬噸壓力,可抵御每秒10萬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100多萬顆鉚釘無一松動(dòng),全橋無變位下沉,可抗八級地震和強(qiáng)力沖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