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若水
飽經(jīng)滄桑的屋檐,斑駁頹敗的墻壁,靜靜地蟄伏在故鄉(xiāng)的晨昏中,簡潔而樸實地演繹著普通人的生活。
走進(jìn)巷子,便有一股淳樸的生活味兒迎面而來。鄰里間經(jīng)常串門,缺了油鹽醬醋就向鄰居來討要,給的從不吝嗇。遇到天氣不好,家里沒人,晾在房頂上的糧食,自會有鄰居穿了房檐過來幫助收好。孩子放學(xué)后沒人看管,左右鄰居也自然會幫著照看。
巷子是安靜的。粗壯的古槐和葳蕤著紫色花朵的梧桐點綴在小巷深處,就是在夏天的正午,也有一種自然的清涼和宜人的靜謐。三兩老人,在巷中擺出躺椅,有一搭沒一搭地?fù)u著蒲扇,用故土鄉(xiāng)音拉著長長的家常。有心靈手巧的女人,扯一把竹凳坐在樹蔭下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織毛衣,臉上總掛著溫和的笑靨。
這份寧靜通常會被奔跑其中的孩子們打破,他們分作兩撥,男孩踢球,女孩踢毽子。賣糖瓜的人過來的時候,兩撥會迅速并作一撥,團(tuán)團(tuán)圍住,看著盛在竹籃中的糖瓜,饞貓一樣。賣糖瓜的麻子便會慫恿我們,去找自己的父母要錢來買,我們偏不上當(dāng),聚在一起大喊“麻子饞,麻子奸,麻子的糖瓜是苦蛋;滾了油,和了面,回家一看成破爛”,然后,哄的一聲散開。
某個午后或是黃昏,會有悠長的吆喝聲在小巷響起。磨剪子、戧菜刀、補鍋、補盆的手藝人挑著擔(dān),吆喝著從巷頭串到巷尾,這是他們生活并施展手藝的最佳場所。只需喊上幾嗓子,就會有上了歲數(shù)的大媽推開吱吱呀呀的木門,顫巍巍地問道:“磨剪子多少錢?。俊比缓?,把自己用鈍了的刀剪收拾出來,看著手藝人將它們磨得飛快。
踩著小巷的晨昏長大,成長中的人來人往,小巷的流轉(zhuǎn)歲月都鐫刻在了青石板上,默默地承受著風(fēng)霜的侵蝕。在日復(fù)一日悠長平淡的歲月里,折疊成一本散發(fā)著古舊暗香的書。
于是,在橘黃色光線中打開小巷這本書,一頁一頁翻過。
點到為止
小巷是都市中的隱者,用幽深的長度層層過濾喧囂,只留下純凈的生活氣息。小巷是寧靜的,也是活潑的;是淳樸的,也是充滿活力的。作者通過截取幾幅畫面,將小巷的特點一一展現(xiàn)了出來。
我來寫
同學(xué)們,你所居住的小區(qū)(小院)一定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吧!它記載了你多少歡樂的童年時光,是你的避風(fēng)港,陪伴著你長大。請你拿起手中的筆,來寫一寫你家的小區(qū)(小院)吧!要注意通過畫面描寫,寫出小區(qū)(小院)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