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神秘的南極

2019-09-05 22:10:11徐子英
科技風(fēng) 2019年22期
關(guān)鍵詞:周緣陸架海冰

徐子英

摘要:南極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晚的一塊大陸,對其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開展科學(xué)研究,對于認識地球的演變歷史和預(yù)測人類的未來都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意義。本文介紹了南極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海冰變化特征、南極的區(qū)域地質(zhì)特征及南極豐富的自然資源。該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南極,了解南極,從而研究南極,以致未來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南極資源。

關(guān)鍵詞:南極氣候;海冰特征;地質(zhì)特征;自然資源

一、南極地理與氣候

1、(一)南極大陸地理位置

南極大陸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晚的一塊大陸,其絕大部分大陸位于南極圈(66°30'S)以南,總面積約1400×104km2,占地球面積的10%,相當(dāng)于一個半中國的陸地面積,被稱為世界第五大陸。南極陸緣周邊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所包圍,平均海拔高度約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大陸被橫貫?zāi)蠘O山脈分成東南極和西南極(圖1)。

目前我國在南極的科考站已建成4個,分別是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第五個在建科考站位于南極羅斯海附近(圖1)。目前這些站已成為中國開展南極多學(xué)科考察與研究的良好基地。30多年來,中國已成功組織了35次南極考察,圍繞全球變化主題在極地冰川學(xué)、生態(tài)學(xué)、地質(zhì)地質(zhì)物理學(xué)、海洋學(xué)、高空大氣物理學(xué)等領(lǐng)域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2、(二)南極氣候

南極的氣候顯著特征是極寒、干旱和風(fēng)暴多。因為日照光線照射在南極大陸的入射角小,而且大陸冰蓋光滑的表面將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反射到天空中,使得南極成為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陸。南極大部分區(qū)域年平均溫度為-25℃, 最低溫度達-89.6℃。南極僅有冬、夏兩季之分,冬季為4月~10月,夏季為11月~次年3月,最冷的月份是7月份(冬季),平均氣溫為-50℃,1月份(夏季)平均氣溫為-28℃??傮w上,南極沿海地區(qū)溫度稍高,越往內(nèi)陸溫度越低。

南極為暴風(fēng)雪最強的大陸,素有“暴風(fēng)雪故鄉(xiāng)”。南極大陸地表盛行以冰穹A為中心,向外輻散的下降風(fēng),且風(fēng)速在靠近海岸線時不斷提升加強。從南極高原向海岸,地面坡度越來越大,下降風(fēng)也越來越大。南極大陸平均風(fēng)速18~20米/秒,在東南極冰蓋邊緣地帶,最大風(fēng)速達100米/秒(風(fēng)速相當(dāng)于12級臺風(fēng)的3倍)。

南極為最干旱的大陸,被稱為“白色沙漠”。雖然南極到處是冰雪,但空氣中的水分卻很少,整個大陸年平均降水量僅有180mm。沿海地區(qū)稍降水量多,為200~500mm,越往大陸內(nèi)部,降水量越少,南極點附近只有3mm,降水量之少,空氣之干燥超過了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南極大陸又被稱為白色的沙漠。

南極為晝夜最長的地方,隨著緯度的增加,晝夜現(xiàn)象逐漸增長,在南極點,半年是極晝,半年是極夜。

3、(三)南極海冰

南極大陸周緣海域均分布著海冰,即便在夏季,威德爾海西部仍有海冰覆蓋。南極海冰變化特征具有明顯的時空多樣性。區(qū)域變化特征上,可將南極海冰劃分為4個區(qū),分別為東南極南印度洋海域海冰區(qū)、羅斯海冰區(qū)、東南太平洋海冰區(qū)及威德爾海冰區(qū)(陳立奇等,2004)。南極海冰總體表現(xiàn)為收縮趨勢,不同區(qū)域變化趨勢不同。南極海冰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特征。季節(jié)變化特征是指海冰的融化速度遠快于凝結(jié)速度,海冰的融化周期約5個月,從海冰最多的10月份至海冰最少的次年2月份,而海冰的凝結(jié)周期需7個月,從海冰期最小的3月份至海冰期最大的9月份。年際變化特征是指海冰面積指數(shù)總體呈增加趨勢,年平均傾向率為28/10a。南極海冰濤動指數(shù)是南極海冰變化的重要指數(shù),它可代表近1/3南極海域的海冰變化(卞林根等,2005)。

過去50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半島西緣的氣溫平均每10年上升0.5℃,是地球上氣溫升幅最大的地區(qū)之一。過去30年來,南極洲一系列冰架正在慢慢傾斜,尤其是2002年位于南極半島北部的拉森B冰架的坍塌最為引人關(guān)注,這個巨大冰架在1個月內(nèi)消失了,導(dǎo)致無數(shù)個冰山漂浮在威德爾海域?!蹲匀?地球科學(xué)》2011年刊發(fā)的一篇文章中預(yù)測,全球變暖將導(dǎo)致西南極冰蓋在2100年可能會融化,且到3000年,南大洋中等程度的變暖將會觸發(fā)西南極的冰川出現(xiàn)大范圍坍塌。

二、區(qū)域地質(zhì)特征

南極大陸是聯(lián)合古陸不斷裂離后的殘余產(chǎn)物,它是復(fù)合型的大陸邊緣,大部分陸緣為被動型大陸邊緣,但在南極半島西緣的南設(shè)得蘭陸緣為主動型大陸邊緣。南極陸緣四周被大洋所環(huán)繞,處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擴張中心和轉(zhuǎn)換斷層的包圍之中。南極大陸周緣海域一般以15°E、135°E、255°E(105°W)為界分成東南極海域、羅斯海海域、威德爾海海域三大區(qū)(圖2)。

南極大陸主要分為三大構(gòu)造單元,分別是東南極、西南極和橫貫兩者間的南極山脈。南極大陸地層和巖石年齡總體是上由東向西逐漸由老變新。東南極為克拉通,以老的變質(zhì)巖為主,基底主要為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的變質(zhì)巖,沉積蓋層有早泥盆世至侏羅紀的地層(丁巍偉等,2018),東南極的最老巖石年齡為39億年,廣泛分布的前寒武紀巖石年齡大于5億年(陳延愚等,2008)。西南極主要是由中-新生代褶皺帶組成,沉積巖和火山巖廣泛分布,大部分巖層經(jīng)歷了強烈褶皺和變質(zhì)作用,巖石年齡一般小于2.5 億年(陳延愚等,2008)。橫貫?zāi)蠘O山脈為早古生代發(fā)育的造山帶,地層具有過渡性質(zhì),基底巖性與東南極相似,主要為下伏的元古宙或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變質(zhì)巖,沉積蓋層與西南極相似,主要為泥盆紀至三疊紀的沉積巖(丁巍偉等,2018)。

南極周緣海域發(fā)育有數(shù)十個中-新生代沉積盆地,各沉積盆地中沉積地層厚度可達6~14km,其中新生代以來的冰川沉積和非冰川沉積厚度可達6km,并進積沉積到陸架85km遠處(王力峰等,2013)。地震剖面上,沉積地層中不整合面較發(fā)育,淺地層中的進積層序也比較發(fā)育。南極洲周緣海域陸架面積約4×106km2,且陸架寬窄不一,東南極周緣海域陸架窄,平均寬度約100km,威爾克斯地陸架寬度約150 km,而毛德皇后地陸架寬度不足50 km。西南極周緣海域陸架相對寬,羅斯海和威德爾海的陸架寬度超過850km,陸架坡折帶水深約300~900m。南極大陸周緣海域陸架約有一半的寬度常年被浮冰所覆蓋,浮冰主要位于羅斯海和威德爾海(吳廬山等,2010)。陸坡的寬度和坡度變化可能反映了沉積物的供給是否充足。沉積物供給充足的區(qū)域,陸坡坡度較緩,沉積物供給缺乏區(qū)域,陸坡坡度較陡。

三、豐富的自然資源

南極蘊藏的主要自然資源有淡水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礦產(chǎn)資源。

南極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庫,南極冰蓋的總體積約2800萬立方千米,占地球上90%的冰雪總量,存儲了地球72%的淡水資源。

南極蘊藏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有美麗的帝企鵝,名貴皮毛的海豹,體型巨大的鯨魚等,南極磷蝦是南大洋的特產(chǎn),蘊藏量驚人,約10~50億噸,每年有1~1.5億噸可以捕獲,相當(dāng)于全世界總漁捕獲量的2倍。

南極礦產(chǎn)資源異常豐富(圖3),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周緣海域和大陸架之下。石油儲量約為500~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3~5萬億立方米。南極的煤碳資源量異常豐富,為地球上最大的煤田,儲量達5000億噸,主要埋藏在東南極冰蓋下面,有些煤層直接出露地表。南極蘊含豐富的鐵礦,被稱為“南極鐵山”,鐵礦藏主要分布在東南極的南查爾斯王子山上,距離我國南極中山站僅600km。另外,南極半島分布有銅、鉬、錳、銀,南極橫貫山脈分布有銅、鉛、鋅、銀、錫和金,東南極分布有銅、銀、錫、錳、鈦和鈾等有色金屬(劉曉春等,2016)。除了傳統(tǒng)能源,南極冰蓋下和周邊海域還可能蘊藏著巨量的天然氣水合物,目前,專家估算南極陸緣的水合物潛在資源量約為4.7~7.8×1013m3(王力峰等,2013)。

目前,各國極地資源的戰(zhàn)略爭奪明顯加劇,雖然各國都以環(huán)境保護及科學(xué)研究的名義開展南極考察,但油氣、礦產(chǎn)等資源的調(diào)查也是各國南極考察潛在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劉曉春,,趙越,,胡健民,等.南極大陸礦產(chǎn)資源考察與評估[M].北京:海洋出版社,,北京,2016.

[2]陳立奇,,董兆乾,秦大河,等.南極地區(qū)對全球變化的響應(yīng)與反饋作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北京,2004.

[3]陳延愚,,沈延彬,,趙越,等.南極洲地質(zhì)發(fā)展與岡瓦納古陸演化[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北京,2008.

[4]丁巍偉,,伊希杰,,梁瑞才,等.南極大陸邊緣形成演化與資源效應(yīng)[M].北京:海洋出版社,,北京,2018.

[5]卞林根,,林學(xué)椿.近30年南極海冰的變化特征[J].極地研究,,2005,17(4):233-243.

[6]王力峰,,鄧希光,,沙志彬,等.南極陸緣熱流分布與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研究[J].極地研究,,2013,,25(3),241-247.

[7]吳廬山,,鄧希光,,梁金強,等.南極陸緣天然氣水合物特征及資源前景[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2010,30(1)(1):95-107.

[8]AnneSieminski, EricDebayle, Jean-JacquesLévêque.Seismic evidence for deep low-velocity anomalie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West Antarctica[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3,,216((4):):645-661.

猜你喜歡
周緣陸架海冰
瓊東南盆地鶯歌海組陸架邊緣軌跡演化及主控因素
晚更新世以來南黃海陸架沉積物源分析
海洋通報(2022年2期)2022-06-30 06:07:04
末次盛冰期以來巴倫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環(huán)境及海冰研究進展
海洋通報(2021年3期)2021-08-14 02:20:38
周緣、張?zhí)m翔、龔俊韜、李向楠作品
李茜、王艷、張雨濛、周緣作品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識別研究
試論契丹陶瓷的“周緣性”——以唾壺和陶枕為例
層序地層格架內(nèi)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組沉積相分析
東營凹陷廣饒潛山周緣油氣聚集規(guī)律研究
南海北部陸架表層沉積物重礦物分布特征及物源意義
大丰市| 齐齐哈尔市| 双柏县| 文山县| 西贡区| 加查县| 屯昌县| 永清县| 四子王旗| 积石山| 郑州市| 蒙自县| 江油市| 乐清市| 南靖县| 南召县| 兴安县| 板桥市| 富川| 固阳县| 大石桥市| 成安县| 武隆县| 大丰市| 萨迦县| 泰和县| 瓦房店市| 昆明市| 临邑县| 松江区| 来宾市| 克东县| 吴忠市| 日照市| 宣汉县| 锡林郭勒盟| 蒙自县| 霍城县| 镇安县| 皋兰县|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