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不少高校學生都加入過“替課群”,一些人為了逃避公共課和選修課,便在群里花錢雇人“替課”,甚至雇人“替考”?!疤嬲n”還催生了中介,形成了產業(yè)鏈條,一些學生通過“替課”每月收入數千元?!疤嬲n”現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課堂學習為何如此被“冷落”?
調查顯示,有44.65%的大學生是因“課程枯燥或者對課程不感興趣”而選擇替課。福建某高校大二學生可可(化名)花了1萬元在學校附近報了英語口語培訓班,并花錢雇人替她上大學英語公共必修課。
—《中國青年報》
學生覺得上這些課是浪費時間,還不如逃課去做其他事;教師也認為學生學不學意義不大,尤其是對于一些公共基礎課,于是大家形成“默契”,老師和學生一起來“應付”。
—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老師盧曉云
通過找人替考修到了學分,拿到了畢業(yè)證,而且可能還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這對其他勤勤懇懇學習的同學有失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助長替課替考之風。
—媒體評論員劉昊
目前法律懲戒的主要是替考國家級考試的行為,比如替考成人考試、職稱考試、高考等。校內替考,雖然不違法,但也涉嫌違規(guī)。根據大部分高校的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可能會被開除學籍。
—北京市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
一些高校以學生“自主管理”為“擋箭牌”,對大學生之間存在的不正當“替課交易”視而不見。教育部門理當介入調查,采取有力措施對替操、替課、替考等進行治理,還要提高畢業(yè)的“門檻”,只有讓那些投機取巧的大學生拿不到文憑,才能杜絕這種不正之風。
—網友
為防止學生逃課,一些高校除課上點名外也采取了很多辦法,像打卡上課、指紋簽到等。甚至有學校老師每節(jié)課后,拍攝教室同學合影,作為“證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我不認為大學生花錢找人替課只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當前整個大學教育教學出了嚴重的問題。中國的大學缺乏辦學自主權,包括課程設置自主權。有的課程大學不愿開設,卻不得不按統(tǒng)一規(guī)定開設,再加上教師對課堂缺乏投入,自然而然課堂質量也就不高、缺乏吸引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
要加大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優(yōu)化教學質量考核,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打造知識性、互動性、生動性的“金課”,提高課堂到課率、抬頭率和點頭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