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強
【摘要】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校園對于學生教育教學最重視的就是小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而隨著我國獨生子女數量增多,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重視程度也逐漸加強。但是學校和家長都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在歡樂的體育游戲中鍛煉身體。本文針對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 身體素質 體育教學 趣味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210-01
一、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的意義
我國的教學模式是以一定數量的學生分班級為主體,每一科目的執(zhí)教人員來到學生班級的固定教室進行教學。這一過程中的移動體是執(zhí)教人員,而學生是不動體,只要坐在座位上等待執(zhí)教人員來開展教學就可以了。這看似非常合理的安排,其實將學生的活動量降到了最低。學生們從上一堂數學課結束到下一節(jié)語文課開始之間的十分鐘休息時間,如果不去衛(wèi)生間那就幾乎沒有什么活動,學生的大腦得不到放松、身體也一樣得不到放松。長此以往,我國小學生肥胖率日漸增長,學生身體素質也屢屢下降。所以小學體育課程逐漸重要起來,因為良好的體育鍛煉能夠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氧運動能夠釋放壓力、增加大腦含氧量,有利于學生思維運行,這對小學生學習文化課程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二、小學體育趣味化教學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體育課程的執(zhí)教人員在給小學生設立體育運動項目的時候,要進行多方考慮,從學生的安全性、鍛煉身體程度等。這些考慮對學生開展安全、有效、趣味體育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傳統的體育課程,執(zhí)教人員對于學生鍛煉身體方面有著考量,于是開展二百米、四百米跑步,或者學校配備的跳繩等體育器械可以讓學生自由使用。但是一部分執(zhí)教人員擔心學生受傷,對于體育器械的管理比較嚴格,避免學生因為使用不當受傷。于是大部分的體育課程除了跑步就是自由活動,讓學生自主進行一些小游戲。要想在小學體育課程中開展趣味性教學,執(zhí)教人員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執(zhí)教人員才能根據目標進行科學、有趣的體育項目設置,通過這些體育項目達到教學目標。
(二)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
小學生最喜歡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做游戲,那么如果將小學體育課程中的一些體育項目以做游戲的形式開展,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度都會提升。在小學生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身高較低的原因,像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無法良好開展,但是執(zhí)教人員也要尊重學生的喜好,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開展相關的體育游戲。在體育課開始時,執(zhí)教人員可以聽取學生的心聲,根據學生們的興趣進行分組游戲。將喜歡籃球的學生分成一組、將喜歡跳繩的學生分成一組、將喜歡做游戲的學生分成一組,而剩下什么都不喜歡的學生就要讓他們在三個分組里面進行選擇,不喜歡也不能疏忽體育鍛煉。當分組完成后,執(zhí)教人員分別指導相關體育活動。首先是游戲組,選擇一個大部分學生都喜歡的體育游戲開展,選擇一名負責人,對游戲組的學生進行游戲監(jiān)督和指導。對跳繩組學生也要讓同學共同選出一名負責人,可以開展集體跳繩、可以開展雙人跳繩或者單人跳繩,進行競賽,跳繩數量最多的學生可以讓跳繩數量最少的學生進行歌曲演唱或者其他小游戲?;@球組的學生則需要執(zhí)教人員親自指導,對于籃球場的線條劃分對代表的意思,對于籃球規(guī)則等等。當執(zhí)教人員將籃球場上的規(guī)則講解完成后,讓學生們分組進行投籃練習、帶球跑練習等等。這種尊重學生個人喜好開展的體育課程相信會受到學生們的喜歡,那么學生們在體育游戲中可以得到鍛煉,提升身體素質、放松神經,在接下來文化課程的學習中,也可以提起精神全力聽課和學習。
結束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增加趣味性,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度,在歡樂中鍛煉身體,而且還有利于文化課程的開展,學生們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和記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尊重學生的意見也是對于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明確,學生們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希望廣大的體育執(zhí)教人員能夠在教學中不斷尋求突破和創(chuàng)新,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趣味性強的體育課程。
參考文獻:
[1]黃成芳.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游戲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18(9):34-35.
[2]徐指揮.中學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5):17-18.
[3]唐學軍.淺談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快樂法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12):44,46.
[4]豆陽.“快樂思想”在田徑課上的運用[J].搏擊:體育論壇,2018(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