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蕾 李 晨 李 鑫 田亞平 何昆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轉化醫(yī)學實驗室 北京市慢性心衰精準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853)
左心室功能評價是對心衰等各種心臟疾病病情診斷、藥物治療效果評估的重要指標。超聲心動圖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心室功能檢查技術,但是超聲作為一種間接手段,仍然存在缺陷,特別是對于心梗后心衰等前壁蠕動困難的病例,很難給出精確的結果。主動脈插管術可將導管直接由主動脈插入左心室,根據(jù)壓力容積曲線計算左心室功能,但是其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的手段,創(chuàng)傷極大。隨著micro-CT的快速發(fā)展,CT作為一種手段,可用來直接觀察心室腔評價心室功能[1]。本文比較micro-CT、主動脈插管術、超聲心動圖測量心衰病例的EF值探討三者的準確性、相關性、一致性。
SD大鼠20只,體質(zhì)量180~200 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設計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認證。大鼠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心衰組2組。其中心衰組行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對照組行冠狀動脈前降支只穿線不結扎。4周后分別用超聲心動圖、micro-CT、主動脈插管評價左心室功能。主動脈插管結束后,動脈取血,動物缺血致死。
超聲心動圖儀為Vevo?2100小動物超聲成像平臺,大鼠超高頻電子線陣探頭,1000fps超高實時幀頻。采用M型評價左室功能,取標準左室長軸(短軸)切面,收縮期和舒張期由上到下依次獲取前壁、內(nèi)徑、后壁運動曲線,超聲心動儀自動計算讀出EF值。
micro-CT為PE公司Quantum GX microCT Imaging System,大鼠仰臥位,氣麻維持呼吸頻率,大鼠經(jīng)靜脈注射造影劑(20mgI/mL血液),按400 g大鼠計算,大鼠血液量為20 mL/100 g,80 mL血液量1 600 mgI,造影劑碘普羅胺(優(yōu)維顯)的濃度為370mgI/mL, 用量約4.32 mL。電壓70 kV,電流300 mA,使用心臟門控拍攝4 min,造影劑按照1.08 mL/min注入靜脈。掃描結束后,將矢狀面、冠狀面、水平面掃描結果重建,得到舒張期和收縮期心室內(nèi)體積,計算所得射血分數(shù)。
經(jīng)主動脈插管成像使用Powerlab生理監(jiān)測系統(tǒng)(AD Instruments公司),大鼠仰臥位,3%戊巴比妥鈉麻醉(0.3 mL/100 g體質(zhì)量),頸部正中切開皮膚、分離肌層,暴露大鼠右側頸靜脈,結扎上端,下端穿線不結扎留后續(xù)使用,在下端穿線的前側用動脈夾夾住,在動脈夾與上端結扎位置的中間做切口,將millar導管插入主動脈的同時撤出動脈夾并結扎。當壓力顯示為110~120 mmHg附近活動時表示導管位于頸動脈中。當壓力顯示為0~120 mmHg附近活動時表示導管進入心臟。分離左側頸靜脈,結扎上端,下端留線用于后續(xù)使用。頸靜脈打入30%的高滲鹽水,每次打入0.02 mL。
分別使用CT、超聲、動脈插管檢測大鼠的心功能,結果顯示,CT、超聲、動脈插管檢測假手術組大鼠的射血分數(shù)分別為75%、70.5%、71.4%,心衰組大鼠射血分數(shù)分別為46%、40%、45%,結果一致,見表1。
表1 CT、超聲、動脈插管計算射血分數(shù)值的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CT, ultrasound, and arterial cannula for calculating ejection fraction
分別使用CT、超聲、動脈插管檢測大鼠的心功能。假手術組及實驗組大鼠的超聲結果圖比較顯示,心衰組大鼠較假手術組前壁變薄、室腔擴大、射血分數(shù)減少,見圖1。
圖1 超聲測得射血分數(shù)值注:A 假手術組 B 實驗組Fig.1 Ultrasonic measurement of ejection fractionNote: A sham B heart failure
假手術組及實驗組大鼠的血流動力學圖比較顯示,心衰組大鼠較假手術組室腔擴大、壓力容積環(huán)縮小變形,見圖2。
圖2 動脈插管測得射血分數(shù)值注:A 假手術組 B 實驗組Fig.2 Arterial cannula measured ejection fractionNote: A sham B heart failure
假手術組及實驗組大鼠的CT使用結果圖比較顯示,心衰組大鼠較假手術組室腔擴大、射血前后容積變化減小,見圖3。
圖3 CT檢測測得射血分數(shù)值注:A:3D重構(假手術組); B:舒張期(假手術組); C:收縮期(假手術組); D: 3D重構(心衰組); E:舒張期(心衰組); F:收縮期(心衰組)Fig.3 CT detection of ejection fractionNote: A: 3D reconstruction of sham B: diastolic of sham C: systole of shamD: 3D reconstruction of heart failure E: diastolic of heart failure F: systole of heart failure
心血管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shù)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左心室的功能評價是心血管實踐中關注的首要指標,左室射血分數(shù)EF=(舒張末容積EDV-收縮末容積ESV)/舒張末容積EDV,是評價心臟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標。對于缺血性心臟病人,是評價心梗、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風險的指標,EF可以預測其是否發(fā)生心衰,在臨床上有重要地位[2]。
目前檢測心功能的影像學檢測方法為超聲心動圖,與臨床上一致,在小動物心功能評價上也大多使用超聲心動圖,可用于評價左室容積、左室厚度和室壁運動等。但是對于心梗等室壁運動不均勻的小動物,M型超聲并不是用來評價EF的好方法,因為室壁運動不均勻,以點作為評估全心功能的方法結果可能導致它的不準確[3]。動脈插管是利用生理儀監(jiān)測壓力容積曲線,可以一次得到壓力和容積的數(shù)據(jù)。它的缺點是需要導管從右動脈插入心臟,是一種有創(chuàng)的監(jiān)測手段。利用導管的探頭和高濃度鹽水指示的容積變化,可以得到左室射血分數(shù)。它的數(shù)據(jù)會比超聲的數(shù)據(jù)可靠,但仍然不是一種直接的監(jiān)測手段,而且創(chuàng)傷性大[4]。隨著小動物CT技術的發(fā)展,CT檢測在向著高清晰度和低輻射性能發(fā)展。Quantum GX microCT Imaging System的準確度可以達到4.5微米,由于它具有很低的輻射劑量,大鼠在照射后不會因為輻射而影響健康[5]。我們在實驗中第一次使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造影劑進行檢測,對大鼠完全沒有損傷,價格是小動物造影劑百分之一。實驗中從頸靜脈插管打造影劑,與動脈插管相比較,創(chuàng)傷要小的多。當然,也可以從尾靜脈給與造影劑,因為頸靜脈離心臟更近、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所以實驗中選擇了開頸靜脈。CT的結果是檢測射血分數(shù)最準確的指標,通過3D重構,我們能直接得到心臟容積的大小。通過舒張期與收縮期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到直接的大鼠射血分數(shù),準確性高。
超聲、血流及CT三者的結果進行比較,實驗結果顯示:CT得到的射血分數(shù)值與血流和超聲相比較略大。血流動力學得到的射血分數(shù)值比超聲略大。三者所得EF值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三者奪得EF值的相關性中等偏高。這種結果可能與三者數(shù)值計算的原理不同相關[6]。M型超聲是依賴于二維的數(shù)據(jù),計算值與實際值存在差距。動脈插管與導管的準確性、鹽水注入的速度等有相關性,也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三者在EF數(shù)據(jù)上有所差別。但是基本上相同,偏差不大。
本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測量小動物射血分數(shù)的方法。利用小動物CT在心臟疾病應用中獲得突破, 全國首次利用臨床造影劑應用于小動物心臟射血分數(shù)監(jiān)測獲得成功,結果準確。將來,可以代替心臟超聲、動脈插管等手段,一次監(jiān)測CT的同時可以得到EF的結果,為冠心病、心衰等疾病的監(jiān)測提供了一種快捷、廉價、無創(chuàng)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