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廣泛滲透,當前小學數(shù)學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進一步認識口算,數(shù)學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因此,新課程下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口算教學擺到應有的教學位置,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口算能力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79-01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使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多種計算方法。口算作為其它基礎運算方法的基礎,也必須得到數(shù)學教師的應有重視。文章從我20多年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分別從以下三個方面就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展開如下分析。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口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是尤其重要的。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例如: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訓練;開火車、奪紅旗、搶答、闖關卡等。就連比賽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小組比、男女生比、同桌比等。比賽的內容也不一樣:如比速度、比正確率、比方法多樣等等。當然,對應的獎勵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獎勵小紅旗、小花兒、笑臉印章等等。這樣多種形式的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使學生理解口算的算理
對算理的正確理解,能使學生正確掌握算法,逐漸簡化思維過程,形成口算技巧。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我通過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首先在引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情境:“小兔子要請客,它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準備了幾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幫小兔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會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我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學生發(fā)現(xiàn)了,既從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盒中,第一盒湊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從第一盒中拿出兩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湊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的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加強思維訓練,掌握技巧
口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的每節(jié)課都盡量安排幾分鐘的口算練習,并運用一些技巧使學生在經(jīng)常的練習過程中提高運算能力,為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理清算理
基本口算的教學,不在于單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學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應重視抓好算理教學。
2.直觀表象
從運算形式看,小學低年級的口算是從直觀感知過渡到表象的運算。如教學建立7+4的表象:先出示裝有7支鉛筆的盒子,另外再準備4支鉛筆,讓學生想一想,“應該怎樣擺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幾支鉛筆?”很快有學生說:“我從盒子外面的4支鉛筆中拿3支鉛筆放進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支鉛筆,外面還有1支,一共11支?!边@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即看到7就想到7和幾湊成10。這樣,表象建立了,口算的準確性也就有基礎了。
3.說理訓練
抓好說理訓練,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上課一開始先出示“12-7=?”,問學生“12-7等于幾呢?”“等于5。”又問:“是怎樣想出來的?”“做減法,想加法?!痹俟膭顚W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學生說出幾種口算方法后,歸納出不同的退位減法,并要求學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強說理訓練,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總之,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持之以恒,日積月累,落實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方能打下扎實的口算基本功。
參考文獻:
[1]李平. 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探析. 科學大眾
[2]羅杰.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淺談. 讀與寫雜志
[3]丁曉俊.新課改下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探析
作者簡介:
趙蘭芳(1965.03-),女,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鎮(zhèn)西土山村人,大專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