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秀 朱繼敏
(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 云南 建水 654300)
我國是肺結核的高發(fā)地區(qū),也是慢性肝病高發(fā)地區(qū),目前臨床多采用短程化療方案治療肺結核,其中異煙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是化療常用的三種藥物,但三種藥物都具有一定肝毒性,其中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肝毒性尤為明顯,治療過程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藥物性肝炎,甚至出現(xiàn)致命的急性肝壞死,尤其是對于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的患者,化療藥物對肝臟損害更加嚴重[1]。本文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化療的68例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比評價含利福平或利福噴丁化療方案治療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的療效及藥物性肝損傷。
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化療的68例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信封法分為試驗組、對照組,兩組各34例,試驗組男患18例,女患16例,年齡最大70歲,最小30歲,中位年齡(50.0±1.8)歲,肺結核類型:浸潤型17例,空洞型17例,肝病類型:慢性乙型肝炎11例,慢性丙型肝炎10例,脂肪肝8例,酒精性肝病5例;對照組男患18例,女患16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32歲,中位年齡(50.3±1.7)歲,肺結核類型:浸潤型16例,空洞型18例,肝病類型:慢性乙型肝炎11例,慢性丙型肝炎9例,脂肪肝6例,酒精性肝病8例。兩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性,可進行比對(P >0.05)。
納入標準:(1)均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2]中相關標準,(2)通過肝功能、B 超、病毒標志物檢測等確診為慢性肝病,(3)所有患者慢性肝病處于穩(wěn)定期,總膽紅素處于正常水平,未使用抗病毒藥物,(4)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自愿簽署加入本研究的同意書。
排除標準:(1)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2)因肝損害以外的副反應而中途停止化療的患者,(3)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3]。
對照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實施利福平化療方案,異煙肼片(生產廠家:廣東華南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699),按體重每日口服5mg/kg,利福平膠囊(生產廠家:茂名市力奇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3445),每日0.45g-0.60g,吡嗪酰胺片(生產廠家:廣東臺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原廣東臺城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947),每日15-30mg/kg 頓服,或50-70mg/kg,每周2-3 次,乙胺丁醇片(生產廠家:甘肅莫高實業(yè)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62020336),按體重15mg/kg,每日一次頓服。試驗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實施利福噴丁化療方案,將對照組利福平換為利福噴丁膠囊(生產廠家: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872),一次0.6g,一日1次,一周服藥1-2次。
所有患者治療過程中加用護肝片、復方甘草酸苷膠囊等護肝藥物,定期復查肝功能,若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納差、乏力等癥狀隨時復查肝功能,出現(xiàn)輕度、中度肝損傷,繼續(xù)化療方案治療,重度肝損傷時,中斷抗癆藥物,積極保肝治療。
(1)臨床療效,痰菌陰轉率,連續(xù)2次痰涂片檢查為陰性,且不再復陽,判斷為痰菌陰轉[4];病灶吸收情況,顯吸:原病灶吸收范圍≥50%,吸收:原病灶吸收范圍<50%,不變:原病灶無明顯變化,惡化:原病灶擴大或播散??斩撮]合情況:閉合:空洞閉合或阻塞閉合,縮?。嚎斩纯s小≥原空洞直徑的50%,不變:空洞縮小或增大<原空洞直徑的50%,增大:空洞增大>原空洞直徑的50%[5];(2)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概率。
對以上數(shù)據行統(tǒng)計處理,軟件選擇spss23.0,臨床療效、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概率均為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對實施卡方檢驗,P <0.05為有統(tǒng)計意義的標準。
試驗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痰菌陰轉率為76.47%(26/34),對照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痰菌陰轉率為67.65%(23/34),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P >0.05)。
試驗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病灶吸收情況與對照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 >0.05),如表1。
表1 病灶吸收情況對比
試驗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空洞閉合情況與對照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 >0.05),如表2。
表2 空洞閉合情況對比
試驗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概率為38.24%(13 例),對照組肺結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概率為67.65%(23例),有統(tǒng)計意義(P <0.05)。
異煙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短程化療方案是初治結核病最有效的方案,幾乎可治愈所有對藥物敏感的患者,但限制該方案使用的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肝臟的毒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患者致命。合并肝臟疾病時,患者對抗結核化療藥物的承受能力較差,引起的肝損害率明顯升高,抗結核治療中途反復停藥或中途換藥,造成不規(guī)則治療,也是引發(fā)細菌耐藥性的重要因素之一[6]。利福噴丁是利福平的一種環(huán)戊基衍生物,半衰期較長,顯著高于利福平,對結核分枝桿菌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利福噴丁每周2次口服與利福平每日1次口服療效相似,最主要的是利福噴丁在肝臟聚集的濃度明顯低于利福平,肝臟毒性和胃腸道刺激癥狀較輕,具有高效、長效、低毒、方便、廉價的特點,但兩種藥物存在交叉耐藥性,對利福平耐藥者不宜選用[7]。本研究統(tǒng)計結果表明,兩組痰菌陰轉率對比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兩組患者病灶吸收情況、空洞閉合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P >0.05),試驗組患者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概率為38.24%,低于對照組67.65%,具有統(tǒng)計意義(P <0.05)。綜上所述,含利福平或利福噴丁化療方案治療肺結核均可取得一定療效,但利福噴丁對肝損傷較小,值得借鑒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