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倩
(武警工程大學醫(yī)院 陜西 西安 710000)
高血壓是臨床中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且以老年人居多,據統(tǒng)計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已超過8000萬。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嚴重影響我國人口質量、增加社會負擔的主要疾病。高血壓作為一種身心疾病,如果血壓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不僅易引發(fā)腦梗死、心臟病等多種疾病,也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健康教育目前在高血壓的防治工作中得到了大力推廣。鑒于此,本文將結合我院在高血壓健康教育方面的經驗,構建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方案,探討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期能夠為臨床實踐提供有效的借鑒參考。
采用便利抽樣化隨機抽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意識清楚,且自愿參與本研究。
采用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患者41例。干預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5.34±4.27歲,平均病程3.47±2.61年,初中以下文化19例,初中及以上文化22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65.17±4.35歲,平均病程3.51±2.47年,初中以下文化20例,初中及以上文化2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醫(yī)院常規(guī)宣教,干預組則在醫(yī)院常規(guī)宣教的基礎上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1)個性化教育:護士首先了解患者的病程、生活習慣、疾病認知、文化程度等情況;然后針對患者個體特征開展一對一教育。具體教育內容包括飲食指導、用藥指標、情緒管理、運動鍛煉、心理指導等,每次30分鐘,共計6次。
(2)同伴互動教育:選擇自我管理能力強、血壓控制好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為同伴教育者,教育內容主要是分享其治療經驗,以鼓勵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患者可借鑒同伴教育者的經驗,改善其生活習慣,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每周開展1次,共計6次,每次1小時。
(3)院外隨訪教育:護士收集患者的社交工具,如微信、QQ 等,護士將定期或不定期的通過這些社交工具發(fā)送健康教育內容,同時鼓勵患者針對疾病問題通過社交工具進行咨詢,護士將積極通過社交工具解決患者的各類問題。時間為每日的18:00~20:00點,共計3個月。
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對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測評。該量表具有8個維度,測評分值越高則表示該患者生活質量越好,總分<72分表示生活質量差。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提升,其中干預組患者提升更高明顯,且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士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士s)
對照組 干預組 t P干預前 55.41±15.43 54.29±16.79 0.459 0.517干預后 70.39±15.71 84.56±14.98 6.745 0.001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身心疾病,具有病程長、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等特點,并且還伴有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質量處于較差水平。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干預前生活質量總分均<72分,說明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生活質量處于較差水平,將影響患者疾病治療。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患者除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治療外,患者形成良好的疾病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實踐中不斷推廣健康教育,以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增強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而達到增強血壓控制、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但目前醫(yī)院實施的健康教育均為常規(guī)宣教,雖然對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質量具有相應的作用,但仍然效果有效。本研究證實,對照組患者實施醫(yī)院常規(guī)宣教后,其生活質量評分得到了提升,但仍然<72分,處于較差水平。而干預組患者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后,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要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72分,患者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說明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其主要原因是: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個體特性實施了個體化教育,使各項教育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進而干預效果更加顯著。其次,同伴互動教育通過同類患者的經歷能夠激發(fā)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獲得良好的經驗,有助于增強健康教育效果;第三,通過社交工具能夠靈活快捷的為患者提供各類健康教育內容,并能夠解答患者所咨詢的各類問題,有助于增強健康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通過個性化教育、同伴互動教育、院外隨訪教育能夠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