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墨
那條胡同具體叫什么名字我倒是忘了,不是什么知名的胡同,有幾棵杏花樹。我叫它杏花胡同是害怕忘記,害怕忘記美麗的杏花三月,害怕忘記我送外賣的經(jīng)歷,害怕忘記那個教我閱讀的老頭。
三月份我找了份送外賣的兼職工作。那段時間,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見過各式各樣的商家,與各行各業(yè)的訂餐客戶打交道,現(xiàn)在回憶起來竟也有些模糊,一切都是些生活的碎片,我不太記得他們,估計他們也不太記得我。大多數(shù)時間,我和他們都是進行數(shù)據(jù)的交流,這倒不必大驚小怪,因為我們活在數(shù)據(jù)的時代,商家每天得達到一定銷量才能保證盈利,客戶每天會在幾點鐘訂餐、多長時間送達、剩下多少時間吃完才不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工作,這些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商家、客戶、騎手這個三角關系,自然是少不了騎手,我每天的軌跡幾乎是固定好的,每天的訂單量、騎行的公里數(shù)、送餐的路線圖等等,必須達到一個合理的數(shù)據(jù)才能保證每個月的收入足夠支付生存的開支,那么額外的開支……沒錯,我猜想商家、客戶包括很多從事其他職業(yè)的人都和我一樣,都在為基本生存以外的“額外開支”而努力。于是我又猜想基本生存開支如果包含:房貸、車貸、保險、醫(yī)療、社保、婚姻、老幼撫養(yǎng)……那么額外開支是什么呢?一場感動的電影、一個愉快的假期、一次難忘的聚會、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但確實我們離不開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以及信息端的手機,它使得很多事物變得快速、高效、便捷,在一定意義上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這是它的優(yōu)勢所在。
信息、數(shù)據(jù)是多向的,在我那段記憶中,我們除了從信息端索取我們想要的,信息端也會推送我們不想要的,在你索取的同時,信息端也在索取,這種索取會讓我們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變得冷漠,使我們的日常變得機械化,我們足不出戶便能解決衣食住行。網(wǎng)絡端、虛擬端、數(shù)據(jù)段等正在替代我們對真實的感官體驗,VR技術及5G時代會讓虛擬更接近于真實,一種真實正在替代另一種真實,人工智能替代智能,信息、數(shù)據(jù)替代對話交流,機械替代人工,那人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我時常困惑,肉體的功能被蠶食,靈魂的容器正在消失,靈魂將何去何從。我困惑的時候總要去杏花胡同,去見一位同樣叫不上名的做烤鴨的老頭。最開始接受系統(tǒng)派單時,我是不大情愿去這家名為“生活烤鴨”的商鋪,同事時常提到這家出餐慢,要等上很長時間,并且地方還不大好找的飯館。與老頭前幾次的碰面確實不大愉快,好在沒有過新手期可以自己調(diào)到忙碌狀態(tài),不至于由于等待而讓派單超時。老頭每天做的烤鴨用手指頭能數(shù)得過來,沒有先進的烤爐,用的都是很傳統(tǒng)的工具,就這樣的效率,他每天無論做出幾只還會被預訂出去。老頭很倔強,做出來的烤鴨要是自己不滿意,是絕對不會讓我拿走的。迫于無奈,每天下午三點半在“生活烤鴨”商鋪等待成了日常。三點半不是用餐高峰期,比起還在外面玩命接單的同事,我是幸運的,那段時間對于我來說很自由,只要不頻繁地打攪他,在老頭那兒喝點茶水,或者在門前杏樹下的躺椅小憩,又或者欣賞老頭做烤鴨都是可以的。用欣賞真的不過分,也許是因為老頭倔強,他做烤鴨很專注、很挑剔,也很享受。因為送餐的緣故,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有時可以在后廚等待,我去過不少烤鴨店,大部分都是用的商業(yè)烤爐,里面可以同時懸掛很多烤鴨,時間、溫度都是提前設定好的,廚師基本只用一把刀,相對于老頭來說,確實是少了點?!吧羁绝啞钡膹N房墻壁上懸掛著琳瑯滿目的刀具,看到那些刀具時常讓我想起書法家、畫家的筆、作家的書,可能每一種職業(yè)的佼佼者工作的地方都會讓人暗暗稱奇吧。老頭的烤爐是土磚搭建的,用木柴作為火力,風箱控制溫度,烤爐最多懸掛三只經(jīng)過他篩選的烤鴨,我去的那些天,時常還碰到送烤鴨原材料的人吃閉門羹的。
去的次數(shù)多,和老頭自然就熟了,老頭跟我聊了很多。老頭有一個兒子在大企業(yè)上班,不愿意傳承父親的手藝,所以老頭跟我聊了很多關于做烤鴨的事情。當然也有別的,比如為什么取名叫“生活烤鴨”,他的意思是無論做什么,都需要生活,為了生存忙碌并沒有錯,但是別忘了生活,生活的細節(jié),生活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去感受它,去擁抱它,每一種細微的體驗都會通過身體流到血液,化為最“內(nèi)在”的養(yǎng)分。
我從外賣店離職的那天去了趟杏花胡同,老頭沉默了很久,然后掛上了打烊的招牌,精心挑選了一只烤鴨,他在門口把正在杏花樹下發(fā)呆的我叫到了他的廚房,他說:來,今天這只烤鴨為你而做,你要全程參與進來,用心去感受,烤鴨最后是什么味道,你自己決定。
三月的下午三點半,杏花開了。我想閱讀和那位老頭所說的生活,也許是一樣的道理吧,我們有碎片化的生活,也有深度的生活。書本紙張有它的分量,畫筆墨水有它的顏色,烤鴨壁爐有它的溫度,深度的生活當然也有它的質(zhì)地。
責任編輯 黑 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