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目的:研究康復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肢體功能恢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于我院進行護理的老年腦梗塞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時間少于對照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康復護理可有效縮短患者恢復時間,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康復護理;腦梗塞;老年護理;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211-02
腦梗死又名缺血性腦卒中,為臨床常見病,是指患者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氧缺血造成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現象[1]。臨床常見癥狀包括神志障礙、口角歪斜、偏癱、肢體麻木無力、感覺障礙、共濟失調等。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康復護理治療,其功能障礙及意識認知障礙將不可逆轉甚至日趨加重,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加重家庭負擔。因此,進行科學及時的護理干預,恢復患者肢體功能是提高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本研究選取我院護理的老年腦梗塞患者10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予以常規(guī)護理與康復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于我院進行護理的老年腦梗塞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9±19)歲;對照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68±2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基礎資料具有可比性。
12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1)所有患者均出現肢體不靈活、偏癱等不同程度肢體障礙,經CT、MRI等影像學診斷為腦梗塞;(2)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較穩(wěn)定;(3)排除顱腦損傷及重大外科手術史患者;(4)排除精神疾病及意識不清患者;(5)患者的診治護理均征得家屬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治療方法
131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定時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遵循醫(yī)囑采取預防動脈硬化、調節(jié)血脂及抗凝血藥物治療,進行內科常規(guī)護理。
132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康復護理措施,具體方法為:(1)肢體按摩:由物理治療師或家屬定期進行四肢肌肉、關節(jié)按摩。一天兩次,護理范圍及力度循序漸進,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肌肉放松;(2)自主康復鍛煉:如患者病情穩(wěn)定,達到一定條件,可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體位翻轉、上下床、平衡站立、輔助行走等自主運動。注意訓練計劃的間歇性與階梯性,一次5~10min為宜,以防刺激患者腦壓及供血情況;(3)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觀察交流,對于患者出現的煩躁、失望等消極情緒及時疏導,增強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與積極性,增強康復信心;(4)物理治療:如患者出現偏癱等嚴重肢體障礙,可采用功能性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和相應的理療,改善偏癱肢體的肌肉和循環(huán),擴張血管,提高組織活力。
14觀察指標(1)肢體功能恢復時間;(2)治療效果。
15療效評價(1)肢體功能恢復時間:包括從治療開始到肢體功能明顯改善或恢復時間;(2)治療效果:患者出現四肢無力、肢麻、偏癱癥狀改善情況。顯效:臨床全部或部分癥狀消失,肢體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持續(xù)加重。
16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資料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癥狀恢復時間統計結果顯示,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后,對照組患者平均肢體功能恢復時間為(1783±152)天,觀察組患者平均肢體功能恢復時間為(1107±146)天,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后,顯效7例,有效31例,無效12例,總有效38例,占比76%;觀察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后,顯效19例,有效30例,無效1例,總有效49例,占比98%。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梗塞是由于腦動脈管腔狹窄,管腔內逐漸形成血栓,最終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疾病[2]。其病證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屬于臨床急性重癥之一。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即“四高一多”的特點?;颊咴诎l(fā)病過程中會對腦組織產生損傷,引發(fā)不同程度的語言和肢體功能障礙。如不注意治療或護理方法,可能導致后遺癥不可逆轉,從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威脅生命健康??祻妥o理是指運用各學科專業(yè)護理技術,全方位、全時段的重建和改善患者功能缺失,以恢復患者殘余身體機能。在進行患者肢體功能恢復中,在尊重患者個人意愿及身體狀況的前提下,通過對正常運動模式的重復,以恢復患者神經的記憶,使之達到最大的肢體功能狀況[3]。有研究顯示,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訓練可促進神經側支循環(huán)或神經軸突突觸聯系的建立及其大腦半球的功能代償及功能重組[4]。有助于部分腦部神經元再生,增強機體可塑性,從而逐步恢復身體機能。
在本研究中,通過對不同護理方法進行管理,觀察組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時間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方法的應用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后遺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張亞蘭.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2):147-148
[2]高榮.1例急性大腦中動脈梗塞伴出血轉化合并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4(12):136-137
[3]王國玲.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健康前沿, 2017,26(1)
[4]劉威 張千 顏秋媚.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影響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21(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