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遠東,陳艷麗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6)
遼河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一號通道橋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一號通道橋自旅游大道(萬泉河左堤)至石佛寺水庫主壩背水側,如圖1所示。鑒于滿足合理經(jīng)濟的跨徑且便于基礎及支撐梁的設計、施工,橋共計兩跨,其中一跨跨徑17.9m,橋基礎分別位于下游壩坡(為橋墩基礎)及壩下游排水溝內(為樁基礎)。另一跨跨徑10m,為樁基礎如圖2所示。
(1)工程等級與建筑物級別
該水庫樞紐為二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主壩、左付壩、右付壩、泄洪閘為Ⅱ級。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特征水位
工程所在位置壩頂高程52.83m,壩前設計洪水位(P=1%)50.26m,校核洪水位(P=0.333%)50.76m。
(3)工程地質及壩體基礎地質參數(shù)見表1。
(4)橋面人群荷載350kg/m2。
橋墩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墻高6.16m,底寬4.5m,長7.6m。基礎開挖邊坡為1∶0.5,基礎建成后采用粉質粘土回填原壩體部分。
石佛寺水庫為滯洪水庫,水庫大壩具有土壩和堤防的雙重特性,遵照SL 274—2001《碾壓土石壩
設計規(guī)范》及GB 50286—2013《堤防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滲流計算按照穩(wěn)定滲流進行。同時根據(jù)對工程總體要求,土壩設計不僅要滿足滯洪需要,同時要考慮蓄水運用條件。滲流計算采用水利部水利水電規(guī)劃設計總院推廣的“土石壩二向穩(wěn)定及非穩(wěn)定滲流計算程序(DQB)”。其計算方法為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用有限元法作滲流場離散,引用三結點的三角形單元和線性插值函數(shù)。
設計橋基礎底面距離穩(wěn)定滲流期壩體浸潤線2.6m見表2及如圖5所示,修建橋基礎對壩體滲
表2 壩體浸潤線成果表
圖5 壩體浸潤線圖
流無影響。
(1)荷載組合
橋基底面應力計算荷載組合見表3。
表3 橋基底面應力計算荷載組合表
(2)基底壓力計算
按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e—偏心矩,m;∑M—作用于橋基的全部荷載對底面形心軸的力矩之和,kN·m;pmax、pmin—基底壓力的最大值、最小值,kN/m2;∑G—作用于橋基的全部豎向荷載之和,kN;A—底面的面積,m2;B—底面寬度,m;η—基底壓力分布不均勻系數(shù)。
壩身承載力為160KPa,根據(jù)表4—5計算成果可以看出,橋基底面壓應力值均小于壩身承載力;基底壓力分布不均勻系數(shù)均小于允許值,橋臺在各種工況下抗滑及抗傾穩(wěn)定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表4 橋基底面應力計算成果表
表5 橋臺穩(wěn)定計算成果表
(3)橋基沉降計算
沉降量計算公式如下:
橋基最終沉降量計算結果見表6。
表6 橋基最終沉降量計算結果表
根據(jù)表6計算成果看,橋基沉降量非常微小,不會影響結構的穩(wěn)定。
本次計算采用成熟的顯式有限差分軟件FLAC3D,該程序適合模擬地質材料的破壞和塑性流動的力學行為,已大規(guī)模運用于模擬巖土體的大變形、失穩(wěn)支護、加固、建造及開挖等工程問題。
4.3.1參數(shù)選取
參數(shù)選取見表7。
表7 壩體及基礎地質參數(shù)表
4.3.2位移分析
如圖3所示,從位移矢量圖可以看出橋墩周邊土體的位移趨勢,主要是垂直方向位移,橋墩底部及壩體外側方向土體位移最大。如圖4—5所示可以看出,壩體在橋墩底部的沉降量(垂直方向位移)最大,為0.3mm,壩體的水平方向位移均小于0.1mm。
4.3.3基底應力分析
如圖6所示可以看出,橋墩底部土體應力為75~110kPa,均小于壩身承載力160kPa。
圖3 橋墩周邊位移矢量圖
圖4 垂直方向位移云圖
圖5 水平方向位移云圖圖
圖6 壩體豎向應力云圖
根據(jù)滲流分析、橋墩基礎結構計算及有限元計算,新建橋墩不影響壩體的滲流狀態(tài),對壩體的沉降、位移、應力狀態(tài)影響較小,基礎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同時,新建橋墩不影響石佛寺主壩的安全及管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