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雪
(遼寧省大伙房水庫管理局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撫順 113006)
隨著我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水庫成為調控水資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做好水庫的防滲措施,能夠充分利用水資源,擴大農業(yè)灌溉面積與工業(yè)供給范圍[1]。水庫邊坡防滲對地下水及地表水具有更加有效的調控作用,降低了因滲漏造成的潰壩塌壩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提高水庫護坡土的抗?jié)B性已勢在必行[2]。國內外學者對水庫護坡土壤的滲透性做了大量科學探索,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闕云等[3]對淤泥不同齡期的強度變化進行了研究,表明水泥摻入比對28d和90d強度的增長規(guī)律影響甚微;諶柳明等[4]探究了周圍水壓力對水泥土滲透性的影響規(guī)律,發(fā)現(xiàn)隨著圍壓的增大滲透系數(shù)不斷減小并趨于穩(wěn)定;Mohamm ad等[5]研究表明黏土顆粒與水泥水化產物之間發(fā)生硬凝作用、離子交換等反應,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整體穩(wěn)定性。本文以大伙房水庫護坡土為研究對象,通過室內滲透試驗、壓汞試驗研究了齡期、水泥摻量、固化劑摻量等三種因素對土壤滲透性的變化規(guī)律,該研究成果及分析理論可以為水庫規(guī)劃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和理論依據(jù)。
大伙房水庫總庫容21.87億m3,最大蓄水面積114km2,最大庫容量為21.87億m3,興利庫容12.76億m3,水庫最大水深37m,防洪庫容11.82億m3,水庫東西長約35km、水面最窄處約0.3km,最寬處達4km,入庫河流有社河、蘇子河、渾河。試驗用土為大伙房水庫護坡黏土;水泥為P·O42.5水泥;固化劑為離子固化劑,主要成分為納米級Al3+無機溶液;試驗過程中用到的水均為自來水。
土樣試件尺寸為50cm2×5cm的圓柱體,試件制作步驟如下:土樣置于110℃的烘箱中烘干12h,碎土器破碎,過5mm細篩。將固化劑按照一定濃度進行配比并溶于水中,用玻璃棒將土與水攪拌均勻,密封靜置24h;取出已接觸均勻的土與水,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并將其倒入套筒,用制樣儀制樣,并放置標準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至規(guī)定齡期,取出試件進行滲透系數(shù)指標測試[6- 7]。
為了研究各因素對邊坡土壤滲透性的影響,設計10組不同配比的土樣進行滲透、壓汞試驗分析,試驗方案見表1。其中,試驗配比通過代號進行表示,如S12G5Y7表示水泥摻量為12%,固化材料摻量為5%,養(yǎng)護期為7d。
不同固化劑摻量條件下的滲透試驗曲線,如圖1所示??梢钥闯?,隨著固化劑摻量的增加,滲透系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對比分析可知,固化劑摻量小于1%時,隨著固化劑摻量的增加,土壤的滲透系數(shù)不斷增大。固化劑摻量為1%~3%時,滲透系數(shù)顯著降低;固化劑的摻量為3%~5%時,土壤滲透系數(shù)降幅減緩。一方面土壤表面的鉀、鈉離子與鋁離子發(fā)生交換,削弱了土壤顆粒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土壤顆粒表面的正離子與固化劑中的負離子發(fā)生中和反應,土壤顆粒表面的雙電層結構遭到破壞,土壤表面迅速板化,結構趨于穩(wěn)定。
表1 試驗方案
圖1 固化劑不同摻量室內滲透試驗曲線
進汞曲線反映改良土的內部孔隙體積變化,固化劑不同摻量的進汞曲線如圖2所示,對比發(fā)現(xiàn),固化劑摻量較少時,顆粒間中孔、大孔增加,滲透系數(shù)增大;固化劑摻量為3%時,極微孔、微孔明顯增多,表明由于水泥水化的抑制力,使得固化劑繼續(xù)發(fā)生固化。固化劑摻量為5%時,中孔和大孔相對增多,但由于膠結物質堵塞了部分大孔隙,導致滲透系數(shù)不升反降。綜合滲透系數(shù)和孔隙變化特征,發(fā)現(xiàn)固化劑摻量為3%時,能夠有效改良土壤內部孔隙,使得土壤滲透系數(shù)顯著降低。
不同水泥摻量條件下的滲透試驗曲線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水泥摻量為6%~8%時,土壤的滲透系數(shù)降幅較大,減少率為11.49%;水泥摻量為8%~12%時,土壤的滲透系數(shù)降幅較小,減少率為10.35%。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的C3S和C3A與土中水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水化鋁酸鈣和水化硅酸鈣等微顆粒膠凝物質,堵塞了部分連通孔隙,導致滲透路徑極大減少。同時,游離的鋁離子、鈣離子與土壤礦物表面吸附的鈉離子、鉀離子產生交換作用,土壤顆粒初步團?;馏w結構更加密實。
圖3 水泥不同摻量室內滲透試驗曲線
水泥不同摻量的進汞曲線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隨著水泥摻量的增加,進汞曲線位置不斷降低,土壤粒徑分布存在由大孔徑向小孔徑過渡趨勢,表明水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孔隙形態(tài)。
圖4 水泥不同摻量的進汞曲線
圖5 不同齡期的室內滲透試驗曲線
不同齡期的進汞曲線如圖6所示。對比可以看出,3d與7d齡期的進汞曲線存在部分交集,表明孔隙轉化相對集中,土體內部反應比較劇烈。28d齡期的進汞曲線位置最低,表明隨著齡期的增長,土壤空隙體積逐漸減小,土壤內部不斷地進行物理化學反應,結構趨于密實,土壤滲透系數(shù)呈現(xiàn)明顯的降低趨勢。表明只要齡期得當,便能達到減小孔隙體積的目的。
圖6 不同齡期的進汞曲線
結合實測的孔隙分布規(guī)律以及土質特點,將土體微觀孔隙劃分為:大孔、中大孔、中小孔、小孔、微孔隙、極微孔隙六類[8]。其中,大孔隙的直徑大于10000nm,主要為團粒間孔隙;中大孔隙直徑為6000~10000nm,主要為團粒內孔隙;中小孔隙直徑為3000~6000nm,存在少許顆粒間孔隙,部分為團粒內孔隙;小孔隙直徑為300~3000nm,主要為顆粒間和團粒內孔隙;微孔隙直徑為50~300nm,主要為顆粒間孔隙;極微孔隙直徑小于50nm,主要為顆粒內孔隙。
通過壓汞試驗計算每組改良土的孔隙分布情況,孔隙率分布見表2。
表2 孔隙率分布表
由表2可以看出,固化劑摻量分別為1%與3%時,水泥與固化劑的抑制作用較小,土體內部的大中孔隙占比明顯高于未摻固化劑;固化劑摻量為3%時,水泥與固化劑之間的抑制作用較大,土壤內部的大中孔隙占比最少,能有效減緩水化速度;而土壤和固化劑生成的膠結物質不斷填充于孔隙,極微孔和微孔含量增多。水泥摻量由6%增加到8%時,對于極微孔和微孔影響甚小,中孔數(shù)量減少,小孔、大孔數(shù)量增多。水泥摻量為12%時,土壤內部小、中、大孔數(shù)量存在不同幅度的減小,極微孔和微孔數(shù)量明顯增多。7d齡期之前,滲透系數(shù)減幅較小,對顆粒間和團粒內孔隙影響較大;7d齡期之后,對中、大孔隙影響較顯著,滲透系數(shù)減幅較大。配比S8G3Y7的中孔、大孔含量少于配比S12G5Y7,而配比S8G3Y7的中孔、大孔含量大于配比S12G3Y7,表明12%摻量的水泥與3%摻量的固化劑之間存在較大的抑制作用,導致土體的中孔、大孔急劇減少。
結合表2可知,齡期的延長和水泥的增加使中孔、大孔的含量降低,滲透系數(shù)減??;固化劑為1%時,土壤內中孔、大孔的含量明顯增多,滲透系數(shù)增大。土壤滲透系數(shù)與中孔、大孔孔隙率的相關性較高,過多元非線性回歸分析,建立了孔隙間與滲透系數(shù)的函數(shù)關系:
k=11.40-12.03a-4.44b-20.17ab+11.68a2+23.85b2
(1)
式中,a—大孔孔隙率,%;b—中大孔孔隙率,%;k—滲透系數(shù),e-6cm/s。
以大伙房水庫護坡土為研究對象,通過室內滲透試驗、壓汞試驗研究了齡期、水泥摻量、固化劑摻量等三種因素對土壤滲透性的變化規(guī)律。研究表明:固化劑摻量對滲透系數(shù)量級影響幅度較小,當水泥摻量12%,固化劑摻量3%時土壤結構較密實,土壤內部中、大孔隙數(shù)量較少;水泥摻量對土壤孔隙結構、微觀形貌及滲透系數(shù)的影響最大,水泥摻量越多,土體內部越密實,滲透系數(shù)越?。恢写罂?、大孔孔隙率與滲透系數(shù)之間的擬合函數(shù)能夠有效反映內部孔隙形態(tài)變化趨勢,研究成果能夠為實際工程的滲流安全性評價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