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腰大肌肌內黏液瘤1例并文獻復習

2019-08-07 09:04:14徐華孟祥虹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19年4期
關鍵詞:骨骼肌包膜黏液

徐華 孟祥虹

肌內黏液瘤(intramuscular myxoma,IM)是起源于間充質細胞的良性軟組織腫瘤,好發(fā)于心肌,而較少發(fā)生于骨骼肌。發(fā)生于骨骼肌者常位于大腿、上肢等較大的骨骼肌內,脊柱旁者一般少見,尤其位于腰大肌者更為罕見。本文報道1例腰大肌IM的臨床、影像及組織病理學資料,以分析腰大肌IM的影像表現,并通過文獻復習總結腰大肌IM的鑒別診斷。

1 臨床資料

病人女,61歲。于7個月前無明顯誘因活動時出現右下肢不適,近4個月不適感加重,伴麻木、無力。無呼吸困難、心悸、咳痰咯血、頭暈、乏力、發(fā)熱、寒顫等。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檢查。??撇轶w:大腿內側、前側、外側及小腿外側皮膚感覺麻木;右下肢肌力、肌張力未見明顯異常;肢體遠端血運未見明顯異常;雙側膝、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出現。既往史、家族史、個人史均無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未見明顯異常;抗結核抗體、混合淋巴細胞培養(yǎng)+干擾素測定檢查示陰性。

2 腰椎CT和MRI表現

CT和MRI上均可見右側腰大肌內一大小73 mm×66 mm×110 mm的巨大卵圓形腫塊影,邊界清晰,CT顯示病灶密度較均勻,CT值約6 HU,其內未見明顯鈣化影或骨化影,鄰近肌肉受壓、移位,鄰近骨質結構完整,如圖1所示。 MR T1WI上呈低信號,T2WI上呈高信號,病灶內信號欠均勻,可見T1WI及 T2WI均呈低信號的分隔影 (圖 2A、2B)。T2WI抑脂像呈高信號,其內分隔影亦呈低信號,未見明顯脂肪信號 (圖2C)。病灶邊緣似見包膜影,T1WI、T2WI、T2WI抑脂像均呈低信號;病變下極包膜欠完整,向鄰近肌肉浸潤。病灶鄰近肌肉受壓移位。T1WI增強檢查顯示病灶呈明顯不均勻強化,病灶內可見大片無強化區(qū)(圖2D)。

圖1 腰椎CT平掃橫斷面影像。

圖2 腰椎MRI影像。

3 手術與病理結果

病人在全麻下行右側腰大肌腫瘤切除術。術中見右側腰大肌飽滿,平腰椎2-5水平可觸及實性包塊,病灶邊界清晰。切開腰大肌,小心剝離,見大小約10 cm×10 cm×8 cm包塊,其根部與椎體相連,完整剝離包塊并整體切除。

病理學檢查可見腫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呈實性,灰白半透明,富含大量黏液,質軟,如圖3所示。鏡下顯示細胞密度低,由稀疏散在的小卵圓形、梭形和星狀纖維母細胞及大量黏液樣基質組成,病變內血管和成熟的膠原纖維均非常稀少。細胞核小、深染、固縮狀,不見核仁,細胞質含有多個纖細的細胞突起,細胞間為疏松的網狀纖維。??梢婐ひ簶踊|浸潤或穿插于萎縮的肌纖維間,形成棋盤樣結構(圖3C)。病理診斷為IM。免疫組化顯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動蛋白(SAM)、CD34呈陽性。

圖3 病理圖。

4 討論

黏液瘤是一種間充質來源的良性腫瘤,1863年由Virchow首先提出。其特征是富含黏液基質、未成熟膠原纖維及少量未分化的星形或梭形細胞。黏液瘤大多數位于心肌、皮膚、腹膜后等,位于骨骼肌者較少。發(fā)生于骨骼肌者稱為IM,其常發(fā)生于較大的骨骼肌,好發(fā)部位為大腿、臀部、上肢、肩膀。發(fā)生于椎旁區(qū)域的較為罕見,尤其是發(fā)生于腰大肌者,國內外僅見5例報道。

4.1 臨床表現 IM多見于中老年人,好發(fā)年齡40~70歲,女性較男性多見,兒童及青少年罕見。IM的臨床癥狀不明顯,通常表現為無痛性腫塊,無明顯紅腫熱等征象,部分病人由于腫瘤體積較大,壓迫鄰近組織而引起相應癥狀。腫塊一般呈緩慢、漸進性增大,有的可持續(xù)幾年體積無明顯變化。Zhang等[1]報道1例伴有非小細胞肺癌的IM,其表現為持續(xù)性右腰痛4個月,行走時腰痛加重,休息時自行緩解。Dormand等[2]報道的腰大肌黏液瘤因左側髂窩間進行性疼痛7個月而就診。本病例右下肢不適7個月余,近4個月加重,可能是由于右側腰大肌巨大病變而引起的。IM通常為單發(fā)孤立性病變,多發(fā)者常合并骨纖維異常增殖癥,即Mazabraud綜合征[3]。4.2 病理特征 IM大體上呈膠凍狀,周圍多見一些肌肉組織包繞,邊界較清晰,呈假包膜,質地軟,切面黏滑。部分腫瘤由于無包膜包裹,病變偶爾可浸潤鄰近組織,但一般無轉移。鏡下可見腫瘤以豐富的黏液樣基質為特征,其內可見少量星形細胞、梭形細胞及血管。瘤細胞核小、深染,無異型性,無核分裂象。腫瘤局部似有纖維性包膜或間隔,但部分區(qū)域仍可見周圍骨骼肌浸潤以及相鄰肌肉組織輕度萎縮。部分瘤內可有細胞、血管、膠原纖維豐富區(qū),可占腫瘤區(qū)域的10%~80%,該區(qū)域與少細胞、血管區(qū)一樣,均無核分裂象及核壞死象出現[4]。

4.3 影像表現 IM在X線平片上通常無明顯異常表現,當病變壓迫鄰近骨質時鄰近骨質可受壓、變形,骨皮質增厚。CT上呈圓形、卵圓形低密度影,邊界清晰,病變密度均勻,其密度與水相似或略高于水,而低于鄰近骨骼肌密度,較大者可見其鄰近肌肉受壓、變薄。

MRI是診斷IM較為特異性的影像方法,其對軟組織分辨力較高,能較好地顯示病變特征并確定病變范圍。在T1WI上,腫瘤呈低信號,其信號強度低于鄰近骨骼肌;在T2WI上,腫瘤呈高信號,其信號強度高于鄰近骨骼肌但略低于水,這與腫瘤內含有大量黏液樣基質有關。T2WI上信號欠均勻,其內可見多發(fā)低信號分隔影。病灶呈圓形、卵圓形,邊界清楚,部分可見T1WI、T2WI上均呈低信號假的包膜,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包膜不完整者,腫瘤向鄰近肌肉浸潤,導致鄰近肌肉萎縮、肌肉周圍水腫,呈現病灶周圍環(huán)狀脂肪信號和片狀水腫T2高信號影,分別稱為“瘤周脂肪環(huán)”、“瘤周水腫帶”[5-6]。增強掃描,病灶較小或病灶內細胞、血管含量少時,呈無強化,包膜或分隔強化;當病灶較大或病灶內細胞、血管含量多時,呈環(huán)形強化伴絮狀不均勻強化。本病例腫瘤范圍較大,病灶下極包膜欠完整,向鄰近肌肉浸潤,符合“瘤周脂肪環(huán)”、“瘤周水腫帶”,增強掃描呈環(huán)形強化,并伴有絮狀強化區(qū)。

4.4 治療及預后 IM為良性肌內占位性病變,手術為其主要治療方式,因其無包膜,且易向鄰近肌肉浸潤生長,手術以擴大切除為主。IM一般無惡變傾向,但也有文獻[7]報道極少病例有復發(fā)傾向。

4.5 鑒別診斷 腰大肌黏液瘤術前診斷較為困難,需要與含水成分較多的病變進行鑒別。①腰大肌冷膿腫:常伴有結核病史,尤其是腰椎結核,常伴有低熱、盜汗等臨床癥狀,鄰近椎體骨質破壞,破壞區(qū)可見死骨形成,椎間盤破壞,并可伴有后凸畸形,一般較易診斷。②腰大肌血腫:通常伴有外傷史,鄰近肌肉可見羽毛狀混雜T2高信號,一般比較容易鑒別。但是急性期血腫T1WI上呈等或低信號,T2WI上呈高信號,故需注意與腰大肌黏液瘤的鑒別。③黏液性脂肪肉瘤:好發(fā)于肌間筋膜或深層組織,因其是一種富含脂肪的惡性腫瘤,病灶內??梢娀ㄟ厴印⒕€樣或不規(guī)則樣脂肪組織,在MRI上易于分辨,病灶信號不均勻,其內可見出血、壞死和囊變,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④黏液性纖維肉瘤:好發(fā)于老年男性,且好發(fā)于皮膚及皮下,位于深部軟組織者信號極不均勻,通常沿筋膜平面顯示“浸潤-筋膜尾征”,常伴出血壞死,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綜上,IM是一種較少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發(fā)生于腰大肌者則更為罕見。CT及MRI對IM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MRI的高空間及組織分辨力對IM的診斷更加敏感,尤其是“瘤周脂肪環(huán)”、“瘤周水腫帶”具有特征性的表現,但仍需與其他含水分較多的病變相鑒別,故需要進一步總結分析有意義的診斷征象。

猜你喜歡
骨骼肌包膜黏液
假包膜外切除術治療無功能型垂體腺瘤的療效
鞍區(qū)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會陰部侵襲性血管黏液瘤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纖維素包膜尿素的制備及其緩釋性能
黏液型與非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Cif基因表達研究
樹脂包膜緩釋肥在機插雜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黏液水腫性苔蘚1例
骨骼肌細胞自噬介導的耐力運動應激與適應
8-羥鳥嘌呤可促進小鼠骨骼肌成肌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及防治進展
北票市| 关岭| 和林格尔县| 宣汉县| 平度市| 阿尔山市| 临夏县| 五莲县| 宁强县| 五河县| 平乐县| 湘西| 明溪县| 剑阁县| 莫力| 五河县| 七台河市| 汕尾市| 大足县| 内黄县| 平湖市| 绥中县| 共和县| 波密县| 曲阜市| 龙泉市| 原平市| 彝良县| 普洱| 漳平市| 丰原市| 中牟县| 岗巴县| 乌拉特后旗| 陆良县| 阳原县| 开封县| 湘阴县| 沛县| 宁德市|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