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開成三年 (838年),日本和尚圓仁來中國求法。當時,他所乘坐的船在海上遭遇了連日陰雨。由于看不到日月星辰,就連經(jīng)驗豐富的水手也迷失了方向。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說向北行,有的說向西北行,但誰也不能確定自己指的方向是否正確,更不知道此處距離陸地有多遠。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在一處海況較好的地方下錨,等待天氣轉晴再繼續(xù)航行。由于船上的食物和淡水有限,所以這種等待其實是很危險的。后來,這段艱辛的經(jīng)歷被圓仁寫進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文中。
我們假設,這位圓仁和尚不是在唐代而是在宋代來中國求法,那么他的渡海過程可能就不會如此艱辛了。因為在唐代,船只航行靠的是牽星術來辨別方向,所以只要連日陰雨看不見日月星辰,就會迷失方向。到了宋代,已經(jīng)可以用不受天氣影響的指南針來為船只導航了。朱彧在《萍洲可談》中寫道:“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這是人類使用指南針為航船導航的最早的文字記錄。
據(jù)史料記載,1101年至1103年間,朱彧的父親朱服在廣州做知州 ,朱彧亦隨父來到廣州。當時的廣州是對外通商的大港口,不但有管理海船的市舶司,還有供海外商人居留的蕃坊?!镀贾蘅烧劇酚涗浟酥鞆趶V州的見聞。由此可推知,我國古人開始用指南針導航的時間不會晚于1103年。
之后,隨著指南針在航海中越來越頻繁地被使用,其地位也日漸重要。為了確保指南針能夠正常運行,船上還會派專人負責看管。南宋《夢粱錄》里就寫道:“風雨冥晦時,唯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被痖L就是掌管指南針的人。
司南之所以被稱為“司南”,是因為它的勺柄始終指向南方?!俄n非子》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記載,“端朝夕”即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由此可推之,早在戰(zhàn)國時就已經(jīng)有了司南。
那么,既然司南指南的特性早在戰(zhàn)國時就被發(fā)現(xiàn)了,卻為什么沒能推廣開來呢?這主要是因為司南存在三大缺陷:首先,制作司南的天然磁體不僅難以獲得,而且容易在加工或使用中因為受擊打、受熱而失去磁性;其次,由于天然磁體的磁性較弱,所以勺底與地盤的接觸處必須非常光滑,否則就會因為摩擦阻力大而難于旋轉,達不到指南的目的;第三,司南的體積和重量較大,不便于隨身攜帶。不過,司南雖然沒能被古人廣泛使用,但其指南的特性卻催生了指南針。也因此,指南針被稱為“指南針”,而非“指北針”。
勺的材質為硬度在5.5度至6.5度的整塊天然磁石
靜止時勺柄指向南,重心在勺底正中
地盤的材質為青銅,內圓外方,中間表面光滑,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
一枚穿著燈芯草的磁針漂浮在一碗水中,針尖指南。
將磁針放置在碗口邊緣,使其能夠自由旋轉,針尖指南。
將磁針放在手指甲上,使其能夠自由旋轉,針尖指南。
將一根蠶絲用蠟粘在磁針中部,懸掛在無風處,使其能夠自由轉動,針尖指南。
根據(jù)磁針的裝置方法不同,指南針可分為水針和旱針兩種。水浮法為水針,后三者為旱針。沈括認為:水浮法會因為水面晃動而影響指南效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雖然針轉動靈活,但容易掉落;縷懸法是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但有意思的是,不被沈括看好的水針,在元代及之后的時期卻被廣泛使用。
當古人意識到天然磁石是多么不可靠時,就開始尋找它的替代品。三國魏人管輅所著的《管氏地理指蒙》中,明確提到將鐵針磁化后可指南北。這也是古代文獻中第一次明確提到了指南針。不過經(jīng)后人考證該書實為唐人偽作,實際寫作年代在9世紀至10世紀期間。也就是說,最遲在晚唐,人們已經(jīng)懂得了如何進行人工磁化。古代的人工磁化法包括地磁法和摩擦法。地磁法是將燒紅的鐵片按南北方向放入水中,處于活躍狀態(tài)的鐵分子會順著地球磁場的方向排列,從而達到磁化的目的。摩擦法是用天然磁石去摩擦縫衣針,以此改變鐵針內部的分子排列,從而使其磁化。摩擦法比地磁法簡單,磁化效果也更好,很快就得到了推廣。
人工磁化法的出現(xiàn),尤其是摩擦法的出現(xiàn),直接推動了指南針的應用和發(fā)展。它為即將到來的宋元明航海時代奠定了物質基礎。
在宋代,指南針還只是在陰天看不到日月星辰時作為補充工具使用,但隨著制作工藝的進步,到元代,它已成為海上航行必不可少的導航工具。元代人出海時,不論陰天晴天都使用指南針來導航,還據(jù)此編制出針路(即航線),船行到什么地方,采用什么針位,一一標識得明明白白。
到了明初,中國古代航海史翻開了最輝煌的一頁。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都能安全往返,與船隊利用羅盤(即把指南針放置在方位盤上)導航是分不開的。從流傳下來的《鄭和航海圖》可知,從船隊出發(fā)地到蘇門答臘北端,沿途航線都標有羅盤針路,之后的航程則用羅盤針路和牽星術相輔而行??梢哉f,沒有羅盤就沒有鄭和下西洋所開辟的中國至東非航線。
中國人使用指南針導航后不久,往來的阿拉伯商船就學會了這種先進的導航技術。大約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阿拉伯人將指南針傳到了歐洲人手中。歐洲人很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1250年發(fā)明了更為先進的旱羅盤。旱羅盤由一個盒子和一枚磁針組成,盒內有刻度,磁針安在支軸上。平時磁針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船舶轉向時就用手轉動盒子,調整方向。
其實說指南針不指北有點兒冤枉,因為它所指向的地磁北極和地理北極(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正北”)不完全重合,兩者之間存在著磁偏角。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提到,用摩擦法磁化縫衣針時存在“亂象”——針尖不指南反指北,即使指南,也存在“常微偏東,不全南也”的現(xiàn)象。在沈括發(fā)現(xiàn)磁偏角現(xiàn)象的400年后,英國人羅伯特·諾曼發(fā)現(xiàn),把繩子拴在一根磁針的正中間將磁針吊起來,磁針跟水平線形成了一個偏角,他將這個偏角稱為磁偏角。1581年,他在自己的著作《新奇的吸引力》中發(fā)表了這一發(fā)現(xiàn)?,F(xiàn)在,磁偏角的數(shù)值已經(jīng)可以通過磁偏測量儀測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