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明 盧鑫蕊 馬聲葳 房瑋
(華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唐山 063210)
花粉管是一類研究細胞極性控制和生長的理想模式系統(tǒng)。作為雄配子體,花粉管通過極性生長快速通過雌蕊組織,將精細胞定向輸送到胚珠[1-2]。在這一過程中鈣離子發(fā)揮重要作用,生長中的花粉管頂端區(qū)域可以檢測到Ca2+濃度梯度(Ca2+濃度從頂端向下逐漸遞減)[3]。細胞外Ca2+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花粉管生長過程中Ca2+梯度的形成,另外動用內(nèi)質網(wǎng)中儲備的Ca2+,也有助于梯度的形成。人為干擾正常的Ca2+梯度可以導致花粉管生長的中止,去除干擾因素(重建正常的Ca2+梯度)可以恢復正常的花粉管極性生長[4]。利用花粉管模式系統(tǒng)研究鈣信號途徑,有助于進一步揭示植物細胞極性發(fā)育的調控機制,并對提高作物育性具備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Ca2+信號的傳遞有賴于下游的Ca2+傳感器,其中包括鈣依賴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PK)。以往的研究在矮牽?;ㄖ需b定出兩種CPK(PiCPK1和PiCPK2)。PiCPK1定位于質膜,其過度表達導致花粉管頂端膨脹,并伴隨Ca2+濃度的過量堆積[5]。擬南芥基因組編碼34個CPK,其中CPK14與CPK32過量表達可以導致嚴重的花粉管去極化生長[6-7]。CPK17和CPK34功能缺失突變體的花粉管生長速率顯著降低,大多數(shù)都無法正確定位胚珠并使其受精[8]。CPK11和CPK24通過激活一個K+通道(SPIK1)來調節(jié)花粉管生長中的K+流入[9]。
ROP(Rho-related GTPase from plants)是植物中的信號轉導小G蛋白,控制著多種細胞類型的極性生長,包括花粉管、根毛和葉片鋪板細胞等[10-12]。ROP存在兩種形式:GTP結合的活性形式和GDP結合的非活性形式,兩者的轉變由多種上游因子嚴格調控。已發(fā)現(xiàn)的ROP上游調控因子包括GTP酶激活蛋白(GAP)、鳥苷解離抑制因子(GDI)和鳥苷交換因子(GEF)。GTP結合的活性ROP在GAP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進行GTP的水解,從而產(chǎn)生GDP結合的無活性ROP。而GEF可以促進GDP與GTP的替換,將ROP恢復成GTP結合的活性態(tài)。只有質膜上的ROP才可以被GEF激活,胞質中的ROP與GDI結合,處于無活性狀態(tài)。因此,GDI和GAP是ROP的負調節(jié)因子,而GEF則被認為是ROP的正調節(jié)因子[11-13]。
煙草中的GAP1(NtGAP1)定位于亞頂端質膜,其過量表達誘導生長遲緩的花粉管表型,導致尖端狹窄的短小花粉管。這些結果表明NtGAP1可以將ROP的活性限制在花粉管的頂端區(qū)域[14]。對于擬南芥中的GAP1(AtGAP1),其過量表達可以抑制花粉管生長中的ROP1活性。然而,敲除AtGAP1不會導致花粉管明顯的去極化生長表型,這表明AtGAP1可能在頂端ROP活性的調節(jié)機制中發(fā)揮次要作用[15]。目前,擬南芥中存在14個GEF,序列分析顯示它們都包括一段功能未知的保守結構域(DUF315)。GEF1、GEF8、GEF9、GEF12 及 GEF14的過量表達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花粉管生長缺陷。其中,RopGEF1所誘導的花粉管去極化生長表型最為顯著[16]。
盡管花粉管極性發(fā)育的相關研究不斷深入,但小G蛋白ROP1調控花粉管頂端鈣梯度的機理仍需進一步的拓展。本研究通過構建Ca2+傳感器CPK家族中CPK14的瞬時表達載體,并轉化煙草,統(tǒng)計花粉管的表型及定位分析,確定CPK14的生物學功能及與ROP1信號途徑的相互關系。
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生態(tài)型為Columbia-0,培養(yǎng)于22℃的溫室內(nèi)(16 h光照/8 h黑暗)。煙草(Nicotiana tabacum)的培養(yǎng)溫度為28℃,光周期為12 h/12 h。載體構建相關試劑(RNA提取試劑盒、高保真酶、限制性內(nèi)切酶及dNTP等)購于Takara。煙草瞬時表達相關試劑(金粉及易裂膜等)購于Bio-Rad公司(Bio-Rad,U.S.A.)。質粒提純試劑盒(Plasmid Mini Kits)購于QIAGEN的產(chǎn)品。
1.2.1 表達載體的構建 以6周齡的擬南芥花朵為材料,通過總RNA的提取及反轉錄反應獲得cDNA。設計引物(上游引物:5'-GGATCCATGGTAGATTCTGACCCG-3',下游引物:5'-GGATCCCCGACGTCGTATGTACTT-3',下劃線處為BamHⅠ酶切位點)。以cDNA為模板,通過PCR擴增獲得CPK14片段,隨后連入T-vector并測序。測序正確的目的片段通過酶切連接至瞬時表達載體(pBLAT:GFP)。相對于全長CPK14,組成激活型CPK14(CA-CPK14)只保留了蛋白激酶區(qū)域(313個氨基酸殘基),缺少C端調控區(qū)域及鈣調素樣區(qū)域。CA-CPK14采用相似的載體構建流程,最終連接至瞬時表達載體,用于基因槍的瞬時轉化試驗。
1.2.2 花粉管瞬時表達試驗 在每次試驗前收集成熟的煙草花粉,每組轉化試驗大約需要8朵煙草的花粉(懸浮于煙草花粉培養(yǎng)液中備用)。通過質粒提純試劑盒(Plasmid mini kits)提取用于基因槍瞬時表達的質粒,按照先前描述的粒子轟擊試驗程序進行相應的操作[17]。轟擊完成的花粉粒于28℃培養(yǎng)3 h,然后進行相應的花粉管表型及亞細胞定位觀察。
1.2.3 花粉管表型統(tǒng)計與定位分析 對于花粉管表型的分析,轉化成功的花粉管在熒光顯微鏡(BX51;Olympus)下進行觀察與拍攝(Olympus CCD攝像機,DP70)。獲得的試驗圖片通過蔡司LSM圖像瀏覽器(3.2版)的測量功能,測量花粉管的長度和最寬端部的直徑。每組轉化試驗設3次重復,并進行t檢驗。對于花粉管的亞細胞定位分析,轉化成功的花粉管在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蔡司LSM 510 meta,488 nm激發(fā)和505-530 nm發(fā)射)下進行相應的觀察與拍攝。獲得的共聚焦圖像由蔡司LSM圖像瀏覽器(3.2版)進行分析。
目前,擬南芥中已證實的鈣依賴蛋白激酶(CPK)有34個,本文重點關注那些在成熟花粉中優(yōu)先表達的CPK(推測其最有可能參與花粉管生長的調控途徑)。通過對genevestigator基因芯片數(shù)據(jù)進行表達圖譜分析,發(fā)現(xiàn)8個花粉高量表達CPK,分別是CPK14、CPK16、CPK17、CPK20、CPK24、CPK26、CPK32和CPK34(圖1)。這些CPK都是在成熟花粉粒中高度表達,但在其他組織中相對弱表達或完全不表達。通過花粉管瞬時表達體系,對花粉高量表達的CPK進行初步功能篩查。結果顯示,過量表達CPK14可以造成嚴重的花粉管生長缺陷,即長度縮短且寬度增加,形成一個腫大的花粉管頂端(圖2-圖 4)。
基于前期的CPK14相關研究成果,為了進一步探究CPK14在花粉管極性生長中的功能,構建了組成激活型(Constitutively active,CA)的CPK14(CACPK14)。CA-CPK14缺少C端調控區(qū)域(鈣調素樣區(qū)和自抑制區(qū)),僅僅保留了蛋白激酶區(qū)。因此,CACPK14表現(xiàn)出不受Ca2+調控的持續(xù)激活特征。帶有綠色熒光蛋白(GFP)標簽的CA-CPK14通過基因槍技術在煙草花粉中進行瞬時表達,結果(圖2-圖4)顯示,CA-CPK14瞬時表達可以全面抑制花粉管的萌發(fā)與生長。一方面轉化CA-CPK14的花粉萌發(fā)率僅為43%,顯著低于89%的對照組萌發(fā)率;另一方面萌發(fā)出的花粉管表現(xiàn)出短小的表型,即花粉管的長度顯著縮短(對照組:386.63 μm;試驗組:42.64 μm),而頂端寬度與對照沒有顯著差異。
通過CA-CPK14與GFP-RIC4ΔC(活性ROP1的標記物)的共同表達試驗,從活性ROP1在花粉管頂端質膜(PM)的分布和積累兩個方面,分析CACPK14的加入是否對ROP1的活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如圖5所示,單獨表達GFP-RIC4ΔC的花粉管中熒光信號主要集中在頂端的質膜,而CA-CPK14的表達降低了GFP-RIC4ΔC的頂端質膜定位,但增加了GFP-RIC4ΔC在胞質中的積累(圖5-圖6)。
在熒光信號的分布范圍方面,將頂端最寬直徑以上的花粉管表面定義為頂端生長區(qū)域,熒光信號范圍與頂端生長區(qū)域的比值作為GFP-RIC4ΔC分布的量化指標。量化結果(圖7)顯示CA-CPK14對GFP-RIC4ΔC在花粉管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贑A-CPK14對GFP-RIC4ΔC熒光強度與分布的抑制作用,說明CPK14可以部分抑制ROP1在花粉管頂端質膜上的活性。
鈣依賴蛋白激酶CPK14在成熟花粉中高量表達,而在其他組織中較少表達(圖1),暗示了其在花粉萌發(fā)或生長中可能發(fā)揮重要作用?;诨驑屗矔r表達體系,單獨表達GFP空載的花粉管表現(xiàn)出典型的極性生長特征(細長而均勻的圓柱形花粉管),而CPK14過量表達可以引起花粉管生長極性的部分喪失,產(chǎn)生頂端膨大的花粉管表型(促進細胞膨脹)。另外持續(xù)激活型的CPK14(CA-CPK14)在花粉中瞬時表達可以抑制花粉的萌發(fā)及后續(xù)的極性生長,產(chǎn)生短小的花粉管表型(抑制細胞膨脹)。作為一類蛋白磷酸酶,CPK14過量表達與CA-CPK14瞬時表達都可能導致其下游底物的過度磷酸化,但實驗結果卻展現(xiàn)出相互對立的花粉管表型。這些結果暗示CPK14可能不是直接作用于花粉管生長相關的關鍵因子,而是通過中間組分間接調控這些生長因子。
圖 1 花粉高量表達CPK在各組織中的表達熱圖
圖2 CA-CPK14過量表達所造成的花粉管表型
圖3 CA-CPK14過量表達對花粉管長度的影響
圖4 CA-CPK14過量表達對花粉管寬度的影響
圖5 CA-CPK14的表達可以抑制GFP-RIC4ΔC在花粉管質膜上的分布與強度
圖7 CA-CPK14對 GFP-RIC4ΔC定位分布影響的量化分析
本文提出一個理論模型用于揭示CPK14涉及的花粉管頂端生長機理(圖8)。其中,F(xiàn)代表調控花粉管極性生長的關鍵因子(Key factor),其活性的高低決定了花粉管極性生長的快慢。N與P分別是調控關鍵因子F活性的負調節(jié)子(Negative regulator)與正調節(jié)子(Positive regulator)。N與關鍵因子F可以在細胞質中結合為復合體(N-F),以維持F的非激活狀態(tài),抑制花粉管頂端膨脹。N的磷酸化導致N-F復合體解離,生長關鍵因子F得以釋放。P激活花粉管頂端質膜的生長關鍵因子F(激活的F表示為F*),促進花粉管頂端膨脹。在這個模型中,N可以結合并抑制關鍵因子F的活性。當N被CPK14磷酸化會促進關鍵因子F的釋放。因此,過量的CPK14可以導致花粉管極性的部分喪失(花粉管頂端膨大)。
CPK的主要結構區(qū)域有激酶區(qū)(Kinase domain)、鈣調素樣區(qū)(CaM-like domain)和自抑制區(qū)(Auto-inhibitor)。鈣調素樣區(qū)中存在4個Ca2+的結合位點(EF-hand結構),Ca2+的結合可以釋放CPK的自抑制作用,發(fā)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18-19]。因此,CPK既是Ca2+感受器(可逆結合Ca2+),也是一個效應因子(激酶活性磷酸化下游靶蛋白)。CA-CPK14缺少自抑制區(qū),僅保留激酶區(qū)域,表現(xiàn)出持續(xù)激活的激酶活性。CA-CPK14依照上述模型,同樣會導致負調節(jié)子N的磷酸化,釋放關鍵因子F,造成生長極性的喪失。然而,如圖2-圖4所示,CA-CPK14對花粉管的長度和萌發(fā)卻產(chǎn)生了顯著的抑制作用。正常生長中的花粉管頂端存在一個Ca2+濃度梯度(頂端Ca2+濃度最高),全長CPK14與CA-CPK14的關鍵區(qū)別在于C端Ca2+調控區(qū)域的有無,因此,含有Ca2+調控區(qū)域的全長CPK14受到頂端Ca2+梯度的嚴格調控,只有在頂端的生長區(qū)域發(fā)揮磷酸化作用,釋放關鍵因子F。而缺少Ca2+調控區(qū)域的CA-CPK14不受頂端Ca2+梯度的限制,在花粉管的各個區(qū)域都可釋放關鍵因子F,F(xiàn)分布到整個花粉管質膜,而不是集中在頂端生長區(qū)。P作為F的正調節(jié)子,只在花粉管頂端質膜的生長區(qū)發(fā)揮作用。由于F被稀釋到整個質膜,導致頂端生長區(qū)(唯一存在P激活F的地方)F的相對減少,從而導致花粉管生長的抑制現(xiàn)象。
圖8 CPK14調控花粉管極性生長的模式圖
ROP類小G蛋白已被證實是花粉管生長的關鍵因子(相當于模型中的F),調控細胞極性的建立與維持[1-2,13,20]。CA-CPK14 的表型類似于 GAP1(ROP1的負調控因子)的表型。采用一個活性ROP1的標記物(GFP-RIC4ΔC,GFP-RIC4ΔC在花粉管頂端的熒光分布情況可以反映出有活性ROP1的分布情況[21])。結果顯示CA-CPK14可以顯著抑制活性ROP1在花粉管頂端的分布,暗示CPK14可以通過ROP信號途徑發(fā)揮負反饋抑制的作用。CPK14可能通過磷酸化鳥苷解離抑制因子GDI(相當于模型中的N)導致ROP-GDI復合體的解離,釋放游離的ROP。富集到頂端質膜的ROP進一步被鳥苷交換因子GEF(相當于模型中的P)激活,從而推動花粉管頂端生長。該研究初步揭示了擬南芥CPK14在花粉管極性生長中的功能,CPK14與ROP信號途徑的互作研究將進一步闡明CPK14的調控機理。
本研究發(fā)現(xiàn)8個花粉高量表達CPK,其中CPK14在花粉中表達極高,而在其他組織中幾乎不表達。CPK14的過量表達可以引起花粉管生長的極性喪失。組成激活型CPK14全面抑制花粉管的萌發(fā)與極性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