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程天佑 楊多多 毛振明
摘? 要:關注“體育走班制”教學思想和有關實驗,對大幅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解決“上了12年的體育課什么都沒有學會”的困境,將是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關鍵詞:體育教學質量;提升;走班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19)06-0039-01
語文、數(shù)學等文化課都已經(jīng)明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它們12年的教學有進度、有試題庫和命題專家?guī)?,而體育學科卻面對著“我們上了12年的體育課什么都沒有學會”的質疑。學生沒有掌握運動技能,無疑也沒了終身體育的基礎,體育課教學沒有了最基本的教學質量,而“上了12年的體育課什么都沒有學會”和體育教學質量低下是源自于其教學的“蜻蜓點水、低級重復、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那么如何大幅度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解決“上了12年的體育課什么都沒有學會”的困境,并實現(xiàn)《“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確保學生熟練掌握一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的目標要求呢?本文認為:我們應該關注“體育走班制”教學思想和有關實驗。
所謂“體育走班制教學”的含義是:將同一年級的體育課排在同一時間,上課時打破行政班級,學生按自選的運動項目進行上課的教學形式。“走班制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
1.學生可以有較長的時間進行專項化的體育教學(如果小學從三年級開始走班,那么是四年;初中從一年級開始走班,是三年;高中是模塊教學,也是三年)。
2.學生可以自選項目進行學習,雖然這種選擇是根據(jù)學校的教師和場地條件而進行的有限度的選擇,但無論如何會優(yōu)于沒有選擇權利的“傳統(tǒng)大班教學”。
3.可以通過“體育走班制”教學將以往的、在體育學習關系相對松散的“班集體”轉化成為具有項目特點的、交流密切的、凝聚力更強的“隊集體”,便于進行獨特的體育文明行為培養(yǎng)。
4.有利于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使得體育教師從“萬金油”逐漸轉化成“一師一?!焙汀耙粚6嗄堋薄?/p>
5.有利于學校體育社團和運動代表隊的建設,有利于專項化體育課教學與學校課余訓練工作的有機銜接,有利于代表隊后備力量的快速增長和綿延不斷。
6.有利于學校體育的“一校多品”的體育課程特色建設和學校傳統(tǒng)性的體育校園文化的形成。
從2018年9月新學期開始,北京市“一校一品”體育教學改革課題組開始在北京市的12所中小學中進行了“體育走班制”教學實驗,至今實驗進展順利。根據(jù)其研究報告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解決了許多我們在過去思想上、理論上和實踐方法上的疑惑:
1.“體育走班制”的學校支持沒有遇到大的任何問題,各實驗校在校長的親自動員和推動下,形成了“重視體育、體育優(yōu)先”,甚至是“體育是第一學科”的思想和共識,各實驗學校均沒有出現(xiàn)其他學科教師對“體育走班制”教學的嚴重抵觸現(xiàn)象。
2.“體育走班制”的排課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在“重視體育、體育排課優(yōu)先”的統(tǒng)一思想認識下,各學校都順利地實現(xiàn)了“各年級的體育課排在同一時間”,而且出現(xiàn)多種創(chuàng)新排法,有的學校還借機將體育課連排,實現(xiàn)了90分鐘的“大體育課”,使得體育課堂更加符合體育教學特點和需要。
3.“體育走班制”實驗前預想的最大問題是體育教師問題,開始實驗后這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體育走班制”教學受到了“運動專項不強”的教師的不同程度反對(主要集中在田徑教師和中師畢業(yè)教師身上),但在課題組安排的“導師組”對“易于拓展的新項目”,如花式跳繩、軟壘、腰旗橄欖球、校園定向、趣味田徑等的指導下,“專項薄弱”的教師都在技能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加上與“導師”的統(tǒng)一備課,解決了體育教師“技能適應”的問題。
4.“體育走班制”的另一個問題是場地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難有統(tǒng)一的方法,需要各校因地制宜地解決?,F(xiàn)在看到的方法有:(1)新建新辟體育設施;(2)調整改建體育場地設施;(3)利用社會場地資源;(4)合理安排場地使用,提高使用效率等,從實驗結果來看,場地設施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5.學生選擇項目的問題。由于“體育走班制”教學允許學生可以進行1~2次的項目選擇,所以,學生是可以進行調整的,從實驗的情況來看,小范圍的調整是有的,但大規(guī)模的引起教學混亂的調項情況沒有發(fā)生。
綜上所述,要解決“上了12年的體育課什么都沒有學會”的困境,要真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體育走班制教學”是一條可行的教學改革路徑,甚至可以說是現(xiàn)在可以看到的唯一教學改革路徑。
注:本文系北京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青年專項課題“影響中學體育教學質量因素與提高質量方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