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曉
摘? 要:起跳是跳高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迅速改變運動方向,獲得較大垂直速度的核心步驟。本文將分析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術,分析并總結起跳的力學機制,以結束緩沖、開始蹬地為臨界點,對起跳的著地、緩沖以及蹬伸動作進行分析,探討各運動環(huán)節(jié)的特點,為運動員提高起跳時身體重心高度提供理論依據(jù)。背越式跳高是人類不斷重視對極限運動能力的開發(fā),從而實現(xiàn)的新的突破的運動。背越式跳高起跳技術決定了身體重心的騰空高度,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助跑時的水平速度,通過迅速改變運動方向,使之轉化為向上的垂直速度。我們把起跳腿膝關節(jié)屈曲的過程稱為起跳的緩沖階段,膝關節(jié)伸展的過程稱為起跳的蹬伸階段。
關鍵詞:背越式跳高? 起跳? 緩沖? 蹬伸
中圖分類號:G823.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072-02
1? 起跳的力學機制
1.1 打擊力
起跳腳接觸地面瞬間,會出現(xiàn)打擊力,該力對運動員身體重心運動無積極作用并很快消失,所以運動員起跳腿著地應減小打擊力,采取柔和的方式。
1.2 緩沖時對地面的壓力
當運動員的起跳腳著地后,身體會依慣性向前移動,迫使起跳腿彎曲,伸肌被迫進行退讓性工作被拉長,同時增加身體對地面的壓力。它的作用是有效的拉長起跳腿的伸肌群,更好的利用肌肉彈性,并為快速、強有力的蹬伸創(chuàng)造條件。
1.3 制動力
在起跳過程中,起跳的前半部分有很大的制動力。這是因為運動員身體的重心離起跳腳落點的距離較大,腳掌的支撐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與運動員運動方向相反,阻礙了身體向前的運動。起跳時的制動力是一定會出現(xiàn)的,但過大的制動力會導致水平速度和動能的損耗,影響起跳的效果。
1.4 蹬伸力
在起跳蹬伸過程中,髖、膝、踝三個關節(jié)充分伸展,此時運動員身體重心向上運動速度提升。蹬伸結束時,身體對地面的壓力為零,運動員若想獲得較快的運動速度,蹬伸動作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十分重要。
1.5 起跳中擺動動作的慣性力
起跳時的擺動動作與起跳密切相關,在起跳腿接觸地面時,擺動腿和雙臂向下移動,其慣性力方向向上,這有助于減少起跳腿對地面的打擊力。當擺動腿和兩臂向上擺動時,慣性力的方向又變?yōu)橄蛳拢黾恿似鹛壬祗y、伸膝肌肉的負荷。當兩臂和擺動腿的擺動開始減慢直至停止時,慣性力再次轉為向上,起跳腿的負荷立即下降。同時,由于兩臂和擺動腿的擺動動作停止,動能被傳遞到身體其他部位,達到快速完成蹬伸的目的。
2? 背越式跳高起跳各環(huán)節(jié)階段動作分析
2.1 起跳腿的著地動作分析
助跑后最后一步,擺動腿用力蹬伸,起跳腿邁向起跳點,此時應保持身體重心內傾并向前送髖,肩軸應與橫桿垂直,起跳腿積極下壓扒地,起跳腳外側根部著地繼而滾動至全腳掌。腳尖指向弧線的切線方向
2.2 起跳腿的緩沖動作分析
起跳腿從著地開始到屈膝到最大角度為起跳的緩沖階段,表現(xiàn)為髖關節(jié)屈,膝關節(jié)屈以及踝關節(jié)伸,下肢肌肉以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做功為主,脛骨前肌使踝關節(jié)伸,腓腸肌和股二頭肌使膝關節(jié)屈,并固定膝關節(jié),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防止身體因慣性力量過于向前。股四頭肌做退讓性工作,一定程度上防止膝關節(jié)過屈,從而縮短向心收縮的時間。在著地緩沖過程中,伴有腳尖和膝關節(jié)外旋動作,其目的是改變運動方向,更好的完成背向過桿動作。
起跳腳以腳后跟著地然后迅速過渡到全腳掌,抵消了一部分的制動力。屈膝緩沖減小了制動力,并使起跳腿伸肌群做離心收縮,為接下來的快速蹬伸儲存部分彈性勢能。
運動員緩沖動作完成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起跳環(huán)節(jié)。在起跳時,如果運動員腿部伸肌有較強的收縮能力,則緩沖身體重力負荷的能力也較強,肌肉被拉伸的程度小,起跳腿快速從緩沖向蹬伸過渡。若腿部伸肌群快速收縮能力較弱,則會降低起跳速度,延長起跳時間。
2.3 起跳腿的蹬伸與擺動腿擺動動作分析
在起跳腿的蹬伸階段,兩臂和擺動腿快速上擺,同時伸髖,伸膝,屈踝,下肢發(fā)力的順序由上到下,完成強有力的下蹬動作。在起跳腿蹬伸過程中,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仍然是腿部的主要工作肌。臀大肌和股二頭肌收縮進行伸髖動作,股四頭肌與小腿三頭肌的快速收縮為蹬伸動作提供了力量保證。
背越式跳高的蹬伸是以獲得較大的垂直反作用力加大垂直方向上垂直速度為目的的蹬伸動作。在起跳腿的蹬伸過程中,因髖關節(jié)周圍多為大肌肉群,靈活性比較差,所以髖關節(jié)的伸展幅度也較小。蹬伸動作主要依靠伸膝、屈踝來完成。肌肉的活動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即由離心收縮迅速轉為向心收縮。這一快速的緩沖蹬伸動作不僅減少了起跳的時間,而且還大大利用了助跑時的水平速度。背越式跳高起跳時的支撐反作用力并非準確地通過人體重心,所以會出現(xiàn)一個偏心推力,該力的方向垂直于助跑的切線方向。在擺動腿積極上擺,運動員繞垂直軸旋轉到背對橫桿時,偏心推力會使運動員繞額狀軸旋轉。
跳高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起跳過程中擺動腿的擺動。擺動腿屈髖肌群快速的收縮為起跳時提高運動員垂直速度增加動力,也為運動員在起跳時身體繞縱軸旋轉,由內傾轉為豎直提供了動力。在過桿時,擺動腿的上擺又使人體產(chǎn)生了繞額狀軸的旋轉,為運動員在起跳過程中調整身體姿勢,順利過桿提供保證。
3? 結語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過程主要是為了獲得人體重心上升的垂直高度H2。在起跳過程中,我們把力分為腳掌觸及地面的打擊力,助跑到起跳環(huán)節(jié)的制動力,起跳腿的著地緩沖和緩沖后向上的蹬伸力以及起跳中擺動腿擺動的慣性力。這些力使運動員完成了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 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2] 楊文明.背越式跳高起跳技術環(huán)節(jié)肌肉用力特點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3] 林明.“合三為一”與“擺跳”——現(xiàn)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術的動力學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24(1):101-104.
[4] 惠艷.背越式跳高起跳過程的動力學分析[J].體育科技,2006,27(2):34-36.
[5] 徐小金.背越式跳高起跳技術運動生物力學分析與專項訓練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6] 陳東,李濤,曹曉培.背越式跳高起跳中肢體擺動動作對起跳效果影響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27(3):349-352.
[7] 石曉峰,劉生杰,李建英.第11屆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高運動員起跳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4):32-36.
[8] 駱建.論背越式跳高的技術特性[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10):40-44.
[9] 林明,閆潔.跳高起跳準備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體育學刊,2007,14(4):90-93.
[10] 蘇斌,呂乙林.背越式跳高“雙動力”起跳技術理論與實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25(5):42-45.
[11] 趙澤群.背越式跳高力量素質構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6):862-864.
[12] 張潔,張?zhí)页?,孔德佳,?優(yōu)秀跳高運動員鄭幸娟起跳技術分析[J].體育學刊,2010,17(11):97-99.
[13] 張艷,張建,程亮.優(yōu)秀女子跳高運動員助跑、起跳階段運動學比較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1):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