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錦斌
摘 要: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為主旨之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閱讀情境以提升英語閱讀的魅力,需要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實際采用分級閱讀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活力,需要教師運用多元的評價手段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持久的動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閱讀素養(yǎng);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2B-0091-02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固然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但沒有明確指向、沒有認真設計的自然閱讀,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為了撥云見日,累足成步,筆者梳理了近些年的閱讀教學實踐,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通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情景,激發(fā)英語閱讀魅力
新課程改革以來,英語閱讀情景的創(chuàng)設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一話題實際上被庸俗化了,因為很多人認為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情景,就是給學生一個閱讀的空間,并命名為“英語角”之類,貼幾張英語招貼畫,就是一個英語閱讀情景。事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閱讀情景創(chuàng)設,并不是如此簡單。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想讓情景發(fā)揮驅(qū)動學生閱讀的作用,至少要注意這樣兩個方面:
第一,魅力閱讀資源的準備。
閱讀首先要關注學生讀什么,而讀物的準備貴在“適切”與“有趣”,前者保證了學生讀而有效,后者保證了學生愿意讀。筆者在實踐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初中英語閱讀既可以基于課本,同時也可以借助在線閱讀平臺。兩者交替進行是最好的。閱讀其次要關注學生在何處讀,比如說,基于課本的閱讀,可以放在學校閱覽室讀,有條件的也可以建立英語閱讀室,沒有條件的就放在教室讀,但不管在哪里讀,我們都應該注意閱讀環(huán)境魅力的營造,這樣可以使得閱讀具有一定的儀式感,這種感覺對初中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驅(qū)動力。譬如,筆者在教“Never give up”(譯林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Reading)一課的時候,就帶著學生在一間布置成英語閱讀室的空教室進行閱讀,閱讀以自由閱讀為主,在準備其他輔助性材料的時候,筆者準備了英語學習的報紙、雜志,在室內(nèi)張貼了與課文主題相關的重要圖片與主干詞塊,如圖:
這種閱讀場景魅力氛圍的營造,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快速進入文本的興趣,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仔細鑒賞文本的欲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將圖片內(nèi)容和書面文本進行融匯的能力。而在線閱讀平臺的使用(像英語閱讀網(wǎng)、VOA等),應當在電腦教室或者書房進行,人手一機,互不干擾。平臺內(nèi)容有的圖文并茂,有的視聽并行,學生可以因趣而選,各取所需。因此,“色、香、味”俱佳的在線閱讀平臺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閱讀模式更能吸引學生。
第二,自主閱讀時間的保障。
閱讀教學常由教師主導,壓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也得不到保證。為了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行動起來,筆者在閱讀教學中除了讓學生必讀英語時文,還要求學生借助一些APP自主閱讀。由于筆者只強調(diào)目標,不強求內(nèi)容,同時將閱讀文本的選擇權交還學生,學生反而更有動力去甄別選擇,并在閱讀之后積極地交流,達到了課內(nèi)閱讀無法達到的效果。
以上兩點主要是從閱讀保障的角度進行描述的,有效的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需要教師科學指導。
二、實施英語分級閱讀,激揚因材施教活力
筆者在實踐中察覺,對初中學生進行分級閱讀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分級閱讀是筆者借鑒專家的研究思路進行的一個實踐,張金秀等人提出的MEI分級閱讀指導框架,能夠較好地描述筆者進行的實踐,該分級閱讀指導框架將學生的閱讀進行了三類分級,即閱讀能力測評(Measurement)、學生自由泛讀(Extensive reading)、共讀書精讀(Intensive reading)。
閱讀能力測評主要是用于讓學生個體對自己的英語基礎、閱讀能力有一個判斷,筆者由于能力所限,不可能采用專家級的實證方法,而是結(jié)合自己在課堂上對不同學生的觀察,同時讓學生在日常閱讀過程中,在閱讀理解類的題目解答中進行自我判斷,也讓學生在使用APP的時候,注意結(jié)合其中的判斷功能,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行一個測評。這樣的結(jié)合看起來比較粗放,但基本上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判斷自己的閱讀能力處于哪個水平。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一定不要讓學生局限于英語考試成績,因為實踐經(jīng)驗表明,不少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可能不強,但由于閱讀興趣等原因,在閱讀方面有較好的表現(xiàn),遇到這種情況要擇機放大,以對其他學生形成正遷移效應。
學生自由泛讀主要是結(jié)合上面創(chuàng)設的英語情境,重點強調(diào)學生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之上選擇自己喜歡讀的讀物,無論是《書蟲》系列,還是《黑布林》閱讀系列,還是學生結(jié)合時文選擇的讀物,都是允許的。實際上,這類讀物涉及的知識面、語法等都超過課本,只要學生愿意閱讀,就是對課本內(nèi)閱讀的拓展,就是可喜的。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做的是幫學生確定閱讀計劃,并定時對學生進行檢測,檢測不一定是傳統(tǒng)的手段,可以讓學生在課前用五分鐘描述自己這個周期內(nèi)的閱讀心得等,總之就是要采用學生喜歡且有效的方法。
共讀書精讀通常是由教師指定,學生共讀的一種形式。從應試的角度講,這類內(nèi)容的選擇可以具有應試特征,但前提仍然是不能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本著“以教促讀”的思路,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基于明確文本主題的閱讀、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等,針對學生需要的能力進行指導,既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為學生的泛讀奠定基礎,從而讓分級閱讀中的不同級別的閱讀形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總的來說,分級閱讀式的因材施教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收獲,可以受到幾乎所有學生的歡迎,從而起到從面上促進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
三、多元評估英語閱讀,激增閱讀持久動力
對學生閱讀效果的評估,是教師把握學生閱讀節(jié)奏、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的關鍵,也是學生閱讀動力得以持久的關鍵。
評估可以從學生的日常閱讀中進行,比如說,上面提到的五分鐘展示的方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的同時,還要做好細致的工作,如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的不足等,然后私下交流,這樣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由于一課一人,評價與反饋的進行都能機制化,這是一種比較好的評價策略。
學生之間的互評也非常重要,互評滲透于學生閱讀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是集體就閱讀心得進行交流,還是課后閱讀同一內(nèi)容、使用同一APP的學生進行交流,都是一種互相評價。筆者在指導的時候只強調(diào)一點:多學同學的優(yōu)點,不得嘲笑他人的不足。這看似矯枉過正的方式,卻能保證同學之間評價的有效進行。
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閱讀測試軟件(如中考模擬測試所用的軟件,或者更為專業(yè)的測試軟件如“藍思”等)對學生的英語閱讀進行評估。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積極、主動及時地將評價過程與結(jié)果反饋給家長,家校協(xié)力督促、評估學生們的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動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時,教師應當在閱讀情景設置、閱讀策略選擇、閱讀評估方式上下功夫,這樣,我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責任才會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趙紅梅.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 英語教師, 2017, (20).
[2]孫志斌. 閱讀小組: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優(yōu)化的一種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2016,(4).
[3]張金秀. 運用分級閱讀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實證研究與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