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雅誼
四月,頂著明媚陽光踏入高中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勵志名言:“愿你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愿你拼盡全力,無畏前行”……作為一名高考過來人,看到一條條勵志橫幅時,我記憶中的備考點滴、高考壓力瞬間被點燃,而備考中的莘莘學子們又正經歷著什么呢?
我?guī)е活w“助人自助”的心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現場心理輔導。因為現場輔導每個個案處理的時間只有25分鐘,所以我覺得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是最好用的,特別是對于考前壓力很大的考生。以下是一例咨詢效果較好的考前焦慮處理個案。
我:你好,請問有什么能幫到你嗎?
來訪者:老師,我最近好焦慮,我不知道怎樣調整自己。
我:離高考剩一個月了,很多人都跟你一樣焦慮緊張,這是很正常的,能跟我具體描述一下你的焦慮嗎?(把來訪者的問題一般化,降低來訪者因為自己的焦慮而焦慮的負面情緒,同時引導來訪者把抽象的焦慮概念具體化。)
來訪者:是這樣的,剛升入初三時,我的成績全年級排名200名,然后我的成績在不斷進步,第一次月考130多名,第二次約100名,第三次80多名,上學期期末考53名,這是我的最好成績。這學期開學第一次考試60多名,上次的模擬考試80多名,我好害怕,我的成績在不斷下降,現在我焦慮到晚上都睡不好了。
我:上學期你的成績在不斷進步,而這學期連續(xù)兩次考試都退步了,所以你很緊張焦慮對吧?這也是這次你來找老師幫助的原因嗎?(澄清咨詢目標)
來訪者:是的,我也知道成績波動是很正常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緊張焦慮,我應該要怎么做才能讓成績提高,才能降低這份焦慮呢?(明確咨詢目標)
我:我理解你的心情,成績連續(xù)下降確實讓人很焦慮,很多同學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運用共情和問題一般化,緩解來訪者的焦慮,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我:剛才在聽你講自己的成績時,你說由200多名一直進步到50多名,我聽了都覺得很開心,能跟我講講你是怎么做到的嗎?(引導來訪者看到自身的正向力量,強調她成功的經驗,提高來訪者的自我效能感,從而降低焦慮)
來訪者:從高二的暑假開始,我把高二第二學期做過的試卷都整理了一遍,把做錯的題目重新再做,一一過關,對于還不太理解的題目我會去查書,從它的原理入手,很多以前半懂不懂的知識現在都理解了,做題更得心應手了。
我:看來錯題集對你幫助很大,每道題都從基礎入手去理解,你把基礎打好了成績就進步了對吧?(通過概述,讓來訪者更清晰自己有效的做法)
來訪者:是的,真的有用。
我:嗯嗯,我聽到了你進步的第一個方法,還有嗎?
來訪者:還有,進入高三后每天睡覺前都會把今天的知識點過一遍,今天老師講的內容是什么,我會在腦海中回憶,然后把這個知識點相關的內容都回憶一遍,感覺印象更深刻了。
我:嗯嗯,我聽到了你進步的第二個方法,利用睡前時間回憶鞏固知識并延伸,加深印象。還有嗎?(概述)
來訪者:(想了一下)第一種方法主要是針對數學的,第二個方法主要針對文科的,而英語閱讀題是我的弱項,我每天堅持做一篇閱讀,感覺閱讀速度快了,做題更順手了。
我:嗯嗯,我聽到了你進步的第三個方法:每天堅持做閱讀,通過強化訓練攻破自己的弱項。還有嗎?(概述)
來訪者:還有,我會把英語閱讀里的生疏單詞拿張小紙條寫下來,用一些碎片時間記一兩個,每天堅持就積累了比較多的單詞了。
我:是的,利用碎片時間記一些零碎的東西,日積月累就會看到成效了,我聽到了你進步的第四個方法。還有嗎?(概述)
來訪者:(想了想)沒有了。
我:跟我分享了你進步的四個方法,你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來訪者:(開心地笑了)我覺得我自己挺厲害的,感覺自信心高了。(來訪者的內在正能量被激發(fā),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提高)
我:是呀,你一路過來都是扎扎實實地復習,你的復習方法給你帶來了很大的進步,證明你的復習方法是有效的。最近兩次考試你退步了,你覺得自己接下來的一個月可以怎么做?
來訪者:雖然成績退步了,但其實也屬于正常現象吧,我應該繼續(xù)用以往的方法繼續(xù)復習。
我:能跟我分享一下每一科你打算如何用之前的方法復習嗎?(把問題和方法更具體化,讓來訪者看到自身的資源,更明確自己的做法,降低焦慮感)
來訪者:語文利用老師推薦我們買的那本模擬題練習基礎,基礎題要保證過關,而閱讀跟作文就看臨場的發(fā)揮了;數學還是以錯題為主,后期老師發(fā)的試卷,不會的題要自己一一過關,以打基礎為主;英語以做閱讀和積累新單詞為主;剩下那幾科文科以刷題為主,注重知識點間的歸納聯系,差不多了。
我:聽到自己接下來的計劃,你此時的心情怎樣?
來訪者:我的心情舒暢多了,感覺有方向了,沒那么迷茫和焦慮了,也更肯定自己的方法了。(來訪者的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都增強了,焦慮降低了)
我:是呀,找準努力的方法,踏實地復習,至于結果是怎樣到時自然揭曉。加油吧!
來訪者:謝謝老師!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重點指向問題解決的過程而非探索原因,強調來訪者自身的正能量,通過挖掘來訪者的成功經驗,讓來訪者看到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增強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焦慮自然就降低了。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