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孩子在充滿寬容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xué)會了有耐心;一味縱容孩子的無理取鬧,孩子變得任意妄為,使孩子變得極端自私和任性,甚至?xí)购⒆拥男睦砼で?。?dāng)孩子犯了錯誤,要讓孩子明確界限,教師堅守底線;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同情心與同理心。
【關(guān)鍵詞】犯錯 界限 同理心 同情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217-02
孩子犯了錯誤,受到粗暴呵斥、發(fā)泄情緒式的處罰甚至體罰,則孩子的好奇心、與人的交往能力、性格等會受到不良影響。如果犯了錯誤被縱容,則容易養(yǎng)成驕縱、自私、自我的性格缺點。正確對待孩子犯的錯誤,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一、明確界限
(一)讓孩子明確界限
有的家長說,我怎么說孩子都不聽,打也不行,罵也不行。孩子不聽,原因比較復(fù)雜,一個原因,我們沒有讓孩子從小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底線,是不可以觸碰的。
今天晚上,我們家在吃飯的時候,女兒趁著她媽媽去盛飯,就一骨碌做到了媽媽的座位上。她媽媽回來了,就厲聲地罵這小頑皮,罵完了,她自己坐到了另外的位置上,讓小頑皮繼續(x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當(dāng)即就說,你這樣不是教育,是發(fā)泄情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罵是鼓勵了孩子去犯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恰當(dāng)?shù)奶幚?,首先和她說清楚,你這樣做不對,不該坐別人的位置,吃著飯更不要四處亂走。但同時,一定要讓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這是不容爭辯也不容商量的。如果孩子不聽,馬上就把她抱回她自己的座位上。無論怎樣哭鬧,都不能遷就。以后她就會明白,這個是底線,是不能觸碰的。
孩子是敏感的,他(她)會知道,爸爸媽媽、長輩的哪些要求是動真格的,哪些話是說說而已。甚至有幾個月大的媽媽驚訝地說,我的孩子怎么那么清楚地知道我并不是真的要他那樣做,知道我的這個要求是可以耍賴的?!
(二)堅守底線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經(jīng)濟狀況、不同的家庭教育氛圍。成長在比較好的家庭氛圍中,受到正確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性格開朗、活潑,友善對待他人,善于與人合作。糟糕的家庭,孩子養(yǎng)成自私、怯懦、自卑等性格。學(xué)校的教育,就要凸顯作用。
比如,有的孩子沉迷網(wǎng)絡(luò)游戲這事,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很好玩。但是,這會使你沉迷其中,玩物喪志,所以,你不能玩。然后是不容爭辯,不容質(zhì)疑的,如果觸犯了,是不得了的。從一開始,就要讓孩子很明確的知道,這是你的“界限”,是不容爭辯的。
當(dāng)然,教育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有的時候,我們用不著打甚至罵。比如,有的家長孩子小時候起,就和孩子一起安排好時間,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去沉迷游戲。
存在的問題是,教育很容易變成只是個人的發(fā)泄情緒。
比如,班上有個學(xué)生在課堂上開小差,老師提醒她,這學(xué)生不僅不接受,還極其無禮地沖老師翻白眼,頂撞老師,我和家長反映了這個事情,第二天,學(xué)生家長給我發(fā)信息,說昨天已經(jīng)狠狠收拾了她一頓!至于是不是要揍,這是個人的教育方式,但是,我更在意的是,他是否在揍完之后,教育孩子以后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具體來說,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親自帶著孩子來到學(xué)校,向老師道歉,不僅孩子道歉,自己也要向老師道歉!
不一定要打罵孩子,但是,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則是不容質(zhì)疑,是“界限”。
孩子做錯事了,只是光顧著發(fā)泄情緒,實際上沒有進行教育。
不管孩子來自怎樣的家庭,有著怎樣的家庭教育背景,教師要以社會的基本規(guī)則要求他們,讓他們明確底線,而且,要堅守底線。
堅守底線最難的在于,孩子不僅在家里被縱容,且家庭長輩對孩子在學(xué)校犯了錯誤的行為也縱容。遇到這樣的家庭與孩子,一定要有智慧,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收集充分的證據(jù),甚至必要的音頻與視頻資料,那么,至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教師就能有理有利地堅守起碼的底線。
二、教師要有同情心
(一)同情心是大愛
“教育的真諦是愛”。孩子還小,即使成人,犯了錯誤,很多時候都是懊悔的。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粗暴懲罰,甚至體罰孩子,即使粗暴呵斥孩子,都會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磨滅的陰影。
同情心是一種大愛,“悲天憫人”就是這樣一種情懷。
萬瑋老師在學(xué)校的“開學(xué)第一課”講了這樣的事情:
“很多年之前,我有一次在人民廣場等人,走過來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伸手跟我要錢。我犯了職業(yè)病,問那小孩多大了,是哪里人,上學(xué)了沒有,父母親知道他這樣嗎?那男孩面露兇光,沖我豎了中指,還說,不給錢問這么多問題干什么?然后離開。
你們說我當(dāng)時什么心情?一定會以為我很生氣。我當(dāng)時最大的感受是悲哀,我想到我們學(xué)校和他同齡的孩子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狀態(tài),而他在走怎樣的人生軌跡。
許多這樣的孩子出來討錢,背后都是有大人控制的。如果討不到錢,回去會被打。如果他們繼續(xù)這樣下去,他們的一生可能就毀了,所以我很悲哀?!?/p>
教師的同情心,特別是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或者不能做某件事情的時候,起著安慰孩子的作用。師德,教師需要的愛心,更多時候是在這個時候展現(xiàn)。因為,一般說來,要求孩子不能做某件事,孩子當(dāng)然不太樂意,會有哭鬧等情緒出現(xiàn),這個時候,很煩人,更考驗人。
這其中,需要有智慧,更需要教師心中有方向,即教育情懷。
(二)同理心是基礎(chǔ)
同理心指感受他人情緒,理解他人立場。所謂移情,即同理心,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孩子正在成長階段,對很多社會規(guī)則,與人相處之道沒有清楚正確的認(rèn)識,更不能以成人的邏輯思維看待,若是運用移情,便可對他們多一份理解。
比如,教師組織做游戲,有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習(xí)慣了,不肯排隊,一定要他(她)先玩。教師要堅守底線,當(dāng)然是不允許,于是,孩子就哭鬧著不罷休。這個時候,堅守底線是必須的:我知道你很想先玩游戲,但是,每位小朋友都想玩啊,那么,就只能排隊了。
同理心的重要之處,教師每日面對的都是嘰嘰喳喳吵鬧不休的孩子,非??简炓粋€人的耐心,以及對教育工作的信仰。如上述例子,個別自私的孩子,基本不能接受不以他(她)自己為中心的集體游戲活動,所以基本不理會教師的勸解,也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一味哭鬧,甚至吵鬧得影響到了集體玩游戲。
堅守底線是不容置疑的,在堅守底線的同時,教師要明白,心中應(yīng)該有起碼的“同情心”,不粗暴對待孩子,給予孩子起碼的“同理心”,是正確的做法。
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有教師粗暴對待孩子甚至體罰孩子的新聞,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老師肯定不會這么做,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看到這樣的例子,也會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事情的發(fā)生,與教師當(dāng)時缺乏同理心不無關(guān)系。
一個孩子在充滿寬容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學(xué)會了有耐心;一味縱容孩子的無理取鬧,孩子變得任意妄為,使孩子變得極端自私和任性,甚至?xí)购⒆拥男睦砼で?/p>
堅守底線,同時懷有教育情懷,心里有一份同理心,是教育該走的方向。
參考文獻(xiàn):
[1]王曉春.問題學(xué)生診療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
[2]【美】埃里?!じヂ迥?逃避自由[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
[3]王曉春.給教師一件新武器——教育診療[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15.
[4]萬瑋.班主任兵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梁小冰(1977,07-),女,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人,大學(xué)本科,小學(xué)語文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教育。